黄崇福 教授
黄崇福,教授,博士生导师
通信地址: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邮编:100875
Email: hchongfu@126.com
研究兴趣: 智联网、风险分析、自然灾害、模糊系统
教育背景 1982年7月在云南大学获数学专业学士学位
1985年11月在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获地震工程与防护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1988年8-11月在前南斯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工程地震培训班
1993年6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应用数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5年3月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出站
硕士学位论文:地震震害面积估计, 导师:刘贞荣研究员
博士学位论文:信息扩散原理与计算思维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 导师:汪培庄教授
博士后科研报告:管理系统模糊仿真与自然灾害模糊风险的研究, 导师:冯允成教授
工作简历 现任全国减灾救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ecision Making编委;中国应急救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顾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Systems编委;InternationalJournal of Nuclear Governance Economy and Ecology编委;《自然灾害学报》编委;《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编委;《安全》编委。
曾任欧盟第七框架计划“iNTeg-Risk”项目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维也纳) 人口与社会领域项目评估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博士联谊会秘书长;中国计算机模拟学会理事;北京减灾协会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委员。
199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从事“自然灾害风险分析”6个月的合作研究;1997年在比利时根特大学从事“信息扩散原理”5个月的讲学工作;2000年在美国内布拉加斯大学奥马哈分校从事“现代信息技术”4个月的合作研究; 2000~2001年在德国多特蒙德大学以Mercator讲座教授的身份从事“模糊系统”一年的合作研究;2004年在日本东京理科大学从事“随机模糊集”两个月的合作研究。2006年在比利时根特大学从事“模糊风险分析和评价” 三个月的合作研究。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资源开发与减灾研究室主任、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国际系列丛书《模糊数学与工程新进展》主编、国际系列丛书《风险分析与危机反应》主编。出任第一届中日风险会议副主席兼秘书长(1998年,北京);多次出任北美模糊信息处理学会国际会议顾问和程序委员、核科学中的模糊逻辑和智能技术国际会议顾问和程序委员、IEEE粒计算国际会议程序委员、模糊系统和知识发现国际会议程序委员。
分别出任第一届(2007,上海)、第二届(2009,北京)、第三届(2011,美国德州拉雷多)、第四届(2013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和第五届(2015年,摩洛哥丹吉尔)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风险分析与危机反应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主席。分别出任第一届(2004年,北京)、第二届(2006,成都)、第三届(2008,广州)、第四届(2010年,长春)、第五届(2012年,南京)、第六届(2014年,呼和浩特)和第七届(2016年,长沙)“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年会”大会主席。
著作论文 已发表学术论文259篇,著编译作21部。代表作是:(1)《Towards Efficient Fuzzy Information Processing》(最佳模糊信息处理), Springer, Germany, 2002年出版;(2)《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主要学术贡献:
为优化处理小样本,提出了信息扩散原理,并建立了八个实用的模型体系:(1)用信息分配方法计算软直方图,比传统直方图的估计效率提高28%;(2)自学习离散回归模型,可以直接从给定的样本生成表达输入输出关系的模糊关系矩阵;(3)基于正态扩散函数的一种混合型人工神经元网络,有效地解决矛盾样本的学习问题;(4)计算机仿真输入非参数化模型,不必人为给出有关概率分布和计算相关参数,依据调查的数据,可直接进行有关系统的仿真研究;(5)以历史灾情资料为依据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计算以县市为区域的自然灾害风险水平;(6)计算模糊风险的内集—外集模型,不仅可以替代专家依据给出的样本进行模糊概率估计,而且实践证明,用这一模型计算出来的自然灾害模糊风险能对减灾方案进行合理的筛选;(7)信息矩阵,依给定的样本直接生成模糊“如果—则”规则,用于构造模糊控制器;(8)扩散型神经网络用衍生模式代替原有的模式,在小样本情况下,能减少传统BP网络学习误差的48%。目前,“信息分配”和“信息扩散”这两个术语已在国内外许多科技文献的标题和关键词中出现,它们涉及到气象、人寿保险、采矿、土木工程、测绘、信号处理、决策支持系统、制造业系统、危险化学品运输、土壤侵蚀、生物灾害、液化天然气终端风险评估、故障诊断、地质灾害、计算机仿真等十分广泛的领域。
提出了风险的基本定义、风险分析基本原理、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基本模式、实验风险学和自然灾害动态风险分析基本原理等重要理念,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提出了智联网的理论和方法,并指导学生研制出“温州台风灾害风险分析智联网”、“智联网驱动的社区应急管理风险雷达”、“城市道路暴雨内涝灾害属性拼图智联网”和“围填海造地风险管理智联网平台”等四个获得同行认可的智联网,形成了以Eclipse为开发工具,以YII为框架,用PHP语言编程,在Apache服务器上由MySQL数据库支撑的“互联网+风险分析”系统,并充分发挥信息扩散技术的核心作用,开拓了在互联网上进行风险分析的一个全新方向。
代表性学术论文:
1.Chongfu Huang. Pavementmodel in Internet of intelligences and applications in risk analysis online. 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Vol.23, No.3, (2017), 412-425
2.Chongfu Huang, Tong Wu, Ortwin Renn. A Risk Radar driven byInternet of intelligences serving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community.Environmental Research, Vol. 148, (2016), 550–559.
3.Chongfu Huang. Internet ofintelligences can be a platform for risk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Vol.21, No.5, (2015), 1395-1409.
4.Chongfu Huang. MultipleInternet of intelligences for risk analysis. Journal of Risk Analysis andCrisis Response, Vol.4, No. 2, (2014), 61 – 71.
5.Chongfu Huang. Experimentalriskology: a new discipline for risk analysis. 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Vol.19, No. 2, (2013), 389-399.
6.Chongfu Huang. Differencesbetween disaster predic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in natural disasters. 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Vol.17, No.3, (2011),542-553.
7.Chongfu Huang. Integrationdegree of risk in terms of scene and application.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 Vol. 23, No. 4, (2009), 473-484.
8.Chongfu Huang, Da Ruan.Fuzzy risks and an updating algorithm with new observations. Risk Analysis,Vol. 28, No. 3, (2008), 681-694.
9.Chongfu Huang, HiroshiInoue. Soft risk maps of natural disast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Sciences, Vol.177, No. 7, (2007), 1583-1592.
10. Chongfu Huang, Claudio Moraga. Extracting fuzzy if-then rules by using theinformation matrix technique.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 Vol.70,No.1, (2005), 26-52.
11. Chongfu Huang. A demonstration of reliability of the interior-outer-set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Systems, Vol.33, No.2-3, (2004),205-222.
12. Chongfu Huang, Claudio Moraga. A diffusion-neural-network for learningfrom small samp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 Vol.35,No.2, (2004), 137-161.
13. Chongfu Huang. Information diffusion techniques and small sample proble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ecision Making, Vol. 1,No. 2, (2002), 229-249.
14. Chongfu Huang. An application of calculated fuzzy risk. InformationSciences, Vol. 142, No. 1, (2002), 37-56.
15. Chongfu Huang. Information matrix and appl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General Systems, Vol.30, No.6, (2001), 603-622.
16. Chongfu Huang, Yee Leung. Estim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soseismalarea and earthquake magnitude by hybrid fuzzy-neural-network method. Fuzzy Setsand Systems,Vol.107, No.2, (1999), 131-146.
17. Chongfu Huang. Principle of information diffusion. Fuzzy Sets and Systems,Vol.91, No.1, (1997), 69-90.
18. Chongfu Huang. Fuzzy risk assessment of urban natural hazards, Fuzzy Setsand Systems,Vol.83, No.2, (1996), 271-282.
19. Zhenrong Liu, Chongfu Huang.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method relevant infuzzy information analysis. Fuzzy Sets and Systems, Vol.36, No.1, (1990),67-76.
20. 黄崇福. 自然灾害动态风险分析基本原理的探讨. 灾害学,Vol.30, No.2, (2015), 1-7.
21. 黄崇福, 郭君, 艾福利, 吴彤. 洪涝灾害风险分析的基本范式及其应用. 自然灾害学报,Vol.22, No. 4, (2013), 11-23.
22. 黄崇福. 信用风险的种类和用智联网改善风险识别的方略. Journal of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 Vol.3, No. 1, (2013),44-51.
23. 黄崇福. 从应急管理到风险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行政管理改革,No.5 (2012), 72-75.
24. 黄崇福. 风险分析在线服务的智联网. Journal of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 Vol.1, No. 2, (2011),110-117.
25. 黄崇福. 风险分析基本方法探讨. 自然灾害学报,Vol.20, No. 5, (2011), 1-10.
26. 黄崇福. 自然灾害基本定义的探讨. 自然灾害学报,Vol.18,No.5,(2009),41-50.
27. 黄崇福. 综合风险评估的一个基本模式.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Vol.16,No.3,(2008),371-381.
代表性专著:
1.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
2.Chongfu Huang and Yong Shi, Towards EfficientFuzzy InformationProcessing --- Using the Principle of Information Diffusion,Physica-Verlag(Springer), Heidelberg, Germany, 2002
3.黄崇福, 王家鼎,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5年2月出版
获奖情况 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灾害风险科学学科建设与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证书编号:**,第三获奖者)
2005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研究。(证书编号:2004-008,第二获奖者)
2002年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科技成果奖一项:自然灾害风险分析。(证书编号: 2002-19-01,独立完成 )
1996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模糊信息分析在地震与灾害防治中的应用。(证书编号: 95-533,第二获奖者)
1992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在地质灾害分析中的应用。(证书编号: 91-3-78/2,第二获奖者)
1988年获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模糊数学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证书编号: 880233,第二获奖者)
教学情况 教授课程: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模糊信息优化处理
社会兼职
国际风险分析学会中国分部(SRA-China)主席
国际刊物《风险分析与危机反应学报》主编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其他
主要社会贡献:
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的建设为依托主线,积极推动我国风险分析与管理学科的发展,担任北京2008奥运会期间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专家组成员,并任“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总体应急预案”评审专家组组长,任《天安门地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评审专家,为我国的社会安全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目前正在担任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全国风险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成立的“中国风险分析与管理学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为全面推进我国风险分析与管理学科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更新日期:2017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