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语言资源,弘扬中华文明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境内包含五大语系130余种语言,是当今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文化战略上具有独天得厚的优势。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是地域文化、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文明和保持文化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语言文化资源流失现象日趋严重,传承保护语言资源,挖掘、阐释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了《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以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的重大语言文化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记录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口头语言文化的实态语料,通过科学整理和加工,建成大规模、可持续增长的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并开展语言资源保护研究工作。
语保工程一期历经五年建设周期,完成1700多个调查点,调查范围涵盖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所有省份;调查收集了123种语言和全国各地方言的原始语料数据1000多万条,其中音视频数据各500多万条,总容量达100TB,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和展示平台。为记录语保工程一期建设历程,回顾工程建设者筚路蓝缕的足迹,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织有关专家和语言文字工作者编写《语保故事》一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讲述朴实故事,记录语保事迹
《语保故事》共收录100篇语保工程开展中发生的珍贵故事。作者团队中既有长年从事语言调查研究的专家****、政府工作人员,也有来自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媒体人、志愿者等,一个个具体的故事讲述了我国语言文字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为保护传承地方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开展语言资源保护工作的难忘经历,通过真实生动的内容和形式描绘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推动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保护传承的美好画面,凝聚了中国政府在科学保护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语言资源保护事业取得的卓越成就。
书网互联、声文并茂
书网互联、音频同步是这本图书的出版特色。图书可读可听,各章节标题后均附有二维码,阅读时可用手机扫码,进入在线访问模式,《语保故事》朗读者将用优美的声音带领广大读者走进绚烂多姿的中华语言瑰宝殿堂,回顾五年语保路上发生的动人故事。除此之外,读者还可以通过智能阅读向导,了解语保工程,了解语保故事背后的科普知识,从而增强图书与读者的互动性,实现音像图文一体的阅读体验,立体地为读者呈现了语保工程全貌。
全面部署,再启征程
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其中特别指出要“大力推进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科学保护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打造语言文化资源展示平台等标志性成果。”这标志着我国将从国家层面以更大范围、更大力度、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开展语言资源保护工作。
2021年是语保工程二期建设启动之年。工程二期建设包括中国语言资源汇聚加工、开发应用以及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三大任务,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动语保工作高质量发展。一代又一代的“语保人”将努力把语保工程打造成为文化传承工程,为全面提升我国语言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不懈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