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艳群教授以马云辞职时说的“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只是换了一个‘江湖’”切入到交流会的主题,虽然疫情来得迅猛让我们没有准备就直接进入到网络教学,但是不管是现场教学还是网络教学,教师的主题没有变,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郑艳群教授首先谈到要立足和着眼于当下的问题。我们处于一个特殊的时刻,常规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被打破,需要在压力状态下寻求渡过困境的办法。针对这些问题要从心理、组织与技术等方面去解决。针对网络教学,可以借助一些支持教育的工具通过平移或移植的方式来实现教学。教师要尽可能降低技术含量,因为现在不是尝试新教学法的时候,也不是解决未来可能要面对教育重构和宏伟蓝图问题的时候。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从疫情出发,落脚到平日的生活,让学生明确课程内容和要达成的目标并为学生提供简单的指导方针。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在线讨论并把平时的讨论活动纳入学生的考核中。而针对网络教学中学生可能躺在床上学习的问题,郑教授表示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打开摄像头进行纠音。

郑艳群教授谈到要适时适量地使用教育工具。教师要熟悉技术,掌握最基本的功能,如共享屏幕、聊天室,才能避免手忙脚乱和增加学生负等。面对学生熟悉技术程度的不同,可以让擅长技术的学生通过录制视频并配上中文解说来解决。针对教师技术内容方面的疑惑,如是否需要高大上的VR穿戴设备的问题。郑教授表示其实不需要,如汉字教学中老师可以购买一个智能笔,就能在电脑上向学生演示汉字的写法。关于写作教学课程,老师们可以利用一些支持让师生同时编辑软件来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地区的技术程度和时差问题,郑教授提出可以通过分区分时段,每个老师负责一个地区或时段,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选择课程。也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情感和已学的知识建立并保持与学生的联系;充分发挥自我优势,碎片化、规律性、适度地进行教学;还可以利用多种沟通渠道,但万不要创建和使用任何不必要的沟通渠道并继续设置班长制度,让学生相互沟通和反映问题。总之远程教学一定要规模化和个性化并举。
郑艳群教授谈到要设计并享受技术的应用。她以CNN主持人在家办公为例,展示居家办公、弹性的办公时间以及真实情境教学的生态教学。教师可以分工合作并进行专业领域的精准化服务等,并通过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一对少数口语辅导进行论证说明。



留言区里的讨论
讲座的最后,与会教师对汉语线上教学遇到的问题向郑艳群教授请教,郑教授详细地予以解答。这次交流会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让与会人员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