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适应联盟机制创新,进一步发挥科技团队作用,理事会讨论并投票通过了将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依托单位变更为北京林业大学、秘书处由蒙草集团变更为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的决议。依托单位和秘书处变更后,联盟将依托北京林业大学的教育科研优势、资源支撑优势,紧密联系草业产学研各界人士,开展集成创新、协作推广、联合服务等工作。
王中力表示,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三年来,凝聚了全体草产业人才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在这期间,联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并逐渐发展壮大。希望联盟未来进一步聚焦发展,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支持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的持续发展。
刘振虎表示,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在推动国家产业发展建设,推动草业科技创新做出了贡献和成效,联盟召开了各类型的会议,为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既取得了经济效益,还为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希望联盟下一阶段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厘清目标定位和责任感意识,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争取财政支持。
何新天表示,本次秘书处依托单位的调整意义十分重大,草产业正值发展时期,北京林业大学具有全方位优势,草业与草原学院在整合各方面资源上更具优势。下一阶段,希望联盟强化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整改、锐意进取,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李新一表示,作为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副秘书长,经历了联盟的发展壮大,在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联盟在标准研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过去三年来蒙草集团为联盟发展做了很多贡献,相信未来在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的带领下,联盟的各项工作将会进一步向实向细开展。
王立平表示,北京林业大学有信心做好与农业农村部合作的第一个联盟机构。自2001年创办草学学科,至今已经有近20年历史,草业与草原学院的科研团队是充足信心的保障。他希望,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进一步发挥行业凝聚力,坚持 “问题导向、产业驱动、任务引领和机制创新”的工作原则,按照国家农业科技联盟的运行管理要求,加快制定整理改革方案,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提升草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贡献做出更大的贡献。
苏静表示,感谢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同行对草业与草原学院的信任与支持,学院创立伊始就将为政府服务、为产业服务作为学院工作的重要一部分,秘书处设立在草业与草原学院将为学院人才培养与行业服务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学院会大力支持联盟工作,以科研基地建设为基础,以产学研联合为链接,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将为联盟办公、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基本保障,学院发展与联盟互促互进,为草业发展做出贡献。
会上,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上一任秘书长邢旗做了2019年度工作总结,卢欣石做了关于联盟整改工作的报告和2020联盟工作重点汇报,并提名纪宝明任秘书长,王铁梅任常务秘书长,刘文敬任副秘书长。
会后,草业与草原学院名誉院长任继周院士、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名誉院长南志标院士就联盟秘书处变更向草业与草原学院表示祝贺。两位院士指出,此次秘书处变更对北京林业大学来说是件好事,对草产业来说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改变,是草产业的一件大事,接下来,要遵循草业产业化一贯性的原则将联盟发展做好做大,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效。
据悉,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2017年3月17日在北京正式成立,联盟发起单位共50家,包括内蒙古蒙草集团等26家全国草业龙头企业;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等14家国家与地方教学科研单位;全国畜牧总站、中国草学会、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站、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等10家地方技术推广和社会团体。联盟组建了由6名院士和行业管理人才组成的草业联盟顾问团,聘请全国草业知名专家37人组成专家委员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任顾问团主席。联盟围绕“乡村振兴、科产融合”的主题,推进草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切实发挥草业科技对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支撑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