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与项目的各国专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对中国的鸟类保护工作,以及中国保护区的印象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更多地了解了中国文化,也从中国学到更多鸟类保护、宣教的方法和经验。


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的Karmacharya先生说道:当我回去以后,回想这一个月,好像是做了一个月的梦,每天都有新的体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有幸被郭教授的项目邀请到如此盛大的场合,我感到非常荣幸。
蒙古鸟类保护中心研究员Purev-Ochir先生表示:这次活动让我们更深的了解了中国鹤文化与历史,是非常奢侈与舒适的行程。欢迎以后随时与我们联系,来蒙古交流访问。
蒙古非巴尔吉国家公园管理局的Bold女士认为:这是我第一次来这些地方,以前从来没有来过,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冒险,新的体验,感觉很好。在这次行程中,看到了很多鹤和其他鸟类。尤其是白鹤,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鹤,感觉很好。在我们国家,有一些鸟,但是没有数量如此多的鹤和水禽。我们还参观了很多城市,很多自然保护区,都很棒。中国的保护区确实有很好的管理方式和访客中心,博物馆更是用心安排参观内容,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信息。我们的国家公园会从中国的保护区中吸取一些经验。
哈萨克斯坦科斯塔奈州立师范大学的Bragin教授说道:这次项目令人印象深刻,改变了我2008年来中国时的印象,当时这里的人们对保护自然或者鸟类没什么兴趣。但是现在我看到了很多对保护自然感兴趣的人。中国保护区的基础设施都非常完善,修了很多道路和观鸟塔,便于人们在观鸟的同时不去打扰到鸟类,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管理方式,和我们国家很不一样。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东亚陆地生物生物多样性科学中心研究员,Surmach博士认为:
20年前,我的老师曾说过,我们的鸟儿是没有未来的,因为我们是中国的邻国。中国人口如此多,食物必然短缺,鸟类和其它生物都会成为中国人的盘中餐。但是我现在看到了中国对鸟类保护做出的努力,我认为我们的鸟儿是有未来的,未来就在我们的手中。
俄罗斯达乌尔斯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副局长Goroshko先生表示:这次项目非常有趣,印象非常好。对我和同事来说都很有趣。我们了解有关中国的许多新信息,包括鹤的停歇地,越冬地,中国人是如何研究和保护鹤的。我以前来过中国很多次,但是没有像这次一样看到这些地方。国家对自然保护也非常重视。在过去的一些年里,中国在保护、鹤类研究鹤对待自然上都发生了很大的的变化。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样板。在俄罗斯,我们没有非常强大的政治力量保护大自然,现在我们的政治和经济都在发展,中国的例子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借鉴。我们学到了很多中国人是如何做保护的方法,比如说,对我来说,看到大鸨的栖息地是非常有趣的,大鸨是很稀有的物种,但是由于郭玉民教授和当地人的努力,我们在保护大鸨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俄罗斯科学院生态与环境研究所(莫斯科),欧亚鹤类通讯总编Ilyashenko博士表示:大概20多年前,中国在水鸟方面有很多的问题。许多人认为,中国是水鸟数量减少的罪魁祸首,很多水鸟在中国死亡。但是现在我在中国看到了巨大的变化,我也会和我的同事们分享我的见闻,这非常重要。如果俄罗斯的人们不愿意为保护做事情,他们会怪中国,说中国人对鸟类造成了威胁,所以在俄罗斯做保护也没有什么用。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中国有非常好的保护结果,我对这个结果非常敬佩。


据悉,这次行程将成为参与国专家在鸟类及生态保护方面合作的里程碑。参与的各国专家们希望今后能够听到更多中国的声音、了解更多中国的生态文化。他们将会把本次所见所闻讲给他们的亲朋好友,讲给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