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30日,由北京林业大学牵头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油松等速生用材树种高效培育技术研究”的项目与课题2019年联合工作会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举办。会议主要是听取专家组意见和建议,审议主要研究进展和科技突破,部署2021年项目结题验收和绩效评估等有关工作。
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四川省林草局、凉山州林草局及所辖县林草局有关领导,项目聘请的6位该领域知名专家,以及来自联合承担项目的27家研究机构的课题、子课题法人代表、主持人和科技助理等共102人参会。

“油松等速生用材树种高效培育技术研究”项目主持人李悦教授汇报了本年度项目整体推进情况。经项目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各项任务按计划顺利执行,在国外松体细胞胚发生、油松立地评价、林农复合经营等多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项目成果得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管专项的董文处长对项目下一步研发重点与强化绩效成果产出提出指导意见。要求项目围绕目标、考核指标,尤其是成果与成效方面进行总结和凝练。强调取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等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成熟度,产生的直接或预期效益。
各课题报告了2019年度主要科技进展、拟形成的标志性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与会专家针对如何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聚焦研究内容的创新点与突破点,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潜在效益,凝练项目的标志性成果等,提出了经济建议,受到项目研发团队的充分肯定。


大会期间,项目组织了与会代表对“云南松和华山松等速生建筑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课题的四川林业科学研究院会东县华山松试验示范基地的现场考察,并就结合试验基地情况就课题间共性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凉山州现有云南松一千万亩,华山松五百万亩,会东县是重点分布区,而因缺乏科学高效的培育技术指导,林分质量堪忧。项目技术的试验示范展示了良好应用前景,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针对当地林业生产对项目技术的重大需求,董文处长建议构建项目、课题和州林草局协同创新机制,集项目团队智能,为促进凉山州松林的高效培育做出务实贡献。项目将积极响应建议精神,着手落实该项工作。
年度工作会促进了课题间的科技交流与形成共识,总结了重要科技进展,明确了2020年重点工作与标志性成果凝练方向,为项目以较高绩效成果接受科技部的结题验收奠定了重要基础。

据悉,由我校主持申请的2017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专项“油松等速生用材树种高效培育技术研究”项目(2017YFD0600500)获得立项,批复经费2818万元,实施周期4年(2017-2020年)。本项目围绕油松、湿地松、刺槐等主要速生用材树种共设置了“油松速生建筑材林高效培育技术研究”、“湿地松等国外松脂材兼用林高效培育技术研究”、“刺槐速生建筑材林高效培育技术研究”等6个研究课题。研究团队除我校外,还包括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林业大学、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和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等共计28个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