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赛现场,参赛教师们教学思路清晰、专业学识扎实、教学课件精美、教学方法灵活,得到专家和学生评委高度评价。“课程思政组”参赛教师从学科特点出发,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促进教书和育人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实践教学组”参赛教师围绕如何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充分展示教学特色,生动阐释如何高效利用校内、校外实践资源,带领和指导学生“把精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决出校级一等奖7名(含一个实践教学团队,共8名教师)、二等奖18名(含一个实践教学团队,共19名教师),最佳教案奖1 名,最佳教学视频奖1名,最佳教学演示奖2名(含一个实践教学团队,共3名教师),最受学生欢迎奖2名,优秀指导教师7名。
本届比赛于今年6月启动,设“课程思政组”和“实践教学组”。学校“以赛促教”,精心设计赛制,将本次比赛分为专题指导、学院初赛、校级决赛3个阶段。近300位青年教师参加比赛,掀起了学校青年教师研磨教学基本功的又一轮热潮。
备战指导,老中青教师一同“听课”“研课”“磨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专题讲座及教学工作坊10余场,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青教赛”获奖选手与青年教师一起磨练教学基本功、探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讨如何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一同梳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研学机制。各学院也分别组织了专题讲座、专家辅导、教学研讨等一系列专题培训和指导活动,并为参赛教师配备指导教师,从教学设计、教学演示、教学反思等方面系统精训,引导青年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

点评把脉,老专家“传帮带”,甘为“青椒”作人梯。赛后,学校组织“专家点评会”,专家评委组与参赛教师面对面,就比赛表现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参赛教师的闪光点,并针对教学设计、板书教态、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最后,专家评委组组长公布了本次“青教赛”决赛的最终成绩。
“青教赛”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人事处、教务处、校工会共同主办,协同宣传部、信息中心等多部门,与学院一同精心策划和组织,共同为青年教师搭桥铺路。依托“青教赛”平台,一大批青年教师得以快速成长。近年来,参赛教师中已有1名教师因教学成绩优异破格晋升教授,1名教师成为校内****(教学型)培育人选,12名教师获评校级教学名师,26名教师所授课程入围“好评课堂”,8名教师成长为学校教学督导。


附:北京林业大学第十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课程思政组:兰俏枝(马克思主义学院)、章娟(理学院)、王彬(水保学院)、甘芝霖(生物学院)
实践教学组:刘红光、戴璐团队(材料学院)、于明含(水保学院)、尚策(保护学院)
二等奖:
课程思政组:王渤森(艺术学院)、洪喻(环境学院)、洪艳(园林学院)、顾雪松(经管学院)、常乐(材料学院)、史雪松(工学院)、王晗(信息学院)、龚锐(外语学院)、潘慧娟(保护学院)、袁薇薇(人文学院)
实践教学组:何湘伟、郑菲团队(生物学院)、高超(园林学院)、李鑫伟(理学院)、梁帅(环境学院)、黄晨(工学院)、辛贝妮(艺术学院)、杨猛(信息学院)、王明天(经管学院)
三等奖:
林学院:孙晗、张新娜
水保学院:姜群鸥、郝蕊芳、王若水、田赟、孟鑫淼
生物学院:张浩林、李晔
园林学院:刘通
经管学院:张英杰、尤薇佳、袁畅彦
工学院:唐亮、罗琴娟
材料学院:韩春蕊
外语学院:刘真
信息学院:洪弋
理学院:赵俊光、杨悠笛
环境学院:张盼月
艺术学院:董瑀强、孙漪南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婷
草业与草原学院:平晓燕、晁跃辉
最佳指导教师奖:
课程思政组:杨志华(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扉(理学院)、王云琦(水保学院)、马超(生物学院)
实践教学组:马尔妮(材料学院)、丁国栋(水保学院)、张志翔(保护学院)
最佳教案奖:
课程思政组:兰俏枝(马克思主义学院)
最佳教学视频奖:
实践教学组:于明含(水保学院)
最佳教学演示奖:
课程思政组:兰俏枝(马克思主义学院)
实践教学组:刘红光、戴璐团队(材料学院)
最受学生欢迎奖:
课程思政组:常乐(材料学院)
实践教学组:辛贝妮(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