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学院教师成仿云作了题为“Karyotype and phenotype analysis of candidate tree peony cultivars and their parents”的报告。通过对34个牡丹候选品种及其6个亲本进行了核型分析,揭示了牡丹杂交过程中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规律;园林学院教师钟原作了题为“Karyotype analysis of Paeonia × lemoinei ‘High Noon’ based on GISH supplies an improved method for accurate karyotyping of hybrids in Paeonia”,这是这是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在芍药属中的首次应用,为准确分析牡丹杂交种的核型和遗传规律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园林学院教师于超作了题为“Evalua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tea roses ( Rosa odorata ) based on morphological traits”,从表型水平、细胞学水平以及分子水平对野生香水月季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分析,研究结果为蔷薇属月季组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帮助。同时参会的园林学院学生任毅和郭鑫分别作了题为“Hybridization breeding between daylily and nightlily to extend florescence of single-flower”和“Using the SSR with fluorescent labeling to establish SSR molecular identity cards for cultivars of Paeonia rockii ”的学术报告。

第二十六届欧洲植物育种研究协会观赏植物部分国际研讨会是欧洲植物育种研究协会和园艺科学国际协会共同支持举办的专业性较强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是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园艺作物研究学术交流会议之一。吸引了众多世界顶尖园艺作物研究机构和知名企业公司的100多位代表参会。园林学院多名师生参加这一会议,扩大了我校的学术影响力,树立了北林学子在国际学术平台上的良好形象。(a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