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君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06

王君,博士,1982年生,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江津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中国林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人才培养计划和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
E-mail:wangjun@bjfu.edu.cn
电话:
欢迎本科生到细胞遗传学实验室开展科研训练,欢迎报考本实验室研究生!


研究领域
林木细胞遗传学与染色体工程育种

学习、工作经历
2000年9月至2004年7月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林学专业本科获农学学士学位;
2004年9月至2009年6月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遗传育种专业硕博连读获农学博士学位;
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
2012年1月2016年12月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 美国佐治亚大学公派访问;
2016年7月 破格遴选为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博士生导师;
2017年1月至今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承担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等5项,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等3项,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点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等项目数项。

成果与奖励
科研成果:
瞄准“三北”地区林业建设品种需求,将基础解析、技术创新与种质创制有机结合,从多条诱导途径创造性地提高了青杨派树种多倍体诱导效率和效果,创制了一大批杨树杂种多倍体新种质,为干旱半干旱困难立地造林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1、首次发现我国青杨派树种存在天然2n花粉,揭示了天然2n花粉发生的主要细胞学机制;明确了青杨派树种配子发生、发育的细胞学基础;解析了理化处理诱导2n配子形成的不同细胞学机理,为开展多倍体高效诱导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2、研究了杨树异源三倍体配子遗传变异规律,揭示了杨树异源三倍体配子变异的细胞学机制,利用多倍体减数分裂染色体不平衡分离形成的不整倍性配子杂交,建立了杨树非整倍体种质资源库,为重要性状基因物理定位和探讨染色体功能提供了理想的研究材料。在此基础上,首次系统开展杨树染色体剂量不平衡的遗传效应研究,构建了一套适用于杨树非整倍体检测及染色体组成分析的分子核型分析平台,首次实现了杨树特定染色体的准确识别。
3、发明了理化处理高效诱导大孢子、胚囊及合子染色体加倍的技术方法,研发了倍性嵌合体高效纯化技术,形成了综合雌配子、合子及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青杨派树种多倍体高效诱导技术体系,三倍体诱导率达67%,四倍体诱导率达7.4%;创新了提高多倍体配子育性的技术方法,实现了现有多倍体品种的有性利用;提出了利用细胞间期核染色中心数目鉴定杨树多倍体的技术方法,实现了青杨多倍体的快速、大量、长时间检测,提高了多倍体检测效率。相关技术突破为青杨派树种多倍体种质创新奠定了基础,并形成共性技术,在杜仲、橡胶等药用和经济树种多倍体遗传改良中成功应用。
4、筛选了乡土青杨高配合力杂交组合,结合多倍体高效诱导技术,在世界上首次通过人工诱导配子及合子染色体加倍创制了大量青杨杂种多倍体新种质,为我国“三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杨树多倍体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从群体水平上探讨植物倍性效应与杂种优势互作机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材料。陆续开展多点对比试验,已筛选出青杨杂种三倍体优良无性系4个;并作为主要育种人,选育了‘北林雄株1号’和‘北林雄株2号’2个国家林木良种,获植物新品种权9项。
获得的主要奖励与荣誉:
1、获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获2012年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
3、入选2013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4、入选2013年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
5、入选2014年北京市科技新星人才培养计划;
6、获2013年家骐云龙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7、被聘为北京林业大学青年学生成长导师;
8、获第五届、第六届中国林学会梁希青年论文奖三等奖;
9、连续3年获评北京林业大学校级优秀班主任;
10、获第八届全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优秀报告奖;
11、获第七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2、获北京林业大学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13、北京林业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14、内蒙古通辽市林科院国家杨树良种基地支撑专家;
15、内蒙古通辽市林科院沙地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

发表文章情况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24篇,合作论文16篇:
[1] Wang Jun* (王君), Li Daili, Shang Fengnan, Kang Xiangyang. High temperature-induced production of unreduced pollen and its cytological effects in Populus.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5281. (SCI)
[2] Wang Jun* (王君), Huo Beibei, Liu Wanting, Li Daili, Liao Ling. Abnormal meiosis in an intersectional allotriploid of Populus and segregation of ploidy levels in 2x × 3x progeny. PLoS ONE, 2017, 12(7):e**. (SCI)
[3] Tian Ju, Wang Junhao, Dai Fei, Dong Li, Wang Jun* (王君). Pollen variation as a response to hybridisation in Populus L. section Aigeiros Duby. Euphytica, 2015, 260:433–443. (SCI)
[4] Wang Jun* (王君), You Hanli, Tian Ju, Wang Yongfu, Liu Minghu, Duan Wula. Abnormal meiotic chromosome behavior and gametic variation induced by intersectional hybridization in Populus L. Tree Genetics & Genomes, 2015, 11: 61.(SCI)
[5] Song Shaoyu, Tian Ju, Li Yun, Shang Fengnan, Kang Xiangyang, Wang Jun* (王君).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in vitro germination of heat-treated pollen in Eucommia ulmoides. Silvae Genetica, 2015, 64(3): 99–108.(SCI)
[6] Wang Jun* (王君), Shi Le, Song Shaoyu, Tian Ju, Kang Xiangyang. Tetraploid production through zygotic chromosome doubling in Populus. Silva Fennica, 2013, 47(2): id 932. (SCI)
[7] Wang Jun (王君), Li Daili, Kang Xiangyang. Induction of unreduced megaspores with high temperature during megasporogenesis in Populus. Annals of Forest Science, 2012, 69(1): 59–67. (SCI)
[8] Wang Jun (王君), Kang Xiangyang, Li Daili. High temperature-induced triploid production during embryo sac development in Populus. Silvae Genetica, 2012, 61(3): 85–93. (SCI)
[9] Wang Jun (王君), Kang Xiangyang, Zhu Qi. Variation in pollen formation and its cytological mechanism in an allotriploid white poplar. Tree Genetics & Genomes, 2010, 6(2): 281–290. (SCI)
[10] Wang Jun (王君), Kang Xiangyang, Li Daili, Chen Hongwei. Induction of diploid eggs with colchicine during embryo sac development in Populus. Silvae Genetica, 2010, 59(1): 40–48. (SCI)
[11] Wang Jun (王君), Kang Xiangyang. Distribution of microtubular cytoskeletons and organelle nucleoids during microsporogenesis in a 2n pollen producer of hybrid Populus. Silvae Genetica, 2009, 58(5/6): 220–226. (SCI)
[12] 田菊, 朱嘉磊, 王永福, 张金旺, 王君*, 李国雷*. NaCl胁迫下小胡系杨树的离子吸收规律与分配特征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 31(6): 65–70. (CSCD)
[13] 宋少宇, 张俊琦, 王君*. 三倍体‘银中杨’叶肉原生质体制备的优化. 西北植物学报, 2015, 35(9): 1899–1905. (CSCD)
[14] 李赟, 郭倩, 王君*, 田菊, 康向阳. 秋水仙碱诱导银白杨花粉染色体加倍及其细胞学效应研究. 核农学报, 2014, 28(5): 749–756. (CSCD)
[15] 游韩莉, 贾婷婷, 田菊, 王君*, 康向阳. 杜仲花粉离体萌发特征及花粉管微丝骨架分布. 西北植物学报, 2014, 34(3): 495–501. (CSCD)
[16] 尚峰男, 宋少宇, 田菊, 王君*. 油松离体花粉管生长及微丝骨架分布研究. 林业科学, 2013, 49(4): 34–38. (CSCD)
[17] 戴斐, 董黎, 王俊豪, 宋少宇, 尚峰男, 王君*. 小钻‘白城杨2号’小孢子发生及花粉大小变异. 西北植物学报, 2013, 33(5): 939–945. (CSCD)
[18] 田菊, 尚峰男, 宋少宇, 王君*, 康向阳. 油松花粉离体萌发及萌发特征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28): 21–27. (CSCD)
[19] 王君, 康向阳, 石乐, 鲁敏, 杨珺. 理化处理诱导合子染色体加倍选育青杨派杂种四倍体.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2(5): 63–66. (CSCD)
[20] Wang Jun (王君), Kang Xiangyang, Wei Qiang, Wang Shangde. Pollen development and floral morphology of Populus pseudo-simonii. For Stud in China, 2009, 11(2): 99–104.
[21] 王君, 康向阳, 刘立成, 姜鹏, 付贵生. 青杨派树种雌蕊柱头可授性及其最佳授粉时期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1(4): 30–35. (CSCD)
[22] 王君, 康向阳, 李代丽. 杨树染色中心数目及其与倍性水平关系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28(10): 1967–1971. (CSCD)
[23] 王君, 康向阳, 李代丽, 杨伟光. 授粉后施加秋水仙碱处理诱导青杨派异源三倍体.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29(5): 18–21. (CSCD)
[24] 王君, 康向阳, 李代丽, 景艳春, 张正海. 通辽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染色体行为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26 (11): 2231–2238. (CSCD)
出版专著2部:
[1] 王君. 青杨派树种多倍体诱导技术研究.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7.
[2] 康向阳, 王君. 杨树多倍体诱导技术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知识产权授权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
[1] 王君, 尚峰男, 田菊. 一种检测非整倍体杂交子代植株的分子标记引物及非整倍体杂交子代植株的检测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4.3), 2017.
[2] 王君, 田菊, 李代丽.一种提高多倍体杨树配子育性的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1.0), 2016.
[3] 王君, 康向阳, 鲁敏, 吴峰. 一种杨树四倍体植株的诱导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3.5), 2010.
[4] 康向阳, 王君, 李艳华, 张平冬. 诱导植物胚囊染色体加倍选育三倍体的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2.X), 2009.
[5] 康向阳, 王君, 李代丽, 鲁敏, 唐湫钥, 杨珺. 高温诱导杨树大孢子染色体加倍选育杨树三倍体的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8.3), 2010.
[6] 康向阳, 王君, 李代丽, 张磊. 利用细胞间期核染色中心数鉴定杨树多倍体的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6.8), 2010.
[7] 康向阳, 董春波, 索玉静, 王君, 张平冬. 一种直接鉴定高等植物DNA同源重组的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8.5), 2013.
[8] 康向阳, 张平冬, 胡晓丽, 陈凯, 张玉英, 李雪莲, 王君. 白杨根蘖与容器硬枝扦插配套育苗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9.7), 2011.
作为主要培育人,选育‘北林雄株1号’和‘北林雄株2号’2个国家林木良种,获“北林”系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9项。


相关话题/北京林业大学 生物科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翁强
    翁强,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动物学科负责人,基础动物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名师,北京林业大学首届研究生“十佳导师”,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中国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家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指导教师。1987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2004年3月获日本岐阜大学兽医学博士学位,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为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6
  •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建中
    王建中,教授,博导。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担任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食品研究所所长,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编委,中国科学院高技术产业化理事会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业园区分会常务理事,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客坐研究员。E-mail:**@163.com电话:**主要研究领域以大宗果品、蔬菜和其他农副产品材料为对象,积极探索这些产品的贮藏、保鲜、加工以及天然有效成分提取的理论和机制,旨在为大宗果品、蔬菜和其他农副产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6
  •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蒋湘宁
    蒋湘宁,教授,博导。国家林业局树木花卉育种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林学会理事等职务。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倾斜项目、国家教委资助优秀青年教师项目及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等多项课题。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宝钢优秀教师奖和政府特殊贡献津贴。E-mail:jiangxn@bjfu.edu.c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6
  •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荆艳萍
    荆艳萍,博士,女,汉族。细胞生物学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主任。E-mail:ypjing@bjfu.edu.cn电话:研究方向植物细胞生物学,植物生殖生物学学习、工作经历199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8-2003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3年7月就职于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年晋升为教授。2009年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6
  •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谢响明
    谢响明,教授,博导。微生物教研室主任,动微系副主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会员中国微生物学会永久会员。E-mail:xiangmingx@sina.com电话:主要研究领域(1)微生物生态学(2)生物制浆、生物漂白以及生物降解的微生物生物技术研究(3)微生物生物防治(4)相思树系列的基因工程研究学习、工作经历1986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同年9月考入中国农业大学攻读植物病理学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硕士毕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6
  •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国柱
    赵国柱,教授,博士生导师,微生物学科负责人。E-mail:zhaogz@im.ac.cn电话:研究方向  1、真菌分类与分子系统学;  2、环境微生物多样性及菌剂、菌肥研究与开发;  3、食药用菌培育与资源开发。学习、工作经历  1994.9-1998.7青岛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士  1998.9-2003.7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硕博生,博士,导师:张天宇教授  2003.8-2005.8中科院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6
  •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郑彩霞
    郑彩霞,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发育与生殖生物学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E-mail:zhengcx@bjfu.edu.cn电话:**主要研究领域1.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分子调控机制2.树木光合作用机理3.植物水分生理4.植物抗逆机理学习、工作经历1、1978年毕业于云南(北京)林学院林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植物生理、生化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85年考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6
  •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少良
    陈少良,曾用名陈绍光,男,河北霸州市人,1969年6月生,回族。1988年9月-1992年7月大学本科就读于河北林学院林学系,1992年9月考入北京林业大学攻读树木生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3月直博,于1997年6月获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是全国林业院校零的突破。1997年12月赴德国哥廷根大学(GttingenUniversity)森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6
  •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陆海
    陆海,1974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5)等人才培养项目支持。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E-mail:luhai1974@bjfu.edu.cn;luhai1974@163.com电话:010-**研究方向树木生长发育与木材形成过程中细胞分化和PCD分子机制研究。学习、工作经历2002.02-今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6
  •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何晓青
    何晓青,博士,副教授,硕导,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为《chemosphere》、《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Assessment》、《WaterQuality,ExposureandHealth》、《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中国环境科学》、《安全与环境学报》、《环境科学学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