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3-10-06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修订)
2007年1月
一、 培养目标:
1、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政治思想及道德品质方面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和人民,遵纪守法,乐于助人,努力培养美好、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格修养。
2、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素养,并熟悉各自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了解各自学科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
3、具备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能够胜任高校有关专业的教学工作及其他一般涉外工作,并能独立从事所学专业方面的科研活动。
二、专业方向:
在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下,开设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美社会文化、英美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四个专业方向,各专业方向介绍如下:
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学生比较扎实的语言学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今后工作或后续的深造发展做好准备。本专业方向主要包含理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大部分,目前的教学研究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普通语言学;2)系统功能语法及语篇分析;3)认知语言学;4)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等。
本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包括:语言学名篇导读、音系学导论、形态学导论、
句法学导论、语义学导论。
英美文学专业方向
要使研究生逐步提高文学理论水平和语言水平,为文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积累文评知识,探索英美文学史发展的轨迹,认清主要的英美文学流派的基本特点,以求是的态度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取其精华,认清:1)英美文学的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2)人文精神在英美文学精品中的表现、3)英美文学研究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要使研究生逐步熟练运用文评术语分析具体作品,研究其中的各种价值观和审美观,了解作者的生平、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以及语言运用和主题表现的基本技巧,审视相通的文心,总结文体的异同;要使研究生精读多思,开阔视野,增强理解力、想象力、逻辑思维创造力、形象思维创造力和语言表现力,掌握英语综合技能,学到担负高校专业教学和文学研究工作的本领;要使研究生加深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加深对自我、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努力培养重视人生的精神价值的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特感受能力的人、有剖析文学艺术和社会现实的能力的人、有创造精神财富的能力的人。
本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包括:西方文论、美国经典文学、美国现当代文学、英国经典文学、文学批评。
英美社会文化专业方向
英美社会与文化专业方向着重研究英国与美国的传统及现代文化,主要涉及文、史、哲、美国学、艺术、宗教、社会学等领域。本专业方向的一个主要特色是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质而论之,在两个以上的不同文化系统中开展对应领域或课题的比较研究。与传统比较研究不同的是,中西文化研究的基本宗旨在于揭示和诠释研究对象在器物、制度与观念层面的各自特征与异同,以期达到相互沟通、理解、创新和超越的终级目的。另外,在观念和价值层面,跨文化研究有助于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付出权力,有助于确立中国与世界在文化与学术等领域的应有地位,也有助于激活中西文化的交流机制和对话精神。
本专业方向主要侧重美国学、中美文化比较、美国社会文化中层结构、美国大众传媒等方面的研究。
本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包括:美国学导论、美国社会文化史、英国社会文化史、西方文化理论批评、西方宗教文化。
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中外翻译理论,并根据自己的翻译实践进行理论研究,从而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外翻译理论,掌握常见的翻译技巧,能初步地以所学理论指导实践,毕业时能写出较高水平的毕业论文。
通过大量的中英互译实践以提高笔译能力,达到能独立、较好地翻译实用性文献,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能翻译文学作品。此外,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能初步掌握科研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毕业后能独立进行翻译理论研究,并且经过稍短时间的准备和锻炼后能够从事高校翻译教学。
本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包括:翻译理论导论、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翻译研究方法论、文学翻译、语篇与翻译。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全日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学分要求:
1、英语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须修满38-40学分,学分分布详见课程设置。
2、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三助”(助研、助教、助管)满80小时,计2学分。3.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满一个月,并写出社会实践报告,计
2学分。
五、学位论文:
1、硕士生在课程学习期间各门课程均合格并修满规定的学分,方可进入学
位论文阶段。
2、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应选择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课题,最迟必须在第五学期初提出,具体日程安排请参看研究生处所发相关文件。
3、开题报告由学生撰写,需经导师及专家评审和认可,并履行其他有关程
序。
4、论文要实行全程指导,参照研究生部的日程安排,师生制定具体计划。
5、论文字数一般不得少于两万字;要加强论文质量,按照有关规范和程序严格要求。
六、课程设置: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考核
   
类别 1 2 3 4 5 6 方式
政治 GGY0011 36 36         4 A
   
必修课 GGY0022
  第二外语 GGY0031 72 72 36       6 A
   
  GGY0032
  就业指导 GGY0105         36 36   B
   
  GGY0106
西方国家法律制度 GGY0112     36       2 B
 
选修课 中西法律制度比较 GGY0113       36     2 B
一级学科 古代汉语               2 A
  世界文学               2 A
通开课 世界文明史               2 A
二级学科 英美文学作品赏析 YYY1011     36       2 A
  普通语言学导论 YYY1021 36           2 A
通开课 文化与跨文化导论 YYY1031   36         2 A
  理论语言学与 语言学名篇选读 YYY2012   36         2 B
    音系学导论 YYY2011 36           2 A
  应用语言学方向 形态学导论 YYY2013     36       2 A
    句法学导论 YYY2022   36         2 A
    语义学导论 YYY2021 36           2 A
  英美社会 美国学导论 YYY2032   36         2 B
    美国社会文化史 YYY2031 36           2 B
  文化方向 英国社会文化史 YYY2023     36       2 A
专业必修课   西方文化批评 YYY2042   36         2 A
    西方思想史 YYY2041 36           2 B
  英美文学方向 西方文论 YYY2052   36         2 B
  美国经典文学 YYY2051 36           2 A
  美国现当代文学 YYY2062   36         2 A
  英国经典文学 YYY2061 36           2 A
  文学批评 YYY2033     36       2 A
  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翻译理论导论 YYY2071 36           2 B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YYY2081 36           2 A
  翻译研究方法论 YYY2072   36         2 B
  文学翻译 YYY2043     36       2 A
  语篇与翻译 YYY2082   36         2 A
专业选修课   功能语言学 YYY3012   36         2 B
  应用语言学 YYY3013     36       2 B
理论语言学与 认知语言学 YYY3011 36           2 B
  认知语法与认知语义学 YYY3022   36         2 B
应用语言学方向 语篇分析 YYY3023     36       2 B
  语用学 YYY3032   36         2 B
  符号学 YYY3021 36           2 B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YYY3014       36     2 B
  第二语言研究方法 YYY3024       36     2 A
英美社会 美国大众传媒 YYY3033     36       2 B
  美国经典著作选读 YYY3034       36     2 B
文化方向 社会学导论 YYY3042   36         2 A
  美国社会文化机制专题 YYY3043     36       2 A
  当代西方宗教文化 YYY3031 36           2 B
  跨文化心理学 YYY3044       36     2 B
英美文学方向 美国超验主义文学 YYY3052   36         2 B
美国戏剧 YYY3053     36       2 B
美国小说 YYY3062   36         2 B
美国诗歌 YYY3041 36           2 B
十九世纪美国文学 YYY3063     36       2 B
英语文学创作 YYY3051 36           2 B
英美文学流派 YYY3054       36     2 B
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翻译(1)英译汉 YYY3061 36           2 A
翻译(2)汉译英 YYY3072   36         2 A
语用与翻译 YYY3073     36       2 A
实用功能翻译 YYY3082   36         2 A
英汉交替口译 YYY3083     36       2 A
语义学理论与翻译 YYY3064       36     2 B
翻译的文化兼容 YYY3071 36           2 B

【注】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代号A)和考查(代号B)两种,
七、主要课程简介
(一)普通语言学导论
课程编号:YYY1021
课程名称:普通语言学导论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是为英语语言文学方向所有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二级通开课,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普通语言学的某些基础知识,包括该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从而有助于他们各自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也为日后可能进行的深造打下一定基础。本课程拟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语言的界定、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学的学科特点、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以及语言学简史;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等普通语言学主要分支的简介。
本课程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有关参考书籍,积极思考并通过考核要求,
使用教材:
Hu Zhuanglin (eds.) (2001) linguistics: A Course Book (Second Edition).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Robins, R. H.(1971)General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ory survey. London: Longman.
Ma Zhuanghuan (eds.) An Ountline of General Linguistics (unpublished).
参考书目:
Bolinger, Dwight and Donald A. Sears (1981) Aspects of Language. New York: HBJ.
Crystal, D. (1985) 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Ltd.
Crystal, D. (1987)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nch,G. (2000) Linguistic Terms and Concepts. New York: Macmillan Press Ltd.
Fromkin, V. & R. Rodman (1978)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Lyons, J.(1981)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lmer, F. R. (1981)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oole,S.C.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Robins, R. H. (1979) A Short History of Linguistics. London: Longman.
Saussure, F. (1959)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translated by W. Baskin). New
York, London: Megraw-Hill Paperbacks.
Yule, G. (2000) The Study of Languag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考核方式:
平时出席与课堂活动占20%,期末考试占80%。
(二)语言学名篇选读
课程编号:YYY2012
课程名称:语言学名篇选读(研读索绪尔)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以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两个英译本和若干相关文献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力图全面熟悉索绪尔语言思想的同时,重点研讨索绪尔共时语言学理论和符号学观点,包括“语言学的对象”、“语言与言语”、“语言符号的性质”,“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语言的价值”、“句段关系与联想关系”、“语言系统”等若干题目。
总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奠基人索绪尔语言理论的核心部分,即他所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理论观点;要求学生潜心阅读,积极讨论,认真听取导师点评,并在此基础上,鼓励他们深入思考,对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使用教材:
Saussure, F. (1959)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translated by W. Baskin).New
York, London: Megraw-Hill Paperbacks.
Saussure, F.(2001)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translated by R. Harris).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参考书目:
Culler, J.(1980) Ferdinand de Saussure, Middlesex. England:Penguin Books.
Eco, U. (1984) Semio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London: Macmillan Press.
Harris, R. (1987) Reading Saussure. London: Duckworth.
Harris, R.(1995) Language, Saussure and Wittgenstein.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Hervey, Sandor (1982) Semiotic Perspectives. London: George Allen& Unwin.
Koerner, E.F.K. (1973) Ferdinand de Saussure. Vieweg.
Lyons, J. (1977)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bins, R. H. (1979) A Short History of Linguistics. London: Longman.
Sanders,C.(ed.)(2004)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aussur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ussure, F. (1993) Saussure’s Third Course of Lectures on General
Linguistics (1910-1911). Oxford, New York, Seoul, Tokyo: Pergamon Press.
Seuren,P.A.M. (1998) Western Linguistics: 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UK,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Thibault, P. J.(1997) Re-reading Saussure: the dynamics of signs in social
lif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考核方式:
平时课堂参与占30%,期末论文占70%。
(三)音系学
课程编号:YYY2011
课程名称:音系学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熟悉并准确掌握英语语音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语音系统知识的学习。本课程通过讲座和讨论的方式,同时结合实例分析,要求学生将所学理论与日常交际中的真实语言实例相结合,领悟语音学的基本内涵,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该分支学科的兴趣并从中得到启发和收益。
本课程以语音学的基本知识为切入点,使学生在对语音作描写、分类、标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音系学知识,包括音素、音位理论、音位变体、音位过程、音系规则、音节、重音等语言的语音系统的知识,同时结合实例分析,将理论与人们交际过程中的发音和语音等相结合,揭示音系学的实际运用价值以及发展和研究前景。
使用教材:
Clark, John, & Yallop, Colin.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New York: Blackwell Publisher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Gussenhoven, Carlos, & Jacobs, Haike. (1998). Understanding phonology.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目:
Giegerich,Heinz J.(1992).English phonology: An introduc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ss,Roger.(1984).Phonology:An introduction to basic concept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ver, John. (1994). Principles of phone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ach,Peter.(1991). 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A practical cour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占30%;平时作业占30%;个人项目(或学期论文)占40%。
(四)形态学基础
课程编号:YYY2013
课程名称:形态学基础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形态学在语言学研究的语境中通常被界定为研究词汇内部结构的学问,本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形态学——这个与句法一同组成语法的研究领域的基础知识:其研究对象、范围、方法,与其他研究领域(包括音系学、句法学、词汇学)的关系等,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多种研究奠定基础,本课程介绍由结构主义提出的若干有关形态学的基本概念,讨论语素的性质、形式、类型、内部结构、功能、呈现等;还讨论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律等问题。
本课程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有关参考书籍,积极思考并达到考核要求。
使用教材:
Matthews, P.H.(2002) Morpholog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Katamba, R.(1993) Morphology. New York: Palgrave.
参考书目:
Bauer, L.(1988)Introducing Linguistic Morpholog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Bolinger, Dwight and Donald A. Sears (1981) Aspects of Language. New York:
HBJ.
Bussmann (2000) 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loomfield, L.(2002) Languag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rstairs-McCarthy, Andrew (1992)Current Morphology. Routledge.
Chomsky, N.(1965)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Crystal, D. (1987)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omkin, V. & R. Rodman (1978)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Lyons, J.(1981)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考核方式:
平时出席与课堂活动占20%,期末考试占80%。
(五)句法学
课程编号:YYY2022
课程名称:句法学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乔姆斯基(Chomsky)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的5个发展阶段及普遍语法的核心理论,并且能够运用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分析和研究汉语语法现象。本课程通过授课和讲座的方式,要求学生作课堂专题发言,并且撰写相关的论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乔氏语法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乔氏语言认知思想的精髓,为今后语法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乔氏普遍语法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语言知识能力是什么?语言知识能力是怎样获得的?语言知识能力是怎样运用的?等语言知识能力的物质实现问题;此外还包括普遍语法理论:管约论(Government and Binding),结构依赖(Structure-dependency),中心成分参数(the Head Parameter),基本语言观,语言共项(Universals)的类型,语言官能(the Language Faculty)和原则和规则,在探讨和阐明普遍语法问题和理论的同时,介绍认知语法的基本思想,辨别第一代认知科学及普遍语法和第二代认知科学及认知语法的根本区别。
使用教材:
Vivian Cook & Mark Newson. (2000). Chomsky’s Universal Grammar: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Andrew Radford. (2000). Syntax: 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参考书目:
Neil Smith. (2001). Chomsky: Ideas and Ideal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Mark Baltin & Chris Collins. (2001). Th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Syntactic Theory.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Noam Chomsky. (2002). New Horizon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Mind.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考试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占30%;学期论文占30%;笔试占40%。
(六)语义学
课程编码:YYY2021
课程名称:语义学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通过梳理语义学研究的历史渊源,介绍西方主要的语义学理论,阐明语义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语义研究的方法,使学生对该门学科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从而为学生继续学习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打好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由六部分组成:语义学、语义等概念的界定;语义学研究的历史渊源;语义学与哲学;西方主要的语义学理论的介绍:包括指称论、意念论、行为-环境论、验证论、真值条件论、用法论、境况论等,美国较有影响的语义学模式包括普通语义学、沃尔夫语义学、语义分类学、逻辑-数语语义学、解释语义学、生成语义学、格语法、齐夫语法等,模糊语义学、功能语义学、认知语义学评介;语义学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使用教材:
Lyons, John. 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M]. Co-published b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in Beijing)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参考书目:
Allan, Keith. Linguistic Meaning [M], 2 vol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6.
Austin, John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2/1975.
Cann, Ronald. Formal Seman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Chomsky, Noam. Studies on Semantics in Generative Grammar [M]. The Hague: Mouton, 1972.
Cruse, D. Allan. Lexical Semantics [M].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Frawley, William. Linguistic Semantics [M]. Hillsdale, NJ: Lau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2.
Leech, Geoffrey N. Semantics [M].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Penguin.
Leech, Geoffrey 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 London: Longman, 1983.
Lyons, John. Semantics [M], 2 vols. London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Palmer, Frank R. Semantics: A New Outline [M],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Seuren, Pieter A. M. Discourse Semantics [M]. Oxford: Black-well, 1985.
王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占30%;学期论文占70%。
(七)功能语言学
课程编号:YYY3012
课程名称:功能语言学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欧洲功能主义学派、美国功能主义学派、系统功能学派、汉语功能语法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及研究的一些焦点问题的介绍、评论,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功能主义的精髓,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功能主义理论的能力。
本课程包括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源流、功能主义语法观、欧洲功能主义学派、美国功能主义学派、系统功能学派、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功能主义发展趋势探讨、功能主义理论应用价值研究等部分。
使用教材:
Butler, C. S. 2003.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 guide to three major
structural-functional theories.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朱永生、严世清等.2004.《功能语言学导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Dik, Simon C.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 Grammar [M].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7.
Foley, W. A. & Van Valin. Functional Syntax and Universal Grammar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 2004.
Newmeyer, Frederick J. Language Form and Language Function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8.
Van Valin, JR, Robert D & Randy J. Lapolla. Syntax: Structure, Meaning and
Function [M]. Co-published by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004.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李美霞.系统功能语法导论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
徐列炯.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J].外国语,2002(2).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占30%;学期论文占70%,
(八)应用语言学导论
课程编号:YYY3013
课程名称:应用语言学导论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首先介绍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即外语教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该学科的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并且讨论该学科与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的关系以及语言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因素或变量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模式或实证研究等问题。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和了解他人研究成果的同时,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努力从事实际研究,培养一定的研究能力,为完成本专业学位论文和今后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使用教材:
Corder, S. Pit (1982) Introducing Applied Linguis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Strevens, Peter (1983) New Orienta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参考书目:
Cheaudron, Craig (1988)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vies, Alan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Linguistic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Halliday, M.A.K. et al (1964)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Howatt, A.P.R. (1988) 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R.K.(1989)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 Jack et al (1985) 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 London: Longman.
Seliger,H.W. and Elana Shohamy (1999)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tern, H.H. (1999)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Widdowson, H.G.(1985) Exploration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Oxfor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ddowson, H.G.(1999)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考核方式:
平时课堂参与占20%,期末论文占80%。
(九)认知语言学
课程编号:YYY3011
课程名称:认知语言学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认知语言学的起源、发展、哲学基础、研究目标、理论原则、研究方法及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的介绍、评介,使学生对这一新兴思潮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并能将该学科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翻译、文体分析、语篇分析、外语教学等活动中。
本课程首先对认知语言学的起源、发展、代表人物、哲学基础、研究目标、理论原则、研究方法一一做以介绍;其次,对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研究的焦点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和讨论,这些包括:(1)概念结构的构成:框架、域、空间、理想认知模式;(2)概念化与释解;(3)范畴化、概念、意义;(4)释解与一词多义、上下义、反义、互补性意义关系;(6)隐域、转域、整合;(7)认知与语法;最后,探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前景及认知语言学对翻译、文体分析、语篇分析、外语教学的启示。
使用教材:
Ungerer, F. & H. 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参考书目:
Croft, W., & Cruse, A. D.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Evans, V., & Green, M.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 Mahwah, NJ and
Edinburg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Fauconnier, G. (1997).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ldberg, A.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Janssen, T., & Redeker, G. Cognitive Linguistics: Foundations, Scope and
Methodology [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9.
Langacker, 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M], Volumes I and II.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1991.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nd, revised e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Lakoff, G., & 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Lee, D.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Sweetser, E. (1990). 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J. Cognitive Grammar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占30%;学期论文占70%。
(十)认知语法与认知语义学
课程编号:YYY3022
课程名称:认知语法与认知语义学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认知语言学提出的理论假设: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认知系统,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句法不是一个自足的形式体系,句法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象征体系,句法分析离不开语义;基于真值的形式逻辑来描写语义是不够的,语义描写必须参照开放的、无限度的知识系统;句法和词法密不可分,词素、词和句法构成象征系统的连续体(continuum);认知语言学拒绝区别直义的和修辞的语言,认为意象图式和隐喻是构成大脑思维的主要成分。本课程通过授课和讲座的方式,要求学生作课堂专题发言,并且撰写相关的论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语言的认知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认知语言学所涉及的问题包括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心理学基础;典型理论;范畴化及其层次;概念转、隐喻理论;图形与背景理论;框架与注意;象似性;语法化等。
使用教材:
Ungerer, F. et al. (1997).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外研社. 2001.
Taylor,J.R. (1995).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Second edition.外研社. 2000.
参考书目:
I. Cognitive Linguistics:
Croft. W. & Cruse. D. A. (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vans, V. & Green, M. (2006).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II. Cognitive Grammar:
Langacker. R. 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 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北大出版社 2004.9.
Langacker. R. W. (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 II. Descriptive Applic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北大出版社 2004.9.
Taylor. J. R. (2002) Cognitive Grammar Oxford University.
III. Cognitive Semantics:
Fauconnier, G. & Turner, M. (2002).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 Basic Books.
Johnson, M. (1987).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 Johnson, M. (1999).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Basic Books.
Lakoff, G. & Turner, M. (1989).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weetser. E. (1990) 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北大出版社. 2002.
Talmy. L. (2000)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 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 & Volume II: 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 Cambridge: MIT Press.
IV. 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
Martin Putz et al. (2001) 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 I: Theory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uton de Gruyter.
Martin Putz et al. (2001) 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 II: Language Pedagogy. Mouton de Gruyter.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占30%;学期论文占30%;笔试占40%。
(十一)语篇分析
课程编号:YYY3023
课程名称:语篇分析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语篇(学)分析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一门年轻的、跨学科的学科有初步的认识,并能将该学科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翻译、文体分析、阅读、写作等活动中,从而提高其生产、使用、理解语篇的能力,
本课程包括语篇学(语篇分析)发展历程;语篇学(语篇分析)的主要内容;语篇衔接研究;语篇连贯研究;语篇生成研究;语篇理解研究;会话分析;语篇研究的前景及应用价值等。
使用教材:
Discourse Theories and Practices(编写的讲义)
参考书目:
Brown, G and George Yule. Discourse Analysis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Georgakopoulou, Alexandra & Dionysis Goutsos. Discourse Analysis [M]. UK: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7.
Gumperz, J. Discourse Strategie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Halliday, M. A. K & Ruqaiya Hasan.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M].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985/1989.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1994/2004.
Martin, James R.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 [M]. Amsterdam: Benjamins,
1992.
McCarthy, Michael.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Schiffrin, D.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M]. Oxford: Blackwell, 1994.
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Edward Arnold Limited, 2000.
van Dijk, T. A.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M]. London: Academic Press
Limited, 1985.
van Dijk, Teun A. Text and Context [M].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1977.
Verschueren, Jef.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 1999.
Wetherell, M. S. Taylor and Simon J. Yates. Discourse Theory and Practice: A
Reader[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1.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黄国文.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1.
鲁忠义,彭耽龄. 语篇理解研究 [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3.
张德禄,刘汝山. 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2003.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占30%;学期论文占70%。
(十二)语用学
课程编号:YYY3032
课程名称:语用学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传统的语用学研究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一些重要关系,了解该学科领域内新的研究热点、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等,使学生对各主要学术派别有宏观的了解,关注语用学方面的最新发展。本课程通过讲座和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以理论为指导能就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具体语言现象作分析和研究。本课程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激发起学生对语用学的研究兴趣,便于将来在相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得以发展。
本课程以Levinson的《语用学》一书为起始点,从对语用学的各种可能定义的讨论入手,首先介绍传统的语用学研究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一些重要关系(主要是英美语用学派的基本分析单元说),例如指示语、含意理论、预设、言语行为、会话结构等;然后了解并探讨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现的一些新的研究热点、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主要是欧洲大陆语用学派的语言适应论和语用综观论),初步了解元语用学;进而在微观语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具体实例的结合与分析,引导学生体验宏观语用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其重大价值。
使用教材:
Levinson, Stephen C.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Mey, Jacob L. (2001).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Verschueren, Jef. (1999).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参考书目:
Jaszczolt, K. M. (2002).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Meaning in language and discourse.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Peccei, Jean Stilwell. (1999). Pragmatics. London: Routledge Publisher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何自然、陈新仁,2004年,《当代语用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索振羽,2000年,《语用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姜望琪,2003年,《语用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占30%;平时作业占30%;个人项目(或学期论文)占40%。
(十三)符号学
课程编码:YYY3021
课程名称:符号学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符号学相关概念,符号学与语言学的关系及符号学相关理论如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雅各布森的符号学理论、巴赫金的符号学理论、艾柯的符号学理论、克里斯蒂瓦的符号学理论、洛特曼的符号学理论等等的介绍和探讨,使学生对符号学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加深学生对语言符号的认识,开拓学生对其他符号系统的研究。
使用教材:
Semiotic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编写的讲义)
参考书目:
Barthes, Roland. Elements of Semiology [M]. (trans. Annette Lavers and Colin Smith). London: Jonathan Cape, 1964/1967.
Bignell, Jonathan. Media Semiotics: An Introduction [M].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7.
Chandler, Daniel. The Semiotics: The Basics [M].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Culler, Jonathan. The Pursuit of Signs: Semiotics, Literature, Deconstruction [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1.
Eco, Umberto. A Theory of Semiotics [M].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Macmillan, 1976.
Eco, Umberto. Semio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M].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4.
Guiraud, Pierre. Semiology [M](trans. George Gros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5.
Hawkes, Terence. 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 [M]. London: Routledge, 1977.
Hodge, Robert and Gunther Kress. Social Semiotics [M]. Cambridge: Polity, 1988.
Holdcroft, David. Saussure: Sign Systems and Arbitrarines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Innis, Robert E. (ed.) Semiotics: An Introductory Reader [M]. London: Hutchinson, 1986.
Merrell, Floyd. Peirce, Signs, and Meaning [M]. Toronto: Universityof Toronto Press, 1997.
Morris, Charles W. 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gns [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38/1970.
Noth, Winfried. Handbook of Semiotics [M]. Bloomington, I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
Sebeok, Thomas A (ed.) Signs: An Introduction to Semiotics [M]. Toront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4.
王铭玉. 语言符号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占30%;学期论文占70%。
(十四)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课程编号:YYY3014
课程名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是应用语言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这个涉及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的一般情况,培养他们在此方面的兴趣和一定的研究能力,本课程要求学生参与讨论并进行某些实际研究。
本课程首先概述该领域的研究对象和目前的研究状况,接着介绍该领域某些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及对它们加以研究的若干不同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本课程涉及内容既有理论模式也有实证研究,其中包括Krashen的监控模式理论及与由此引发的争论,还有某些基于普遍语法和认知理论的研究。
使用教材:
Ellis,R(1999)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Krashen,S.(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Krashen, S.(1985)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McLaughlin, B. (1987) Theorie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London: Edward Arnold.
参考书目:
Cook, V. (2000)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Macmillan Publishers.Ltd.
Dulay, H., Marina Burt, and Stephen Krashen (1982) Language Two. 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llis, R. (1999)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Klein, W. (1986)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考核方式:
平时课堂参与占30%,期末论文占70%。
(十五)第二语言研究方法
课程编号:YYY3024
课程名称:第二语言研究方法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从宏观上熟悉并掌握研究的主要步骤,了解应用语言学学科中常用的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及与其相对应的适用范围和相关的必要条件,从微观的角度,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以及解释研究结果的方法。本课程将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相结合,要求学生边学边实践,并在课程结束时完成一项力所能及的研究的初步设计、收集有限的数据并获得相关的研究结果和解释,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看懂并批判地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具备在本学科内独立开展相关研究的水平,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本课程首先要回答“什么是研究?”,然后探讨研究及科学研究的必要特性,接着,依据科学研究特性的要求,结合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做法,逐个学习应用语言学领域内的各主要研究类型的具体研究设计和步骤。例如,在定性研究方向重点学习个案研究(case study);在定量研究方向重点学习各个统计检验程序的实际运用和具体操作(如T-tests, ANOVA, correlation, Chi-square等)。本课程突出实用性,注重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的联系实际的真实例子,鼓励学生将课程学习与自身实践相结合,并在一定范围内展开实验性研究或观察性研究,在实践中体验科学研究的真正内涵及乐趣。
使用教材:
Seliger, H. W. & Shohamy, E. (1989).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Brown, James Dean. (1988). Understanding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
teacher’s guide to statistics and research desig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Hatch, E., & Lazaraton, A. (1991). The research manual: Design and statistics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Boston, MA: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参考书目:
Jaeger, R. (1993). Statistics: A spectator sport.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McDonough, Jo & McDonough Steven.(1997). 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Nunan,David.(1992). 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Norusis, M. (2000). SPSS 10.0, Guide to data analysi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Woods, A. et al. (1986). Statistics in language stud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韩宝成,2000,《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润清,1999,《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秦晓晴,2003,《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文秋芳,2001,《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占30%;两次考试占30%;个人研究设计或小组/团队项目占40%。
(十六)美国社会文化研究:美国学导论
课程编号:YYY2032
课程名称:美国社会文化研究:美国学导论
学分:2学分
教学目的与内容:
美国学是美国社会文化的一种新兴的学术运动,通过这门课程使学生对美国学的发展历史,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有系统的了解,同时对这一学科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研究内容和热点作一简要介绍,重点讨论学科综合和学科交叉这一学术趋势对美国社会文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要求学生完成“美国社会文化史”的学习,美国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必修。
本课程将围绕《美国学运动研究》这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美国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运用实例剖析美国社会文化的实例、现象和热点问题,重点研讨美国学的跨学科性,以及如何运用学科综合的方法考察分析美国社会文化,得出新的结论。课程将详细讨论美国学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框架,比较他们的优缺点,课程还将系统地介绍和讨论美国学研究的内容,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与区别,从纵横两条线全面学习美国学这一社会文化研究的新视野。
使用教材:
Making America,(美)Luther S. Luedtke 编著,美国新闻署 1987
《美国学运动研究》,张涛著,商务印书馆 2004
参考书目:
The Search for Order,1877-1920 Robert H. Wiebe Hill and Wang N.Y 1967
Another Chance,Post America, 1945-1968 James Gilbert, Altred A. Knopf N.Y 1981
《大都市边疆》,(美)卡尔•艾博特著,商务印书馆 1998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J.D 塞林格,译林出版社 1998
The Man in the Grey Flannel Suit,Sloan Wilson, Arbor House 1955
The Right Stuff
考核方式:
课堂参与30%; 读书报告30%; 课程论文40%。
(十七)美国社会文化史
课程编号:YYY2031
课程名称:美国社会文化史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这门课程开设的对象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第一学期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特别是美国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能够在专业学习之前,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有一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这门课程要求学生要系统阅读美国社会文化史的相关著作,对美国社会文化发展史的关键人物,重要文件和阶段展开讨论。
这门课程将通过阅读重要的美国社会文化著作和课堂讲授和讨论等方式,系统地研讨从早期移民直至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社会文化和思想发展史,希望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那些影响美国这一独一无二的社会文化形成的因素,以及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及其文化形成、演变、发展的历程和轨迹。这门课程具有挑战性的一面是,它不仅努力保留传统美国思想史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尝试把思想史置于整个美国社会发展中考察和认识;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去探究上层思想史的发展是美国学研究的新的理论探索,丹尼尔••布尔斯廷的《美国人》颠覆了传统的理论,同时也为这门课程提供了开启人们思维的钥匙。
使用教材:
《美国社会生活与思想史》(上下)(美)纳尔逊•曼弗雷德•布莱克著,商务印书馆 1994
《美国人》三卷,(美)丹尼尔•布尔斯廷著 ,三联出版社 1993
参考书目:
《美国思想史》,(美)沃农•路易•帕灵顿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美国政治思想经典文献选读》,(美)Robert Isank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美国理想》一部文明的历史,(美)Jacob Needleman 著,华夏出版社
《激进的理想与美国之梦》,(美)Richard H•Pells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考核方式:
课堂参与、两份读书报告50%,课程论文50%。
(十八)英国社会文化史
课程编号:YYY2023
课程名称:英国社会文化史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鉴于英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社会政治结构复杂、文化现象多样的国家,本课程将重点涉及如下内容:社会政治制度、体制的变革(长期封建制度更迭的表现与特点、议会制的生成与运作等);工业革命的产生原因、发展特点、对于世界形成的种种影响;海上霸权、“日不落帝国 ”等殖民主义行为的过程与结果;英国文坛诸巨匠与其历史时代的相互作用;现代英国分层社会中各阶层所表现出的政治态度、文化思潮,及其生活方式。
教材:
Bassnett, Suan. Studying British Cultures: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3.
Wiener, Martin J. English Culture and the Decline of the Industrial Spirit 1850-198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参考书目:
Christopher, David. British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9.
Davies, Alistair & Sinfield Alan (ed). British Culture of the Postwar: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and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2000.
阎照祥:《英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占30%;期末测试和学期论文占70%。
(十九)西方文化批评
课程编号:YYY2042
课程名称:西方文化批评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于通过介绍西方文化批评理论,增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普遍现象及其理论研究的了解,西方文化批评理论主要出现于20世纪初,兴盛于60年代,与西方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增进学生对西方这一时期的社会以及文化艺术状况的了解,本课程将分专题主要介绍阿多诺、威连姆斯、霍尔、詹姆森、鲍德里亚、费斯克等20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西方文化批评家的思想。
使用教材:
:授课方式为专题式讲座,无固定教材。
参考书目:
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
道格拉斯·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牛津出版社,1997年
M.W. Smith, Reading Simulacra: Fatal theories for Postmodernit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1.
John Fisk,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Douglas Kellner(ed.), Baudrillard: A Critical Reader, Blackwell, 1994.
Jim McGuigan,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 Culture,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9.
考核方式:
期末论文70%,平时论文20%,出勤以及课堂表现10%.
(二十)美国大众传媒与媒介文化
课程编号:YYY3033
课程名称:美国大众传媒与媒介文化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美国大众传媒不仅是传播学研究的内容,也是包括语言、文学等多个学科关注的新的领域,这门课程旨在使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了解这一新的文本形式,以及现代传媒技术对文本的影响。这门课程还希望使学生初步具有解读、分析这一新文本的文化内涵及其对美国大众文化的影响,掌握基本的跨学科综合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选修本门课程,需先修“美国社会文化史”和“美国学导论”两门课程.
这门课程对美国社会文化的最令人感兴趣,也是最让人激动的一面---大众传媒进行探讨。课程内容包括美国印刷媒体,电子媒体及其发展历史;大众传媒日益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探讨由大众传媒的出现和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变更,如由此而产生的“大众生产”, “大众消费”,“信息大众化”,“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课程还将讨论不同传播技术导致的传播方式的改变和最终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之间关系的改变,我们如何对待大众传媒媒介,理解认识大众传播媒介,区别“媒介现实”和“生活现实”等一系列问题也是本门课程讨论的热点和焦点。
使用教材:
“Media America” Edward Jay Whatmore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87
“The Hidden Persuaders” Vance Packard Washington Square Press,1980
参考书目:
“No Sense of Place: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Joshua Meyrowitz Oxford Univ.Press ,1985
“Film,Form And Culture”Robert Koller McGraw-Hill Companies,Inc.,1999
“Soap,sex,and cigaretes:A Cultural History of American Advertising”Juliann Sivulka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重印,1999
考核方式:
课堂参与30%;读书报告30%;课程论文40%。
(二十一)美国学经典著作选读
课程编号:YYY3034
课程名称:美国学经典著作选读
学分:2学分
教学目的与内容:
这门课程是“美国学导论”的后续课程,主要教学目的是加深、加重学生对美国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课程主要通过对美国学不同时期的代表著作进行研读,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批判性地分析这些著作中运用的理论和观点,课程要求主要是课外阅读和课堂讨论,本课阅读量较大,要求提交读书报告。
这门课程重点讨论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爱德华T.霍尔的“超越文化”这两本专著。托克维尔是位法国的政治家、学者,其“美国的民主”被美国学术界广泛的认为是一本对美国社会政治文化最好的观察和批评,对这本书的阅读和讨论不仅可使读者了解作者对美国民主的评析,还能学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的跨文化视野,霍尔作为文化人类学的著名学者则通过其著作“超越文化”让读者学会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他提出的“文化延展理论”对我们正确认知自身文化和异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使用教材:
Democracy in America,Alexis de Tocqueville
The American Jeremiad,Sacvan Bercovitch,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0
Beyond Culture,Edward T. Hall A,Anchor Press 1981
《美国革命的激进主义》戈登•伍德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思•韦伯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 孙有中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考核方式:
课堂讨论参与30%,读书报告70%,
(二十二)社会学导论
课程编号:YYY3042
课程名称:社会学导论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介绍社会学这一在西方学界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自然和法律之科学”的学科,通过重点介绍社会学的起源、发展、基础理论、主要学派等相关要义,使学生对于这一学科具有基本的了解与认知,同时还要从介绍、分析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入手,让学生们了解这些社会现象与问题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使学生们在目前中国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地认识中国在其特定的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在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的社会学理论,结合现实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在明确“何为社会学”等概念的基础上,本课程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社会学的起源、历史背景(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等);主要社会学家与社会学流派(孔德、韦伯、马克思、斯宾塞、帕森斯、功能理论、冲突理论、互动理论等);社会元素与社会问题(社会化、家庭、教育、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官阶制、艾滋病、流动人口、老龄问题、吸毒与犯罪等),结合中西方社会的历史与现实,特别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转型时期所突出反映的社会问题案例,具体分析其社会文化根源,阐述其相互作用及影响。
使用教材:
Berger, Peter. (1973) Invitation to Sociology: A Humanistic Perspective.
Li Zhongze. (2004) Fundamentals of Sociology.
参考书目:
Berger, Peter & Berger Brigitte. (1983) Sociology: A Biographical Approach.
Martin, Bernice. (1985) A Sociology of Contemporary Cultural Change.
O’Donnell, Mike. (1985) A New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Robertson, Ian. (1981) Sociology.
Turner, Jonathan. (1982) 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Worsley, Peter(ed). (1991) The New Modern Sociological Readings.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占10%; 期末考核和学期论文占90%。
(二十三) 美国社会机制研究
课程编号:YYY3043
课程名称:美国社会机制研究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以美国社会作为宏观背景、以美国社会特有的历史沿革为线索、以西方社会学理论与学派为研究依据,旨在引导学生熟悉和了解美国特定的社会体制、分层结构,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会、政治、文化等特点,结合美国社会机制的种种特点与问题,重在培养学生认知和分析美国社会现实的能力。本课程要求学生在阅读英文原著的基础上,联系相关论点和案例,从不同的视角对于美国社会机制的不同侧面做出评述。
本课程着眼于美国社会机制的认识与研究。课程首先侧重以社会学的“眼光”(the Sociological Eye),对于美国社会进行定格式(snapshots)分析,透过社会机制(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利益集团、组织形式等)和人们生活(受教育机会、就业、就医等)的种种侧面了解、剖析美国社会。课程将通过介绍和研读多位美国学者的专论,从美国分层社会(the stratified American society)这一切入点入手,沿袭美国社会变迁(the social change)的脉络,厘清美国社会机制在实现“欧洲梦想、美国实践”的过程中所反映出的种种特点与问题。
使用教材:
Beeghley, Leonard. (2000)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Levin, Jack. (1996) Sociological Snapshots.
Ritzer, George (1993) The McDonaldization.
参考书目:
Abercrombie, Nicholas & Warde, Alan. (1996) Contemporary British Society.
Boorstin, Daniel. (1958) The Americans.
Eitzen, Stanley & Zinn, Maxine. (1992) Social Problems.
James, C.L.R.(1993) American Civilization.
Jenkins, Philip (1997)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Tocqueville (1956) translated by Richard D. Heffner. Democracy in America.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占30%;期末测试和学期论文占70%。
(二十四) 西方思想史
课程编号:YYY2041
课程名称:西方思想史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西方思想史上主要思想家的主要思想,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用哲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西方思想是西方文化的基础,西方哲学又是西方思想的基础,因此,本课程将突出哲学、思想、历史三个环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批判迄今为止在西方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重要思想家,使他们基本上掌握西方思想的发展脉络,以及不同思想家的联系和区别。
本课程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思想:前苏格拉底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希腊思想,中世纪的哲学与神学: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纳,16-18世纪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托马斯·霍布斯;勒内·笛卡尔;约翰·洛克;斯宾诺莎;莱布尼兹;乔治·贝克莱;大卫·休谟,18-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思想: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黑格尔以后的西方思想。
使用教材:
Russell,B.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72.
Samuel Enoch Stumpf, Socrates to Sartre —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New York, St
Louis … : McGraw-Hill, 1993. The 5th Edition.
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卷), 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年
参考书目:
Bunnin,N.& Tsui-James,E.P.ed.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6.及其中文版
Cooper, D. Existentialism: A Reconstruction. Oxford: Blackwell, 1990.
Ayer, A. J. Language, Truth and Logic.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Inc., 1963.及其中文版
Sproul, R. C. The Consequences of Ideas—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s That Shaped Our World. Wheaton,Ill.: Crossway Books, 2000. 及其中文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年
考核方式:
课堂参与:30%;学期论文:70%。
(二十五) 当代西方宗教文化
课程编号:YYY3031
课程名称:当代西方宗教文化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当代西方宗教文化的最主要代表—基督教的基本思想,基督教既是宗教,又是哲学,有文字记载的西方历史2500多年,基督教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就长达1000多年,因此,了解西方的基督教,是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环节。本课程将突出哲学、思想、历史三个环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批判迄今为止在西方思想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宗教学家与宗教思想家,使他们基本上掌握西方基督教的基本思想、时代背景、哲学内涵、历史影响,以及不同宗教思想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本课程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什么是宗教?什么是宗教哲学?基督教的上帝观;宗教经验与宗教信仰;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基督教上帝的本质特征;上帝存在的证明;有神论需要证明吗?罪恶问题;上帝的启示;奇迹问题;来世的问题;宗教语言;宗教与科学;宗教多元论;宗教伦理学;上帝与人的本性。
使用教材:
Peterson, M. etc. Reason and Religious Belief—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The 3rd edition.
Taliaferro, Charles.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Religion. Oxford: Blackwell, 1998.
Craig, W. L. Philosophy of Religion—A Reader and Guide.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2.
参考书目:
Stewart, M. Y. Philosophy of Religion— 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Views. Sudbury, Mass.: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1996.及其中文版,
Swinburne, R. Is There A Go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及其中文版,
Peterson, M. etc. Philosophy of Religion—Selected Readings.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The 2rd edition.
Helm, Paul, ed. Faith and Reason.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考核方式:
课堂参与:30%;学期论文:70%。
(二十六)跨文化心理学
课程编号:YYY3044
课程名称:跨文化心理学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跨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差异,熟悉心理学的基本流派,掌握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现象的对比,突显心理学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影响。本课程通过授课和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作课堂专题发言,并且撰写相关的论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心理学的普遍原理来分析一般社会现象,对个别问题能进行较为深刻的研究,为学生的相关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心理学的三大流派的基本观点和目前的发展: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探讨心理学视角下进行跨文化研究可行性和必然性,掌握用跨文化心理学的方法和原理来解释各种社会现象。
使用教材:
张春兴(1999)《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Robert D Nye (2000). Three Psychologies:Perspectives from Freud,Skinner,and Rogers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杨鑫辉(2000).《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
参考书目:
Keith E. Stanovich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第七版),中
国轻工业出版社
Roger R. Hock《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R. G. Miltenberger《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上、下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埃里希•弗罗姆《寻找自我》,工人出版社
荷妮《自我的挣扎》,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占30%;学期论文占70%。
(二十七) 西方文论
课程编号:YYY2052
课程名称:西方文论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为线索,系统地介绍和分析自古希腊时期至20世纪的主要文学理论思想和流派,帮助学生了解各流派产生的特定历史、文化、政治背景,较为深刻地理解各派理论的基本观点、运作特征、重要贡献以及各自的局限性,发现西方文学理论的经验和规律,探寻各派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希望学生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水平和批评能力,并能较为准确地运用两三种文学理论进行批评实践。
本课程主要内容按历史阶段划分:古希腊罗马文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文论、新古典主义和启蒙主义文论、德国古典主义文论、浪漫主义文论和20世纪文论,其中以20世纪文论为重点讲述内容,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接受理论和读者反应批评、原型批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女性批评理论、精神分析、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
使用教材:
Adams, Hazard.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1992.
Eag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Selden, Rama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参考书目:
Arnold, Matthew. Culture and Anarchy and Other Writing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Culler, Janathan. On Deconstruction: Theory and Criticism after Structurali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Eagleton, Terry. Marxism and Literary Criticism. London: Methuen, 1976.
Lacan, Jacques. Ecrits: A Selection. Trans. Alan Sheridan.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77.
Leitch, Vincent B. ed.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2001.
Selden, Raman. The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 A Reader. London: Longman Group,1988.
朱刚:《20世纪文学批评》,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30%,学期论文70%。
(二十八)美国经典文学
课程编号:YYY2051
课程名称:美国经典文学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经典文学是承载人类普遍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典籍,具有超时空性和永恒性,经典的普遍性在于写出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的问题,因此,学习美国经典文学将有助于学生理解美国文学的民族性、历史性与国民精神与世界文学的沟通与联系。本课程通过研习文学经典的六要素:即作品的艺术价值、可阐释的空间、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发现人/赞助人、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的变动以及文学理论和批评观念,结合具体文学作品分析讨论,使学生对美国文学经典及其精神进行文本解构和价值重估,从而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并发展独立的文学批评能力。
使用教材:
Lauter,Paul ed. The Heath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Lexington: D.C. Heath and Company, 1994.
参考文献:
Rubinstein, Annette T. American Literature Root and Flower,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88.
Chase, Richard. The American Novel and Its Traditi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57.
Chavchavadze, N.V. ed National Identity as an Issue of Knowledge and Morality U.S.: Paideia Press, 1994
Hunter, Gorden ed. American Literature, American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Kaywell, Joan F. Adolescent Literature as a Complement to the Classics. Christopher-Gordon Publishers, Inc. 1993.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30%,学期论文70%。
(二十九)现当代美国文学
课程编号:YYY2062
课程名称:现当代美国文学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美国现当代文学在现当代世界文学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对美国现当代文学的认识直接反映着研究生的学科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本课程以20世纪以来美国文学发展流变为纲,首先对现当代重要文学阶段和流派进行梳理,并对文学的基本研究方式进行介绍和培训,将各阶段文学历史背景、流派及其特征结合著名作家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文本阐释之余,以小组讨论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在文学领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文学素养,优化人文素质。
使用教材:
Sherwood Anderson, Winesburg, Ohio, NY: B.W. Huebsch, 1919.
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The Great Gatsby,Hertfordshire: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1993.
Ernest Hemingway, A Farewell to Arms, NY: Modern Library, 1932.
Ralph Ellison, Invisible Man, NY: Vintage Books, 1980.
参考书目:
Annette T Rubinstein, American literature Root and Flower Beijing: Foreig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88.
Bernard W. Bell, The Afro-American Novel and Its Tradition, U.S.: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87.
Daniel Hoffman ed., The Harvard Guide to Contemporary American Literature, U.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Fredric R. Karl, American Fiction: 1940-1980, NY: Happer & Row Publishers, 1983.
Geoffrey Leech, and Michael Short. Style in Fiction. NY: Longman, 1992.
Marcus Klein. After Alienation. Cleveland: World Publishing Co., 1964.
Morris Dickstein, Gates of Eden, Middlesex :.: Penguin Books Ltd., 1977.
Peter Barry, Beginning Theory: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5.
William Vesterman,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Reading, Fort Worth: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3.
Columbian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30%,学期论文70%。
(三十) 英国经典文学
课程编号:YYY2061
课程名称:英国经典文学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巩固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深化他们对英国经典作家及作品的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和思辨能力。在课程内容上,将采取文学史分界与文类学习相交叉的办法,在涵盖中古文学、文艺复兴、17及18世纪、19世纪及20世纪各个主要阶段的基础上,着重对诗歌、小说、散文、戏剧领域内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介绍和研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文学知识体系,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使用教材:
Abrams, M. H. ed.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Sixth Edition. NY: W. W. Norton, 1993.
参考书目:
陈嘉,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何其莘,《英国戏剧史》,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王佐良,《英国散文的流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王佐良,《英国诗史》,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年版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30%,学期论文70%。
(三十一) 文学批评
课程编号:YYY2033
课程名称:文学批评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较为系统地阅读西方文学批评经典文本,了解西方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基本流派、代表性批评家及其基本批评思想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全面地掌握西方文学批评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文学批评知识生产的社会历史语境,挖掘西方文学深层的底蕴和积淀。本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美学观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以及运用文学批评方法进行文学批评实践的能力,为进一步进行文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用教材:
Selden, Raman., ed.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 Harlow and London: Longman, 1998
参考书目:
Guerin, Wilfred L., Earle Labor, Lee Morgan and Hohn R. Willingham. 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Beijing: Bejing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Robbins, Ruth and Kenneth Womack. Key Concepts in Literary Theor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2.
Selden, Rama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30%,学期论文70%。
(三十二) 美国超验主义文学
课程编号:YYY3052
课程名称:美国超验主义文学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超验主义理念在美国当时的文化背景下作为新生事物应运而生的原因,了解爱默生和梭罗等超验主义文学家对美国文艺复兴乃至世界文化的贡献,了解人依靠直觉向大自然学习的可行性、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文化的可能性以及构建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平时书面作业,按时上交学期论文;要求学生深入剖析美国超验主义文学精品,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特感悟能力和灵活创造能力。
本课程探讨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的渊源、实质及其在具体文学作品中的种种表述方式,挖掘超验主义文学所固有的深层文化积淀和跨文化特征,凸现超验主义思想对美国文学与文化发展的重大影响,阐释超验主义文学家对大自然、对传统精英文化、对金钱和机器所持的基本态度,刻意强调他们的超验主义理念与美国的文艺复兴给学生的启示。
使用教材:
Bradley, Sculley et al. (Eds.) The American Tradition in Literature. 5th ed. Vol. 1.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1.
参考书目:
Buell, Lawrence. Literary Transcendentalism: Style and Vision in the American Renaissance.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5.
Geldard, Richard G. God in Concord: Ralph Waldo Emerson’s Awakening to the Infinite. Burdett, New York: Larson Publications, 1998.
Hochfield, George, ed. Selected Writings of the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ts. New York and Toronto: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1966.
Matthiessen, Francis Otto. American Renaissance: Art and Expression in the Age of Emerson and Whitma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Pease, Donald. Visionary Compacts: American Renaissance Writings in Cultural Context.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7.
Richardson, Robert D., Jr. Emerson: The Mind on Fir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Van Cromphout, Gustaaf. Emerson’s Ethics. Columbia: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1999.
爱默生:《爱默生集:论文与讲演录》(上下卷),波尔泰编,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
钱满素:《爱默生与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梭罗:《瓦尔登湖》,徐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考核方式:
课堂发言占总评成绩的20% ;平时作业占总评成绩的30% ;学期论文占总评成绩的50% 。
(三十三) 美国戏剧
课程编号:YYY3053
课程名称:美国戏剧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以美国文学史为线索,系统地介绍美国戏剧的崛起和发展,帮助学生掌握美国戏剧发展、成熟的过程和特点,使其了解美国戏剧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一跃而跻身于西方戏剧大国之列,并对世界各国戏剧的发展产生影响。本课程着重讲解20世纪以后的剧作家,包括尤金·奥尼尔,埃尔默·赖斯,克利福德·奥德茨,丽莲·海尔曼,田纳西·威廉斯,阿瑟·密勒,爱德华·阿尔比,琼·克劳德·范伊塔利等,希望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这些剧作家的代表作品,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美国戏剧反映现实、敢于创新等特点,并从作品中更为深刻地认识美国社会的真实本质。
使用教材:
郭继德,《美国戏剧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郭继德,《美国戏剧选读》.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参考书目:
Barnet, Sylvan. Types of Drama. Glenview: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1989.
Wilson, Edwin. The Theater Experience. NY: McGraw-Hill, 1988.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30%,学期论文70%。
(三十四)美国诗歌
课程编号:YYY3041
课程名称:美国诗歌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宏观上了解美国诗歌发展史的主要阶段,在微观上探讨著名诗人具体诗作中意象的多义性和词语的音乐性;帮助学生领会相关的诗歌理论,并恰当运用诗歌术语深入分析多种样式的英语诗歌佳作,以便提高诗歌理论素养和赏析水准,增强想象力、理解力和思维创造力,逐步加深对美国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容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平时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在期末考试时提出经过深思熟虑的个人观点,并用诗歌理论知识和诗歌文本细节加以充分论证,自圆其说;要求学生使自己的形象思维尽可能地贴近美国诗人的形象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创造力,赋予诗歌意象以合情合理的新的含义。
本课程主要探讨美国诗人是如何形象地认识并表现生活,如何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如何用意象展示并深化主题思想。本课程注重美国诗歌发展史、主要诗歌流派、英语诗歌理论及其术语的讲解,使学生在头脑中牢固树立相关的概念,为诗歌批评打下必要的基础。本课程强调美国诗歌精品的艺术价值,优化学生的英语诗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认真琢磨词语的引申义和语音效果,从对字面意思的关注过渡到对比喻和意象的关注以及对抑扬顿挫、节奏和音韵(包括行尾韵和行中韵)的关注,进而不断积累英语诗歌知识,探索美国诗歌发展的轨迹,认清多种诗歌流派代表作的特点,总结诗体和文心的异同。
使用教材:
Baym, Nina et al. (Eds.)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6th ed. Vols. A-E. New York and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2003.
参考书目:
Evans, David Allen. (Ed.) New Voices in American Poetr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Winthrop, 1973.
Faggen, Robert.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Robert Frost.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Greenspan, Ezra.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Walt Whitma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Hart, James 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American Literature. 4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Kuiper, Kathleen et al. (Eds.) Merriam-Webster’s Encyclopedia of Literature. Springfield, Massachusetts: Merriam-Webster, Incorporated, Publishers, 1995.
Martin, Wendy.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mily Dickins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Nadel, Ira B.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zra Poun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Roberts, Philip Davies. How Poetry Works: The Elements of English Poetry.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1991.
Shaw, Harry.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2.
Volpe, Edmond L. et al. (Eds.)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Poetry.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7.
考核方式:
课堂发言占总评成绩的20% ;平时作业占总评成绩的30%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50%。
(三十五)美国小说
课程编号:YYY3062
课程名称:美国小说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熟悉美国文学中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借助小说的发展进程,了解美国历史、文化与文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学生在实际阅读的基础上整体性地把握美国小说的特征,从而更好地进行文本阅读、分析和评价。本课程通过讲座和课堂讨论的形式,要求学生作课堂口头专题发言,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够基本了解美国小说的发展概要;在代表性小说选本的研读过程中发展一定的赏析和研究小说的能力。
本课程将首先明确美国小说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进程,然后以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文本为对象,探讨美国小说的审美观,艺术特点与思想性。本课程将选择浪漫主义时期、批判现实主义时期以及现代阶段的作家作品,并兼顾美国文学的多元化特征进行选读,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在对比中加深认识。
使用教材:
Hawthorne, Nathaniel, The Scarlet Letter Boston : Bedford Books, 1991
Twain, Mark,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New York : Norton, c2001
Fitzgerald, F. S. The Great Gatsby Farmington Hills, MI: Gale Group, c. 2000
Ellison, Ralph Invisible Ma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52
参考书目:
Fiedler Leslie A. Love and Death in the American Novels New York: Criterion Books, 1960
Hoffman, Frederick J. The Twenties: American Writing in the Postwar Decades, New York: Collier Books,1949
Lauter,Paul ed. The Heath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Lexington: D.C. Heath and Company, 1994
Rubinstein, Annette T. American Literature Root and Flower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88
Spiller, Robert E. The Circl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n Essay in Historical Criticism London: Macmillan, 1955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占30%,项目作业和学期论文占70%。
(三十六)十九世纪美国文学
课程编号:YYY3063
课程名称:十九世纪美国文学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19世纪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期,本课程旨在以时间为线索,分三个阶段向学生展示这一重要时期美国文学的瑰丽之美。第一阶段是浪漫主义时期,解读欣赏包括爱默生、梭罗、霍桑、梅尔维尔、惠特曼、爱米丽·狄金森,爱伦·坡等众多经典作家的作品,第二阶段是现实主义时期,马克·吐温的乡土文学、西部幽默、现实批判和亨利·詹姆斯的国际主题、心理现实主义是本阶段重点学习内容,第三阶段是自然主义时期,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克莱恩、诺里斯、德莱塞、杰克·伦敦等作家的创作背景、作品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使用教材:
Baym, Nina, ed. Norton Anthology to American Literature. 6th ed. NY: W. W. Norton & Company, 2002.
Hawthorne, Nathaniel. The Scarlet Letter.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James, Henry. Daisy Miller. Middlesex : Penguin Books Ltd., 1986.
Melville, Herman. Moby Dick. Bantan Books, 1981.
Twain, Mark.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NY: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65.
参考书目:
李宜燮.《美国文学选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30%,学期论文70%。
(三十七) 英语文学创作
课程编号:YYY3051
课程名称:英语文学创作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将英语文学作品阅读和英语文学创作实践结合起来,设立一个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进的起点,引导学生带着创作的任务去阅读,逐步积累英语文学知识,不断提高英语文学鉴赏水平,精读多思勤写,尝试用英语写诗歌、小说、散文或戏剧,在英语文学创作实践中增强思维创造力、艺术想象力和语言表现力。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每周文学试笔的课外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勤奋的英语读写实践开阔自己的文学视野,优化自己的文学审美情趣,提升自己的英语习作的格调和品位。
英语文学创作通常始于名作的阅读、理解和模仿,进而学以致用,自然而然地开阔视野,丰富想象,磨砺思想,陶冶性情,提炼语言,表现人生。本课程不仅体现了英语文学赏析和英语文学创作的结合,还体现了逻辑思维培养和形象思维培养的结合、英语教学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本课程以人文精神为主线,以文学名作为创作指南,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激发学生联想为主要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主要教学目的,帮助学生通过文学阅读、赏析和创作来汲取并吸收丰富的精神营养,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使用教材:
隋刚:《英语诗歌和小说写作指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隋刚:《英语散文和戏剧写作指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目:
Baltensperger, Peter. Inner Journeys: A Guide to Creative Writing. Toronto: Three Trees Press, 1983.
Bogen, Nancy. How to Write Poetry. 3rd ed.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Macmillan Company, 1998.
Doubtfire, Dianne. Creative Writing. London: Hodder Headline Plc., 1996.
Fairfax, John and John Moat. The Way to Write.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1998.
Haven, Kendall. Write Right!: Creative Writing Using Storytelling Techniques. Englewood, Colorado: Teacher Ideas Press, 1999.
Kline, Peter. Playwriting. New York: Richards Rosen Press, Inc., 1970.
Leland, Christopher. The Creative Writer’s Style Guide: Rules and Advice for Writing Fiction and Creative Nonfiction. Cincinnati, Ohio: Writers Digest Books, 2002.
Minot, Stephen. Three Genres: The Writing of Poetry, Fiction, and Drama.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98.
Schaefer, Candace and Rick Diamond. The Creative Writing Guide: Poetry, Literary Nonfiction, Fiction, and Drama.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1998.
Wolf, Robert. Jump Start: How to Write from Everyday Lif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考核方式:
课堂发言占总评成绩的20% ;平时作业占总评成绩的40% ;期末定稿作业占总评成绩的40%。
(三十八) 英美文学流派
课程编号:YYY3054
课程名称:英美文学流派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本科英美文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英美文学的理解,通过对英美主要文学流派的梳理与讲解,使学生能够准确认识英美文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状态,并能就一些经典文学文本形成自己的见解。本课程通过讲座和辅导并进的方式,要求学生课堂参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文学欣赏、评论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高综合性人文素质。
本课程以史为纲,根据英国文学流派和美国文学流派两个基本板块分别加以讲授,英国文学部分将涉及英国文学起源、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文学流派等,涵盖诗歌、小说和戏剧等多种文学形式;美国文学部分将涉及美国文学起源与欧洲文学的关系,美国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以及多元文化下少数族裔文学现状等,每一流派的讲解采取以提纲挈领和经典作品选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课程将论证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如何影响了文学的发展,文学流派的发展之间又具有何种联系,及其对英美现当代文学发展具有何种意义和影响。
使用教材:
罗经国 编著,《新编英国文学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常耀信 著,《美国文学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参考书目:
Allen, Walter The Modern Novel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E. P. Dutton & Co., Inc, 1965
Kartinganer, Donald M. The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72
Lauter,Paul ed. The Heath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Lexington: D.C. Heath and Company, 1994
Rubinstein, Annette T. The Great Tradition of British Literature London: modern Reader Paperbacks,1953
Sowell Thomas Ethnic American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1981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占30%;项目作业和学期论文占70%。
(三十九) 翻译理论导论
课程编号:YYY2071
课程名称:翻译理论导论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主要内容是用理论来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通过一年的翻译教学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翻译理论,教学内容包括介绍我国翻译的历史、发展、现状和前瞻,翻译的标准和原则,翻译家所应具备的素质,英汉语言对比的分析,英语国家文化特点的汉译,直译与意译,以及翻译的基本过程与过程。如:阅读理解原文——通过上下文来理清词义——最后以汉语语言习惯表达原义等,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在词、词组、句子、篇章四个层次上进行翻译实践,除教材外,可适时补充一些适时性强的新材料(如国际时势评论、科技发展动态等),增强学生对翻译理论的理解。
使用教材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
参考书目
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John I. Saeed, Seman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Mona Baker,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
思果:《翻译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四十)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课程编号:YYY2081
课程名称: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教学目的与内容:
鉴于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本课程旨在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修辞、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帮助学生提高英汉双向翻译的水平,要求学生对汉英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和之间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找出其规律,以期达到更有效地从事口笔译的工作。本课程的主要以讲座和讨论的方式授课,本课程内容大致分为四个部分:词汇对比:包括词汇总特征;构词法;词汇语义学对比,语法对比:包括句型对比;时间概念表达对比;句子成分对比,修辞对比:包括夸张手法、委婉手法和逻辑关系表述对比,语篇对比:包括连贯性、思维的逻辑性、文体的多样性对比。
要求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能以论文的形式对英汉语的某一个方面,根据语言学理论进行对比,或通过翻译一篇文章的形式来分析两种语言的特点,以体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使用教材: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John I. Saeed, Semantic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000.
参考书目:
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黄 任,《英语修辞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侯维瑞,《英语语体》,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佐良,《英语文体学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年
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译林出版社,2002年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四十一) 翻译研究方法论
课程编号:YYY2072
课程名称:翻译研究方法论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翻译研究方法论课程主要解析翻译理论家和研究人员的各种翻译理论的探讨和独特的研究方向方法。课程通过归纳和演绎的两个途径向学生推导出各派理论的基点和理论的延伸。学生在明确了翻译研究方法论的基本构成后,将有能力对相关翻译理论的研究方法提出创新的思维见解,从而进一步完善基本理论的构成。
本课程汇集中外各派翻译研究方法名家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对其进行深入详实的对比和讲解。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将基本掌握现代翻译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加以透彻的分析和对比。
参考书目: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巴尔胡达罗夫(蔡毅等译),语言与翻译,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惯,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法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许钧等,当代法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许钧等,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许钧等,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喻云根,英汉对比语言学,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周仪等,翻译与批评,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Bell, R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ies and Practice.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1991
Brislin, Richard W (ed). Translation ---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New York:
Cardner Press Inc. 1976
Gutt, E.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Basil: Blackwell, 1991
Halliday,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mold
Ltd, 1985
Halliday MAK & Has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6
Hickey, Leo (ed).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8
Jin, Di and Nida, E: On Translation 《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 1984
Leech, Geoffrey. Semantics. Suffolk: Richard Clay Ltd, 1881
Mey, J.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1993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Nida, E. 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 Leiden: J.Brill,1964
Nida, E.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7
Nida, Eugene A. & Jan de Waard..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New York: Thomas Inc. 1986
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四十二)文学翻译
课程编号:YYY2043
课程名称:文学翻译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为高级翻译课程,通过对于不同文学文体语篇的翻译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学翻译的过程及方法,以期学生对文学翻译有更深入的认识,为其从事文学翻译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内容包括散文、戏剧、小说的英汉互译,将重点探讨风格和基调把握,对话、人物描写刻画、景物描写、文化、叙事结构等问题。本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系统地接触各体裁文学作品的翻译,了解文学文体的特性、作家风格、翻译对策,对比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本,帮助他们评析翻译作品中的优缺点以及各不同译者的风格和技巧,了解不同时代所采用的不同的翻译理论模式。本课程内容包括:我国文学翻译史略;文学翻译的性质和原则;散文翻译;戏剧翻译;诗歌翻译;小说翻译简论;风格与基调;作者意图的领会与传达;对话的翻译;人物描写的翻译;景物描写的翻译;文化与翻译;佳译赏析;修辞与文学翻译。
使用教材:
张今,《文学翻译原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参考书目:
郭延礼,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外语类核心期刊刊登的文学翻译论文.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四十三)语篇与翻译
课程编号:YYY2082
课程名称:语篇与翻译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语篇翻译旨在拓宽英语翻译专业研究生的翻译研究视野,使之能够从静态视角转向动态视角来研究翻译现象,不再把翻译看作是一种以文本形式出现的静态终端产品,而是一种动态的跨文化交际过程,其次,《语篇翻译课程》希望能够丰富选修本课程的学生的翻译理论素养,逐步掌握语篇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从语篇翻译学的角度认识和从事翻译活动,以便在毕业后能够运用于翻译实践之中。
本课程从翻译研究的相关性、层次性和适存性等三个方面论述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性质以及对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借用;阐述语篇翻译理论,其中包括语篇翻译的标准、语篇的层次性、语篇的类型、语篇的功能、语篇的语域、语篇的语境、语篇的衔接性和连贯性、语篇的结构以及语篇翻译的策略等。
课程教材:自编
参考书目:
Basil Hatim.《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1年4月
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1月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四十四)翻译(1):英译汉
课程编号:YYY3061
课程名称:翻译(1):英译汉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基于翻译理论向学生传授英译中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技巧的运用,学生在一学期的学习中将学习散文,短篇,小说和时文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相关知识,课程还向学生介绍翻译理论家的翻译模式和名篇欣赏解析,通过对各派理论的解析和实践的练习,学生将较为详细地掌握理论知识和翻译实践的的基本技巧,学生将清楚地了解译文的再创作过程并熟练地翻译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找出自己在译文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进行课堂讲解和评注,最后由学生总结该译文创作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步骤。
使用教材:
陈 新,英汉文体翻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80
古今明,英汉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参考文献:
黄雨石,英汉文学翻译,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
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李运兴,英汉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刘重德,英汉语比较与翻译,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
杨莉藜,英汉互译教程(1)(2),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Katan, David. Translating Cultures-An Introduction for Translators, Interpreters and Mediators.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
Gutt,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
Nida, Eugene.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3
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
Hatim, Basi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
Pinkham, Joan.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3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70%。
(四十五)翻译(2):汉译英
课程编号:YYY3072
课程名称:翻译(2):汉译英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翻译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中译英过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步骤,学生在一学期的学习中将接触到各类题材和体裁的中文作品,并将学习到相关的中译英翻译理论和实际操作技巧,学生在翻译(1)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词汇,句法,文体,背景知识等方面深入学习中译英的再创作过程,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应用文章的翻译技巧,为未来的实际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使用所学的翻译理论知识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从而丰富积累自己的感性知识,本课程还要求学生不断学习完善各种翻译理论和实际操作技巧,通过课程的讲授,练习,讨论和宣讲,总结出解决译文处理过程中的难点,使学生真正学习的到中译英译文处理的理论知识运用和实际翻译的技巧。
使用教材:
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黄雨石,英汉文学翻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
参考书目:
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居祖纯,汉英语篇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孙海晨,汉译英实用技能训练, 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
王大伟,现代汉英翻译技巧,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杨莉藜,英汉互译教程 (1)(2),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陈文伯,译艺-英汉汉英双向笔译,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4
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
Katan, David. Translating Cultures-An Introduction for Translators, Interpreters and Mediators.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
Gutt,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
Nida, Eugene.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3
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
Hatim, Basi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
Pinkham, Joan.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5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3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70%。
(四十六)语用与翻译
课程编号:YYY3073
课程名称:语用与翻译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语用学理论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在翻译创造的全过程中,翻译者和翻译的实际运作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诸多语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从而能够深刻地认识到语用学理论对翻译实际运作和翻译研究的启示,并能够运用语用学研究的科研成果来指导和探讨翻译活动,以提高自身的翻译操作能力和翻译研究的水平。本课程以讲座为授课形式,以实例分析为手段,要求学生课下阅读,课上讨论并作专题发言,从语用学这一全新的视角对翻译研究进行探索。
本课程首先介绍语用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语用学研究的大致范围。然后介绍微观语用学(如:会话含意、言语行为理论、指称和指示语等)和宏观语用学(研究社会—文化层面对语言运用者言语运用的宏观调控中所体现的语用问题),进而探讨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输出以及语用翻译实际操作的启示(诸如如何解决翻译操作中所涉及到的理解问题和重构问题、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以及原作的语用意义的传达及其在译作中的得失问题等等,从而获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用对等”),从不同侧面研究语用学原则在各类文本翻译中的实际运用。
使用教材:
Hickey,Leo (ed).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参考书目:
Gutt,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Mey, J.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30%;项目作业和学期论文70%
(四十七)实用功能翻译
课程编号:YYY3082
课程名称:实用功能翻译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翻译理论在实际运用中的运行机制和转译过程,使学生通过对实用功能理论的研究和使用,更为真实地表达双语互译中的行业性和特殊性,从而诠释译者的功能语言语境和其要表述的目的, 提高译文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本课程以讲座与小组辅导为主要途径,并要求学生定期作口头专题发言。通过本课的讲授,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实用功能翻译理论和具体的翻译技巧。
本课程主要论述功能翻译理论与实践转换过程中的转译步骤,课程要求学生对语言和语境本身进行透彻的研究,将语言形式的选择与社会情景相结合,使译文符合社会习性并增强翻译文体的使用效果性和实用价值。使学生从功能翻译的角度出发,联系语言和社会的发展,研究语言自身功能与语言结构间的关系演变和派生,融合意念,功能途径和交际途径,增强功能翻译理论与实践操作的互补性,最终使学生掌握实用功能翻译理论在实际翻译中的使用规律和对译文的指导。
使用教材:
Pinkham, Joan. (2000)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Toury, Gideon. (2001)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Nida, Eugene. (2004)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参考书目:
Reiss, Katharina. (2004) 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Fiske, John. (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Liu Biqing. (2003)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Series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占30%, 项目作业和学期论文占70%。
(四十八)英汉交替口译
课程编号:YYY3083
课程名称:英汉交替口译
学分:2
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本科阶段所学的听力和口语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交替口译技巧,如:听力、短时记忆、数字传译、复述性传译、笔记能力、双语讲演能力等。要求学生经过译前短期准备,能在导游、座谈、采访以及小型研讨会上迅速、流利、准确地口译非专业性内容。信息准确率不低于80%。、
《英汉交替口译》以概论为先导,主要介绍 “如何进行规范的口译”,“合格的口译译员应具备何种条件”,“口笔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等问题。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训练学生的双语听、说能力:如听辨、记录、复述、演讲、辩论等。所选教材都是模拟国际研讨会上及电视采访中的发言或评论,口语色彩浓厚,适合做口译教材。教学内容以目前大众经常讨论的社会问题为主,如科普、环保、人口、健身、企业管理、妇女与家庭等。相关的视听材料还包括中国与英语国家的经济动态、政治、贸易、军事、外交、人权等方面。第二阶段,以模拟口译练习为主,内容包括:数字练习,礼节性外交讲演,饮食习惯,教育,商贸,妇女与家庭,世界名城简介,法制。在此阶段,教师根据语言学基础理论,穿插介绍中英语言特点,如:汉语重概括;英语重具体,汉语重意念;英语重形式等,同时介绍中西文化和交际方面的差异。
使用教材:
王逢鑫,《汉英口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李孚声,《英汉口译教程》,待出版,2003年。
参考书目:
鲍 刚,《口译理论概述》,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年。
梅德明,《口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钟述孔,《使用口译手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
李长栓,《汉英口译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吴 冰,《大学英语口译(汉英)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年。
王大伟,《现场汉英口译技巧与评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占30%, 学期考试占70%
(四十九)语义学理论与翻译
课程编号:YYY3064
课程名称:语义学理论与翻译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翻译的本质在于翻译意义。语言是一个结构合成,一个意义综合的符号系统,加上社会惯例、文化背景及语境的介入,语言的意义十分复杂。本课旨在从各个方面与层次:音素、语法、逻辑、哲学、认知、功能以及文体学、社会学、人类学、符号学、心理学等方面全面讨论语义学理论,分析意义的本质,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作者意义并将该意义忠实地再现于译文中。
本课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语用学中四种重要的研究理论,即符号论、所指论、再现论、运用论,从哲学、心理学及语言学的观点揭示意义产生的本质与来源及其对翻译理论的重要指导意义。第二部分论述语义学翻译理论的概念及优点。然后以字、句、话语、篇章作为意义承载单位,通过语义翻译理论解读原文的意义并将其忠实地再现与译文之中。
使用教材:
Li, Fuyin & Kuiper, K. (1999) Semantics: A Course Book.
Lyons, John: (1999) 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参考书目:
卡特福德,(穆雷译,1997)《翻译的语用学理论》
胡壮麟,(2000)《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黄国文,(1997)《语篇分析概要》
王逢鑫,(2003)《英汉比较语义学》
伍光谦,(1997)《语义学导论》
Saeed , John. (2000) Semantics.
Yule, George. (2000) Pragmatics.
考核方式:
期中论文占40%,期末论文60%。
(五十)翻译的文化兼容
课程编号:YYY3071
课程名称:翻译的文化兼容
学分:2
教学目的与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关联因素及对译文的影响,使学生通过对文化关联的探讨和兼容性的使用,更恰如其分地反映译者本来旨意。课程要求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准确详实地体现译文的原创性和文化关联。本课程以讲座与小组辅导为主要途径,并要求学生定期作口头专题发言。通过本课的讲授,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翻译再创作中的文化关联要素和对译文的影响。
本课程主要解决翻译理论与实践讲述中的文化关联和兼容性,探讨翻译的主体操作人在文字转换过程中的对文化关联尺度的探究和掌握。课程结合各种文化翻译理论对译文的实际转换过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批评性的研究,使学生了解文化关联理论的历史发展和其实际的运用,较完善地理解不同时期的题材和体裁的原著及其文化的关联演绎。课程培养学生通过对翻译的认知和实际的文字转换,证明文化关联在翻译理论与实践操作中的使用价值和实际操作性。最终推动学生对语言文化原旨的研究和深入的掌握。
使用教材:
Gutt, Ernst-August. (2004)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
Katan, David. (2004) Translating Cultures-An Introduction for Translators.
Hatin, Basil (2001)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
参考书目:
Hermans, Theo. (2004) Translation Systems-Description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
Wilss, Walfram. ((2001)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
Gentzler, Edwin. (2004)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Nida, Eugene. (1993)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考核方式:
课堂专题发言占30%, 项目作业和学期论文占70%。
相关话题/英语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郎建国
    1.郎建国性别:男职称:副教授职位:教研室主任通讯地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联系电话:65778316电子邮箱:ljg@bisu.edu.cn2.教育与工作经历:1985.91989.7在山西师范大学外语系读英语本科1993.91996.2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读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3-10-06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永厚
    刘永厚:男,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人类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曾短期访学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中国社会语言学学会会员。2003年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工作至今。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语言学、会话分析、语用学。先后在JournalofPragm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3-10-06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晓华
    王晓华:女,副教授,硕士导师,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曾访学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至今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外语教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山东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教学论文8篇。此外,参与译著一部,参编教材一套。曾参与李美霞教授主持的北京市教委重点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3-10-06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欣然
    杨欣然: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和文学双硕士。曾访学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二语习得,特别是二语写作,语篇分析及语言测试等。曾主持和参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多项科研和教学教改项目,已在《中国外语》、《现代外语》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合著专著《二语写作教师反馈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3-10-06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闫嵘
    闫嵘:男,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北京市中青年学术骨干。2002-2008年期间曾先后访学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西蒙福里泽大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2009年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美国俄亥俄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并获得博士后留学资格证书。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语言学、第二语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3-10-06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伏力
    伏力: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教育学院授予的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2006年被聘任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副教授,2007年被聘任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在本科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3-10-06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汪红
    汪红: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本科高年级主干课程教学与研究、研究生课程《第二语言研究方法》、《语用学》、《语言测试》的教学。主要研究兴趣为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英语教学。曾访学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英国班戈大学。已发表论文《从源头抓起如何看待实证研究的科学性》、《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3-10-06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伟
    王伟出生年月:197901籍贯:上海市徐汇区最后学历学位:博士专业、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与翻译学方向授予时间:2008年6月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职称:副教授授予时间:2010年12月授予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龄:11年主讲课程:汉英对比与翻译(本科),文体与翻译(本科),翻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3-10-06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宁
    李宁,女,1978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典籍翻译与译学研究入职以来主要学术成果专著论文类:1.参编《中国译学大辞典》,主要撰稿人之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2.《福乐智慧》英译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8月。3.ISBN:978-7-105-110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3-10-06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阿英
    刘阿英: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66年生于河南省郑州市,1987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经济管理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5-1996年赴美国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深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主修第二语言习得、教育心理学、跨文化、翻译等。1987年毕业留校工作至今。主要讲授课程如下:英译汉、汉译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