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永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8

教师姓名:李永
出生日期:1972年2月
所在学科: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
邮箱:yongli@bit.edu.cn
通讯地址:
邮编:
教育经历   1998年9月-2001年8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博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995年9月-1998年7月 洛阳工学院,机械设计系,硕士,
  1989年9月-1993年7月 洛阳工学院,机械设计系,学士

工作经历   2004年5月-现在 北京理工大学 力学系 教师
  2015年8月-2016年8月美国,休斯敦大学,自然科学与数学学院
   美国德克萨斯超导研究中心TcSUH,访问
  2001年8月- 2004年5月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
  1993年8月- 1995年7月 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集团 技术员

主要研究领域   1.新能源车辆与智能交通动力学
  新能源车辆与智能电动车辆电驱动、电传动、制动与转向系统嵌入式芯片技术、硬件在环实验、台架实验、整车实验和外场实验(如中国黑河冬季车辆实验场),无人-自动驾驶智能车辆动力学,智能车辆驾驶-转向机器人控制,电动车辆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控制,自适应巡航系统、惯性导航定位系统、自动变速系统控制等;电动车辆电池-电机-电控动力学,智能车辆稳定控制-姿态控制-再生控制硬件系统。嵌入式技术、芯片技术和单片机技术用于电控雷达/电池管理/转向系统//变速系统/LED系统等。嵌入式芯片关键技术和单片机智能控制技术。
  新能源/电动飞行器动力学,飞行器电驱动/稳定技术;自动驾驶-智能月球/火星车动力学。
  新能源车辆与智能交通动力学控制的2部专著均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2017年,本人获得北京理工大学学术著作的科研成果奖励。
  2.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新能源动力电池力学
  电动车辆动力电池与新能源车辆燃料电池动力学,锂离子/锂硫/锂空气电池结构稳定与动力学控制,金属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石墨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新型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高循环倍率和大容量动力电池;飞行器电源力学,飞行器动力锂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无线/太阳能/压电/压磁的充电技术。近年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4项。
  在以上研究领域,近3年,本人作为第一作者并且是通讯作者,以北京理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并且是通讯署名单位,在SCI一区Top期刊RSER发表优秀论文11篇,影响因子共计88.55。本人2016和2017年连续2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SCI一区优秀论文的科研成果奖励。中国科学院SCI一区是影响因子在全球该学科领域排名前5%的顶级期刊,RSER在全球可持续科学期刊中排名第2,在全球能源期刊中排名第5。 其中,根据基本科指标数据库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2017年,本人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 Top 1% Papers)。ESI高被引论文是指过去10年中所发表的,在统计时间点,被引用次数在同年同学科达到该学科全球前1%的论文。根据对应领域和出版年中的高引用阈值,到 2017年九月/十月为止,本高被引论文受到引用的次数已将其归入该学科全球学术领域中同年最优秀的前1% 之列。根据爱思唯尔提供的信息,另1篇论文入选爱思唯尔能源与地球科学领域2014年以来最受欢迎的中国作者论文(Top 10 most popular articles),该论文被下载4736次,被引用33次。
  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和主持完成了10 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清华大学委托项目、北京理工大学创新计划国际合作专项等项目的研究工作。科研项目为研究生提供科研和学术平台,为研究生提供电动车辆嵌入式硬件技术、智能芯片技术和无人驾驶车辆单片机智能硬件系统,为研究生提供智能车辆整车仿真软件环境系统和外场实验等。并指导嵌入式-芯片-单片机技术等电动车辆控制硬件系统的关键技术,受到研究生的欢迎。
  近年来主持的代表性科研项目,这些项目全都列入北京理工大学正式科研计划。
  1.新能源电池与制动能量回收结构的力学-化学耦合技术, 2016-2018,项目负责人
  2.新能源锂电池电极力学耦合损伤机理研究,2017-2018,项目负责人
  3.电动车辆操纵稳定性与动力电池的耦合控制研究, 2017-2020,项目负责人
  4.电动车辆振动-模态-能量供应系统的耦合动力学研究,2017-2019,项目负责人
  5.新能源车辆传动-转向-能量动力系统的耦合控制研究,2017-2019,项目负责人

获奖情况   本人作为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以北京理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和通讯署名单位的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2016年,本人获得北京理工大学SCI一区优秀论文的科研成果奖励。
  2017年,本人获得北京理工大学SCI一区优秀论文的科研成果奖励。
  2017年,本人获得北京理工大学学术著作的科研成果奖励。

社会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抽样项目会议评审专家
  国家工业强基工程会议评标专家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通讯评审专家;
  SCI一区Top期刊Renew Sustain Energy Rev杰出评审(Outstanding Reviewer);
  SCI一区Top期刊Energy的Recognized reviewer;
  SCI一区Top期刊Energy convers manage的Recognized reviewer。

教学工作   指导研究生12名(包括力学专业和航天工程专业)。
  近年出版教材
  《工程热力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工科类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近年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生《工程热力学B》,《复合材料基础》;
  硕士生《模态分析》,《随机振动》;
  博士生《近代控制理论》。

近年来主要发表论文   代表性著作,近年来,本人作为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以北京理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和通讯署名单位的代表性著作。
  
  1)《新能源车辆电驱动-能量传输系统建模、仿真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选题号171907,出版合同已签,2018将出版
  2)《工程热力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工科类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3)《电动车辆能量转换与回收技术》,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4)《新能源车辆储能与控制技术》,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5)《车辆稳定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6)《非均质材料电磁力学与功能设计》,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0
  7)《车辆电子电磁器件力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8)《车辆制动系统电磁动力学与耦合控制》,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代表性论文,近年来,本人作为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以北京理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和通讯署名单位的发表论文,*为通讯作者。RSER为中国科学院SCI一区Top期刊,其影响因子为在全球该学科领域排名前5%的顶级期刊,RSER在全球可持续科学期刊中排名第2,在全球能源期刊中排名第5。ESI高被引论文是指过去10年中所发表的,在统计时间点,被引用次数在同年同学科达到该学科全球前1%的论文
  
  1)Y Li*, J Yang, J Song. Efficient storage mechanisms and heterogeneous structures for building better next-generation lithium rechargeable batteries. Renew Sustain Energy Rev 2017;79: 1503-1512. (SCI一区,IF 8.05 , Top)
  2)Y Li*, J Yang, J Song. Design structure model and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y for rechargeable battery towards greener and more sustainable electric vehicle. Renew Sustain Energy Rev, 2017; 74:19-25 (SCI一区,IF 8.05, Top )
  3)Y Li*, J Yang, J Song. Design principles and energy system scale analysis technologies of new lithium-ion and aluminum-ion batteries for sustainable energy electric vehicles. Renew Sustain Energy Rev, 2017; 71:645-651, (SCI一区,IF 8.05,Top )
  4)Y Li*, J Yang, J Song. Nano energy system model and nanoscale effect of graphene battery in renewable energy electric vehicle. Renew Sustain Energy Rev,2017; 69:652-663 (SCI一区,IF 8.05, Top )
  5)Y Li*, J Yang, J Song. Structure models and nano energy system design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in electric energy vehicles. Renew Sustain Energy Rev, 2017; 67:160-172 ( ESI高被引论文,根据对应领域和出版年中的高引用阈值,到 2017年九月/十月为止,本高被引论文受到引用的次数已将其归入该学科全球学术领域中同年最优秀的前1% 之列。SCI一区,IF 8.05, Top)
  6)Y Li*, J Yang, J Song. Structural model, size effect and nano-energy system design for more sustainable energy of solid state automotive battery. Renew Sustain Energy Rev, 2016; 65:685-697(SCI一区,IF 8.05, Top )
  7)Y Li*, J Yang, J Song. Nano-energy system coupling model and failure characterization of lithium ion battery electrode in electric energy vehicles. Renew Sustain Energy Rev, 2016; 54:1250-1261(SCI一区,IF 8.05 , Top)
  8)Y Li*, J Yang, J Song. Electromagnetic effects and design of control systems for lithium batteries with gradient structure in sustainable vehicles. Renew Sustain Energy Rev, 2015;52: 842-851(SCI一区,IF 8.05 , Top)
  9)Y Li*, J Yang, J Song. Microscale characterization of coupled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graded materials in lithium batteries of electric vehicles. Renew Sustain Energy Rev, 2015; 50: 1445–1461(SCI一区,IF 8.05 , Top)
  10)Y Li*, J Song, J Yang. Graphene models and nano-scale characterization technologies for fuel cell vehicle electrodes. Renew Sustain Energy Rev, 2015; 42: 66–77(SCI一区,IF 8.05 , Top)
  11)Y Li*, J Song, J Yang. A review on structure model and energy system design of lithium-ion battery in renewable energy vehicle. Renew Sustain Energy Rev, 2014; 37: 627-633(SCI一区,IF 8.05 , Top)
  12)Y Li*, J Song, J Yang.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and service life of batteries membrane of new energy automotive. Chin Sci Bull, 2012; 57(32): 4153-4159 ( SCI )
  
发明专利,近年来,本人作为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以北京理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和通讯署名单位的代表性授权发明专利。 
  1)梯度介质声波阻抗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 授权日期, 2013.3.13,发明专利: ZL2.2
  2)一种梯度物理波透波材料, 授权日期, 2013.3.13,发明专利:ZL4.5
  3)一种梯度多铁材料及其制法, 授权日期, 2012.12.19, 发明专利:ZL1.8
  4)梯度复合材料在热力电磁耦合作用下的损伤测试系统,授权日期, 2012.6.6,发明专利:ZL6.7





相关话题/北京理工大学 宇航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广彦
    教师姓名:刘广彦出生日期:1977.8所在学科:结构与材料力学职称:副教授联系电话:邮箱:gliu@bit.edu.cn通讯地址: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力学系邮编:100081教育经历  2003-2008,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  2000-2003,西安交通大学固体力学系,硕士.  1996-2000,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本科.工作经历  2012-至今,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副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
  •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刘
    教师姓名:刘刘出生日期:1976.9所在学科:结构与材料力学职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联系电话:**邮箱:liuliu@bit.edu.cn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宇航大楼206邮编:100081教育经历  2001.8~2006.8: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航空与宇航工程专业,博士  1998.8~2001.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硕士  1994.8~1998.4:北京航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
  •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海燕
    教师姓名:刘海燕出生日期:所在学科:职称:副教授联系电话:邮箱:hyliu@bit.edu.cn通讯地址:邮编:教育经历1981年08月----1985年07月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本科学历1985年08月----1987年06月吉林工业大学数理系,计算力学专业,研究生学历2000年09月----2007年09月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学技术学院力学工程系,工程力学专业,博士学历工作经历1994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
  •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尚玫
    教师姓名:尚玫出生日期:所在学科:职称:副教授联系电话:邮箱:shangmei@bit.edu.cn通讯地址:邮编:教育经历1981.09-1985.07: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应用物理专业读书(本科生)1985.09-1988.07:大连理工大学力学系实验力学专业读书(硕士研究生)1996.03-1999.03:北京理工大学力学系应用数学专业读书(博士研究生)工作经历1988.07-1996.03: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
  •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晓宁
    教师姓名:刘晓宁出生日期:所在学科:职称:副教授联系电话:(系干事)邮箱:liuxn@bit.edu.cn通讯地址:邮编:教育经历1993年.9月----1997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学历1997年.9月----2000年.2月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硕士学历2000年.9月----2003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历工作经历2003年9月至今北京理工大学,讲师,副教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
  •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于洋
    教师姓名:于洋出生日期:1979.07所在学科:力学职称:副教授联系电话:**邮箱:yuyang08@bit.edu.cn通讯地址: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力学系邮编:100081教育经历  1998年09月----2002年07月天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学士  2002年09月----2007年07月清华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硕士、博士工作经历  2007年09月----2008年09月澳大利亚Monash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
  •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秀峰
    教师姓名:杨秀峰出生日期:1985.06.01所在学科:流体力学职称:预聘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导联系电话:邮箱:xyang@bit.edu.cn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邮编:100081教育经历  2002.09–2006.07吉林大学工程力学工学学士  2006.09–2011.07中国科学院流体力学理学博士工作经历  2011.07–2016.04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
  •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希淑
    教师姓名:赵希淑出生日期:所在学科:职称:副教授联系电话:(系干事)邮箱:xszhao@bit.edu.cn通讯地址:邮编:教育经历1986年9月----1990年7月兰州大学固体力学专业本科学历1990年9月----1993年7月兰州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历1997年.9月----2001年7月中科院力学所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历工作经历1994年7月----1995年6月兰州大学助教1995年7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
  •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凯
    教师姓名:张凯出生日期:1982年11月27日所在学科:力学,固体力学,结构与材料力学方向职称:特聘研究员,博导联系电话:**邮箱:zhangkai@bit.edu.cn通讯地址:宇航学院宇航大楼426室邮编:100081教育经历  2005.9-2011.7,博士,北京大学,固体力学专业  2010.2-2011.11,联合培养博士,英国卡迪夫大学,固体力学专业  2001.9-2005.7,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
  •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颖涛
    教师姓名:赵颖涛出生日期:所在学科:职称:副教授联系电话:邮箱:ytzhao623@bit.edu.cn通讯地址:邮编:教育经历  1994.9~1998.6,北京大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本科学位  1998.9~2004.6,北京大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工作经历  2004.6~2015.7,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系(理学院/宇航学院),讲师  2015.7~至今,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应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