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落实学校部署,全员动员,落细落小
学院党委坚决贯彻学校相关要求,多次开党政联席碰头会讨论本科网络教学问题。学院执行院长也多次召集教学管理人员专题部署工作。在认真学习学校下发方案的基础上,成立了“疫情期间新闻出版学院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新闻出版学院2019-2020学年第2学期延期开学的本科教学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每位教师的职责。
学院充分发动各系部及学院督导教师的作用。刘千桂、张文红、孙万军三位系主任负责审核教学文档、提供教学指导、督导网络教学的任务;胡学亮、丁光梅、李军、吕静薇、侯欣洁五位学院督导教师承担起每日的督查网络教学课堂的任务。各系、各专业召开网络会议,研讨专业课程教学,并就网络教学中的问题充分进行讨论。所有承担课程的教师,都准时提交各种教学文档,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一些年轻的女教师为了上好课,常常等孩子睡后备课到深夜;还有些教师从网络授课小白成为学生喜欢的网络教学大V;教师孙万军克服在国外的时差,坚持为学生网络教学。本学期新闻出版学院共承担81门本科课程,秩序井然,运行良好。
积极探索网络教学模式,科学统筹,提高质量
学院安排吴永凯、胡文学、刘千桂三位老师组成技术保障小组,每人负责一个系,为教师们提供技术指导,热心解决网络教学系统问题,为网络教学保驾护航。
学院还成立了课程教学团队(小组),协同开展网络教学。有的团队属于专业内容+技术支持的组合,有的属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组合。王京山教授组织讲授《传播学》的教师,组成了“传播学教学研究团队”,共同承担全院传播学课程的教学任务;范继忠和宋嘉庚等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形成了《编辑出版史》教学小组;张新华教授和吴永凯副教授组成了《数字出版营销》教学小组,协同探索,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认真准备教学方案、探索合适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教师们开展多种网络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不同教学工具的优势,得到学生高度认可。同学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互动更加频繁,交流更加充分,到课率达到99%以上,远远超过了平时的现场教学。
学院开展两级督导检查,保障教学质量不减。学院充分调动督导教师的积极性,建立了督导价差日报制度和院长抽查制度。督导教师每天结课后汇报本专业授课情况,如利用何种软件、有无视频、有无直播、有无互动交流、有无作业、有无缺勤等,最后由学院教学秘书进行汇总。院长不定期抽查印苑e学堂和QQ群、微信群,并与学生交流,了解网络教学质量。
充分利用外部教学资源,教产学研,资源共享
为适应疫情期间实践教学要求,学院积极与国家级校外实践基地等合作单位联系,先后从网络上进行协同编校、远程操作。与人民邮电出版社合作审校图书3部,与知识产权出版社合作审校图书1部,引进方正公司的网络智能排版系统,协助学生进行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
为拓展网络教学资源,学院还充分利用中国编辑学会丰富的学术和网络教学资源,引进学会最新录制的20余门出版学专业课程。课程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原社长龚莉,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原总编室主任夏利瑛等业界知名专家讲授,课程内容涵盖范围广泛,课程讲解透彻,深入浅出,受到了学院师生的欢迎。

专家授课(左上:郝振省 右上:于殿利 左下:杜贤 右下:夏利瑛)
据统计,目前已有17名教师的25门课程引进了该网络课程,学生报名课次达到2600门次,平均每门网络课程有100余名学生选择。该模式也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中国新闻出版报》对此进行了采访。

师生共同学习
师生共同探索网络教学,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张新华老师表示,循序渐进,渐入佳境。“网络教学对大家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这是我们探索教学改革的一个良机。过去的三周蹒跚学步般成长,未来还得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探索,才能熟练掌握。在蹒跚学步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教育教学的转变,这次转变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仅是教学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方式”的实施,更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考核等更深层次的变化。未来,即使疫情过去,网络教学可能也不会完全退场。”
张聪老师表示,结合疫情,学以致用。“结合当前疫情,我联系清博舆情,争取到业界免费的舆情分析软件资源,通过《舆情分析与应用》课程教学,带领学生参与《雷火明书》舆情报告志愿服务工作,课程学习后,学生普遍反映课程讲解详细,同学互动积极,能够学以致用,授课效果良好。”

张聪带领学生参加雷火志愿者团队进行实践
朱野姮同学表示,线上线下教学,各有所长。“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各有利弊,网络教学可以保存各种资料进行循环学习,但课程中提到的一些名词比较难以理解时,在网络上留言提问就不如在现实课堂上面对面提问讲解的效果好。”
刘仲军同学表示,在部分数字技术型课程上因为方便展示所以网络教学具有优势。但网络授课受限于网络环境,受软件平台和硬件终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综合来看还是不如课堂教学效果好。
杨洁同学表示,虽受疫情影响暂时不能到校上课,但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阅读了多本专业书籍,查阅了大量论文,让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会利用这段时间充实自己,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田新鹏同学表示,网上教学给我新奇、新鲜的感觉,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网络上承载的信息量大,学习资源丰富,共享互动性强,但线上教学最考验的就是我们的自觉性。自律,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希望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我们能学习成长,希望疫情能早日结束,让我们重返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