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校研究生拔尖人才实验班的整体构想和安排,经学校同意,在动画领域与法国高布兰学院合作,实施ATB & 中国高校短片创作计划,采用国外师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暑期课程、短期国际互访结合学术沙龙、参展参赛、国际工作坊、大师创作课、联合项目创作等方式,历时一年,探索动画高端人才培养的崭新培养和教学模式,目标是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动画创新人才和领导者。本年度项目于6月中旬开课,共选拔7名优秀学生参与该项目,坚持“一对多、高水平、以我为主”的发展理念,打造中西融合的研究生层次拔尖培养的“示范区”,以提高学生短片创作能力为着力点,在高平台上以开放性、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构建八小时常规学时内外的人文素养、学科基础、专业拓展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实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中国本土动画人才。


图为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拔尖人才(动画)教学工作会议现场

图为教学工作会议现场针对课程模块的研析
会议中,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表示,此次计划从本科阿达实验班教学改革中提炼发展经验,受到学校各个层面的重视,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次会议则是北京电影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一次创新举措,也是史上首次尝试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北京电影学院向真正的国际化道路迈出的重要一步。因此,希望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起来,珍惜此次机会,保证学习时间,突破语言障碍,在学习创作过程中克服亚洲学生偏于内向的特质,突破自己,张扬个性,展现才华,最终创作出得以代表此届拔尖人才动画短片的高水平作品。
动画学院院长李剑平表示,此次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是北京电影学院各方不断修整方案,努力争取到的结果。希望学生在这一年中,拓宽视野,放眼世界去进行专注的学习,增强文化自信,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构建创作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的信心,成为全体硕士研究生的榜样。研究生院副院长张晓慧表示,人才培养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研究生院将会在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推进的同时,积极在课程设置、学分互换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财务处代表刘运佳老师表示会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思考、完善财务方面的管理,坚定不移的支持北京电影学院的人培培养与学科建设,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搭建国际水平的学术平台,培养出更高质量的复合型电影人才。
动画学院副院长黄勇,研究生院高梦琼,动画学院本科拔尖人才教学团队教师代表刘娴、张丽、陈静晗、何澄、王昊、王玉琴、殷娜等老师依次对此次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希望学生抓住机遇,通过国际化的学习交流,寻找自身的优缺点,同法国高布兰学院、美国南加州大学一样,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准,打造精品,创作代表北京电影学院的优秀作品。
会议最后,拔尖人才培养研究生代表杨青发言,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给予的支持,将会集所有精力,尊师肯学,积极探索,持之以恒,努力创作出能够代表北京电影学院的好作品。

图为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拔尖动画人才教学研讨合影
本次会议明确了研究生动画人才实验班的教学目标,未来将通过在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与成果、国内外教育与行业评价,三个向度上激发研究生拔尖动画人才在艺术创作中国际化意识的表达,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配套措施,凝聚工作合力,全面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
审稿人:WHZ
撰稿人: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