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任安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24

姓名 任安波
职称 特任副研究员
电话 +86-
邮件 renanbo(at)ustc.edu.cn
所属单位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主要专业方向 近现代科技史、科技政策史


个人信息:
任安波,女,湖北武汉人。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近现代科技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2011年7月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访学。
主要学术头衔: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化学化工专业委员会理事。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2008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14年7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毕业(硕博连读),获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07~2017.07清华大学科学科学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2017.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任副研究员。


课题与奖项:
主持的课题:
2020年8月—2020年12月,北京市科协学术类课题“鲍林化学键理论中的思想方法及普及教育研究”(bjkxxs202007),主持人。
2019年5月—2020年5月,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研究”,主持人。
2019年6月—2019年12月,中国科普研究所委托项目 “国外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主要学术平台调研” (190110EZR037),主持人。
2015年11月—2017年7月,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8批面上一等资助课题“行为生态学视角下的学术领地行为研究”(2015M580116),主持人。
2015年3月—2015年12月,北京市科协2015年度重大重点调研项目“北京地区传统科学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研究”,主持人。
2015年3月—2015年12月,北京市科协2015年度沙龙项目“北京地区科学家群体学术生态状况”,主持人。
2011年3月—2012年1月,中国科协2011年度研究生科普研究能力提升类科普研究项目“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相关理念的传播和变异”(2011KPYJD ),主持人。

获奖情况:
2015年第十三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
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
2012年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230026)
办公地点 融合楼117室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 renanbo(at)ustc.edu.cn

代表性期刊文:
·任安波,“新比较观视域下的中国科技体制再研究”,《科技导报》(CSCD),2020年第38卷第19期。
·任安波(第一作者)、叶斌,“我国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的缺失及对策”,《科学与社会》(CSSCI),2020年第10卷第3期。
·侯霁、任安波(通讯作者),“2003~2011年中国科普法规政策与化学普及书籍关系研究”,《化学通报》(CSCD),2019年第82卷第8期。
· 任安波,“青蒿素研究的学术共同体”,《科技导报》, 2015年第33卷第20期。
·任安波(第一作者)、刘磊、刘立:“青少年科学传播方式及其新特点”,《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15年第31卷第5期。
·任安波,“科学家群体研究的七个层面”,《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14年第30卷第5期。
·任安波,“分子论的创立与问题链”,《科技导报》(CSCD), 2010年第28卷第10期。



相关话题/人文 中国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