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唐益明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24

个人信息


姓 名
唐益明
性 别


出生年月
1982
最终学位
博士

毕业学校
合肥工业大学



从事专业
聚类、模糊系统、图像处理、情感计算
职务
情感计算与系统结构研究所党支部书记

所属院系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所在部门
情感计算与先进智能机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职称
副研究员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


E-mail
tym109@sina.com

通讯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丹霞路485号,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邮编
230601


 简历

合肥工业大学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同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粒计算与知识发现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逻辑学会非经典逻辑与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
2015年模糊逻辑与智能计算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主席。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
编委:PLOSONE (SCI)
副主编: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cs
编委:Mathematicsand Computer Science
审稿人:IEEE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InformationSciences,SignalProcessing,计算机学报。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作为骨干成员参与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现已发表(或录用)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高质量论文10余篇。

代表性论著
[1]Yiming Tang, Witold Pedrycz. On the α(u,v)-symmetricimplicational method for R- and (S, N)-i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 Vol. 92, January 2018: 212-231.
[2]Yiming Tang. Variable differently implicational algorithm of fuzzyinference.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Fuzzy Systems, 2015.
[3]Yiming Tang, Xiaoping Liu(刘晓平).Differently implicational universal triple I method of (1, 2, 2)type. Computers &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 2010.
[4]唐益明,刘晓平.二值命题逻辑的无损求解.计算机学报,2013.

唐益明,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同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粒计算与知识发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逻辑学会非经典逻辑与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PLOSONE期刊(SCI)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IEEE会员。2011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有博士后经历。自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加拿大Universityof Alberta(阿尔伯塔大学)从事VisitingProfessor工作。
目前在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机器学习(聚类)、模糊系统、情感计算、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并成为情感计算与先进智能机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的骨干成员。2015年8月,作为组织委员会主席成功举办“2015年模糊逻辑与智能计算学术研讨会”。
现已发表(或录用)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高质量论文10余篇,获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4项。获第二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创新奖一等奖、第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进步奖三等奖、第八届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第15届年会“优秀学生论文”奖、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合肥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合肥工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创新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横向项目等多项项目。
其他个人主页:http://baike.baidu.com/view/**.htm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聚类
作为无监督机器学习的典型方法,主要面向聚类的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及其在大数据、图像处理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开展研究。
2)模糊逻辑与系统
围绕模糊推理、模糊逻辑、模糊系统等的理论及其应用进行探究。
3)图像处理
针对图像质量评价、图像去噪、图像分割、图像分类与识别等关键问题开展理论与应用研究。
4)情感计算
以模糊理论为基础,围绕情感模糊建模、情感识别等科学问题进行研究与开发工作。
5)计算机辅助设计
围绕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协同设计、创新理论开展研究。

 教学工作

讲授本科生课程《编译原理》、《编译技术》、《移动计算及应用开发(Android编程)》、《软件工程》等。
目前已指导本科毕业设计20余名。
目前已指导硕士生12名、工程硕士生7名。
欢迎有读研意向的同学与我联系。
优先选择电子邮件的方式:tym109@sina.com
我的硕士生:
2014级——赵跟陆(已毕业)
2015级——丰刚永(已毕业)
2016级——胡相慧、张有成
2017级——宋小成、陈静静
2018级——夏博文、包光晴、黄佳佳
2019级——潘志富、吴文彬、韩晓鹏

 获奖情况

科研获奖
1)第二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创新奖一等奖
2)第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进步奖三等奖
3)第八届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论文名称:Symmetricimplicational method of fuzzy reasoning. 发表刊物: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
4)第八届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论文名称:Universaltriple I method for fuzzy reasoning and fuzzy controller.发表刊物:IranianJournal of Fuzzy Systems)
5)在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第15届年会(2010年)中,投稿论文“基于R0算子的FMT-泛三I算法的还原性”获“优秀学生论文”奖。
6)在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2008年)中,投稿论文“基于物元网络法的创新推理研究”获“优秀论文”奖。
7)获2011年度合肥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
8)获2008年度合肥工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9)获2008年度合肥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

学术兼职
1)2015年模糊逻辑与智能计算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主席
2)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粗糙集与软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
3)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同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
4)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专业委员会委员
5)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委员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
7)编委:PLOS ONE (SCI)
8)副主编:Journal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cs
9)编委:Mathematicsand Computer Science
10)全国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学术会议(CCSCW)2019程序委员会委员
11)CRSSC-CWI-CGrC 2019程序委员会委员
12)第十五届中国机器学习会议(CCML2015),图像及视频处理分会场主席
13)The 7th Conference 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KnowledgeEngineering (NLPKE2011, 在日本召开)国际会议的SessionChair。
14)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
15)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
16)IEEE会员

评审专家
1)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SCI)
2)Information Sciences (SCI)
3)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SCI)
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SCI)
5)Signal Processing (SCI)
6)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 (SCI)
7)Iranian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 (SCI)
8)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 (SCI)
9)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SCI)
10)InternationalJournal of Cooperative Information Systems (SCI)
11)MathematicalBio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SCI)
12)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EI)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4)计算机学报
15)自动化学报
16)计算机应用
17)全国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

 主要论著

[1]Yiming Tang, Witold Pedrycz.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Through SSIMand Patch for Image Segmentation. Applied Soft Computing. Volume87, February 2020: 1-16.
[2]Yiming Tang, Witold Pedrycz. On Continuity of the Entropy-BasedDifferently Implicational Algorithm. Kybernetika, 2019,55(2):307-336.
[3]Yiming Tang, Xianghui Hu, Witold Pedrycz, Xiaocheng Song.Possibilistic fuzzy clustering with high-density viewpoint.Neurocomputing.Volume 329, 15 February 2019, Pages 407-423.
[4]Yiming Tang, Witold Pedrycz. On the α(u,v)-symmetricimplicational method for R- and (S, N)-i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 Vol. 92, January 2018: 212-231.
[5]Yiming Tang. Fuzzy systems based on universal triple I method andtheir response fun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Technology & Decision Making. 2017, 16(2): 443-471.
[6]Yiming Tang. Variable differently implicational algorithm of fuzzyinference.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Fuzzy Systems, 2015, 28(4):1885–1897.
[7]Yiming Tang. Universal triple I method for fuzzy reasoning andfuzzy controller. Iranian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 2013, 10 (5):1-24.
[8]Yiming Tang, Xuezhi Yang. Symmetric implicational method of fuzzyreaso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 2013,54(8): 1034-1048.
[9]Yiming Tang, et al. Differently implicational α-universal tripleI restriction method of (1, 2, 2) type. Journal of Systems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12, 23(4): 560-573.
[10]Yiming Tang, Xiaoping Liu. Differently implicational universaltriple I method of (1, 2, 2) type. Computers & Mathematicswith Applications, 2010, 59(6): 1965-1984.
[11]唐益明,刘晓平.二值命题逻辑的无损求解.计算机学报,2013, 36(5): 1097-1114.
[12]唐益明,刘晓平.功能树的EFVM求解算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0, 22(9):1578-1586.
[13]刘晓平,唐益明,等.概念设计中基于扩展功能矩阵的功能求解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7, 19(12): 1610-1617.
[14]刘晓平,唐益明,郑利平.复杂系统与复杂系统仿真研究综述.系统仿真学报,2008, 20(23): 6303-6315.
[15]唐益明,刘晓平.与或非功能树的无损简化策略.图学学报,2013, 34(1): 31-40.
[16]唐益明.FMT-泛三I算法的约束度理论.模糊系统与数学,2012, 26(5): 13-20.
[17]唐益明,刘晓平.与或功能树的无损简化方法.图学学报,2012, 33(3): 34-40.
[18]唐益明,刘晓平.与或非功能树的功能集族求解方法.工程图学学报,2011, 32(1): 143-147.
[19]唐益明,刘晓平.基于R0算子的FMT-泛三I算法的还原性.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15届年会,南京,2010:83-87 (该会议的“优秀学生论文”,该届会议仅评出3篇优秀学生论文).
[20]唐益明,等.基于物元网络法的创新推理研究.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763-766. (该会议的“优秀论文”).
[21]唐益明。(1,2,2)型异蕴涵泛三I算法及其应用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年,ISBN978-7-5650-2842-7.










相关话题/合肥工业大学 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