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唐庆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25




唐庆峰
Qingfeng Tang

性别:

单位:
植物保护学院
专业名称: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研究方向:
昆虫与植物互作的化学与分子机理、害虫绿色防控

技术职务:
教授

行政职务:
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

办公电话:


E-mail:
tangqfahau.edu.cn

通讯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邮政编码:
230036




唐庆峰,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1年1月出生,安徽池州人,中共党员;现为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昆虫学系主任,兼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省昆虫学会秘书长、省植保学会副秘书长;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Insects等SCI一区学术期刊审稿专家。2002年6月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毕业;2005年6月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9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9年7月进入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主要从事昆虫与植物互作的化学与分子机理、植物源杀虫剂、害虫绿色防控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2009年8月评聘为讲师,2012年1月评聘为副教授,2016年12月评聘为教授。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昆虫学系(DepartmentofEntomology,UniversityofMarylandatCollegePark,USA)作访问****研究。2013年入选第九批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6年和2019年两次荣获安徽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荣获安徽农业大学优秀本科生导师,2017年荣获中国昆虫学会第四届优秀学会工作者奖,2018年荣获2013-2017年度安徽省科协系统先进个人,2020年安徽农业大学“追梦安农人”。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子课题、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省教育厅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省烟草公司项目、校引进和稳定人才科研基金项目、校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校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等科研和教研项目10余项;并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到目前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阜阳市科技进步奖1项,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优秀科技成果2项,国家专利1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已公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


 主要教学经历与成果
一直从事昆虫学教学和教研工作。主讲《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分子生态学》、《果蔬病虫害防治》、《植保技术推广》、《城市昆虫学》、《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等本科生课程以及《昆虫生理生化》、《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研究进展》、《现代昆虫学专题》、《植物保护研究进展》等研究生课程。主持省级和校级教研项目3项,发表教研论文5篇,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主要研究领域
1、昆虫与植物互作的化学与分子机理;
2、害虫绿色防控。


 主要科研项目
1、玉米象嗅觉相关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功能分析,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9-2021,主持
2、新型高效生物杀虫剂研发(微生物和植物源杀虫活性代谢产物筛选及其表达调控网络改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7-2020,主持
3、安徽省烟草绿色防控重大专项,2017-2020,主持
4、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2016-2017,主持
5、稻麦连作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整体解决方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子课题,2016-2017,主持
6、虫害诱导的稻谷挥发物对米象金小蜂趋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6-2018,主持
7、玉米象幼虫取食诱导的寄主小麦间接防御机制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2014,主持
8、基于近等基因系稻谷脂肪氧化酶-3缺失对储粮害虫的控制效应及机理研究,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1-2013,主持
9、烟草病虫害防治,横向课题,2010年至今,主持


 主要科研成果
1、水稻耐储藏种质发掘关键技术及应用,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2
2、300万条/年麻蜥人工饲养技术应用,阜阳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4
3、烟草病毒病有效防控技术构建与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优秀科技成果,2015
4、全国烟草有害生物调查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优秀科技成果,2016
5、安徽省烟草有害生物调查研究,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


 代表性论文
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草地贪夜蛾对主要杂草的取食适应性. 植物保护学报. 2020, 47(5): 1055-1061.
2、取食玉米不同组织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植物保护. 2020, 46 (1): 24-27.
3、成虫期补充不同营养对草地贪夜蛾繁殖力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20, 46(2): 193-195.
4、草地贪夜蛾对三种杂草的产卵和取食选择性. 植物保护. 2020, 46(4): 181-184.
5、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xpression and Functions of Two Odorant-Binding Proteins of 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 (Coleoptera: Curculionoidea). Insects. 2019,10(11), 409; DOI:10.3390/insects**.
6、Antennal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the maize weevil Sitophilus zeamais: Identification and tissue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candidate odorant‐binding protein genes. Archives of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2019, DOI:10.1002/arch.21542.
7、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Odorant Receptor Protein Genes inSitophilus zeamais(Coleoptera: Curculionoidea) Using RT-qPCR. Neotropical Entomology, 2019, DOI: 10.1007/s13744-019-00671-y.
8、No Effect ofBt-transgenic Rice on the Tritrophic Interaction of the Stored Rice, the Maize WeevilSitophilus Zeamaisand the Parasitoid WaspTheocolax elegans.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DOI :10.1038/s41598-019-40836-8.
9、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a recombinant brassica yellows virus infectingNicotiana tabacum. Interciencia, 2019, 44 (1): 38-42.
10、Sensilla on the Antennal Funiculus of the Maize Weevil, 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 (Coleoptera: Curculionidae): A Morphological Investigation. The Coleopterists Bulletin, 2019, 73(2):443-450. DOI:10.1649/0010-065X-73.2.443.
11、ImmunomodulatoryeffectsofsupercriticalfluidCO2extractsfromfreeze-driedpowderofTenebriomolitorlarvae(yellowmealworm).FoodScienceandTechnology, 2016,36(3):493-498.
12、Olfactory responses of Theocolax elegans (Hymenoptera, Pteromalidae) females to volatilesignals derived from host habitats. Journal of Hymenoptera Research, 2016, 49: 95–109. DOI: 10.3897/JHR.49.7697.
13、Infochemical-mediated preference behavior of the maize weevil, 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 when searching for its hosts. Entomologica Fennica, 2008, 19 (4), 257-267.






相关话题/安徽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