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石建平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24


石建平,1976年生,四川中江人,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获得者,2006年安徽师范大学破格教授, 2010年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4年英国Swansea大学访问****。主要从事信息光学、集成光电子技术研究。
联系方式:jps51062@mail.ahnu.edu.cn
办公室:物电学院三大楼110房间

所受教
· 学士(1999年)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
· 硕士(2002年)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博士(2005年)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职称职位
· 2006年-现在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三级),硕士生导师
主持项目
· 中科院光电所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紫外光子晶体带通滤波器及其在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研究,2016-2017
· 中科院光电所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长焦深超分辨248nm表面等离激元干涉光刻技术研究,2014-2016
· 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择优资助项目,2011-2013
· 高能荷电粒子束辐照非线性光学材料的致损新机理和实验研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10-2012
· 非线性光学材料电子束辐照损伤机理及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2011
研究方向
· 超衍射、超分辨成像技术,利用微纳结构中的SPR效应,实现高分辨集成电路制备技术、光信息处理技术
· 微纳光电子器件设计与应用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共振的新型纳米光子器件及其在生命科学、薄膜科学、电子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
· 光子晶体微结构器件及其应用
讲授课程
· 研究生课程:《集成光电子技术》、《现代光学原理》
· 本科生课程:《信息光学》,《光电子技术与系统》
部分论文
1. Yao M, Zhou F, Shi J, et al. Nanoparticle coupling effect allows enhanced localized field on Au bowl-like pore arrays[J]. Rsc Advances, 2016, 6(36):29958-29962.
2. Man-man Tian , Jia-jia Mi, Jian-ping Shi, , 248 nm imaging photolithography assisted by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interference,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10(1):24-26, 2014
3. Jianping Shi, Yijia Tang, Linli Zhan, Hongjian Liu & Xiaojuan Xie (2011): Theoretical study oninfluence of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on the first-order hyperpolarizability of BBO crystals, Journal of Modern Optics, 59(5):455-459,2012
4. Shi, Jianping; Chen, Xunan,Influence Factors on Shg in PCs Consisting of Centro-Symmetric 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 25(20), pp. 2657-2663 (2011)
5. Huangyuan,Jianping Shi;Songlin Wen; Kexiu Dong; Optical design of 1D-PC polarization filtrs with multi-channel,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0, 6(3): 0187-0191
6. 石建平,董可秀,黄圆等,基于纳米光学天线的扫描近场光学探针研究,光学学报, 2010,30(5):1459-1462
7. 石建平、黄圆、董可秀,一维光子晶体偏振滤波器通道数目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激光,2008,35(s2):158-162
8. 石建平,董可秀,黄圆,杨书容,陈旭南. 全硅光子晶体波导中二次谐波产生及影响因素[J]. 光学学报, 2009, 29(2): 506~510
9. 石建平、陈献忠等,光子晶体器件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微纳电子技术,41(1), 2004
10. 石建平陈旭南等,原子束计算全息原理与实现,物理学报,52(4),2003
发明专利
[1]石建平,查射曦,米佳佳,赵小童,黄万霞.一种新型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生物传感器[P].安徽:CN9.9 ,2015-06-09.
[2]石建平,赵小童,查射曦,吴彬,米佳佳,黄万霞,左则文.原子冷却用二维纳米局域光场的构建系统和方法[P].安徽: CN4.2 ,2015-12-30.
[3]石建平,赵小童,黄万霞,吴彬,左则文.金属薄膜计算全息片的编码方法[P].安徽:CN0.6 ,2016-05-31.
[4]石建平,米佳佳,张青,张颖,姚敏.一种表面等离激元成像光刻结构[P].安徽:CN6.4 ,2013-10-20.
[5]石建平,刘洪建,田曼曼,魏楠楠.一种含金属光子晶体的高效发光二极管[P].安徽:CN9.2 ,2012-11-22.
[6]陈旭南,姚汉民,李展,罗先刚,石建平,陈献忠,陈元培,高洪涛,秦涛.节料型原子束发生器[P].四川: CN**.0,2002-11-26.
[7]陈献忠,姚汉民,陈旭南,石建平,李展,高洪涛,陈元培.一种无掩模纳米图形制作方法及其制作装置[P].四川:CN**.3 ,2002-12-09.
[8]陈旭南,罗先刚,田宏,石建平.一般波长或长波长光接触接近纳米光刻光学装置[P].四川:CN**.3,2003-05-29.
[9]陈旭南,石建平,陈献忠,秦涛.普通光源紧贴式纳米光刻光学装置[P].四川:CN7.7,2003-10-15.
[10]陈献忠,姚汉民,陈旭南,石建平,陈元培.一种用原子光刻技术制作高密度纳米结构的方法[P].四川:CN1.3,2003-10-15.
[11]秦涛,陈旭南,石建平,陈献忠.亚波长光栅导模共振防伪商标及其制作方法[P].四川:CN9.X,2003-12-19.
[12]陈旭南,罗先刚,余国彬,石建平,李海颖.深紫外投影光刻物镜[P].四川:CN0.1,2005-02-07.
[13]罗先刚,陈旭南,李海颖,石建平,杜春雷.基于等离子波的纳米光刻光学装置[P].四川:CN1.7 ,2005-06-21.
[14]石建平,陈旭南,罗先刚.一种连续光束线性材料光子晶体倍频器[P].四川:CN5.3 ,2004-06-22.
[15]石建平,陈旭南,罗先刚.脉冲激光线性材料光子晶体倍频器[P].四川:CN9.6 ,2004-09-09.
[16]石建平,罗先刚,陈旭南,李海颖.反射式周期性微纳结构的带隙特性测量装置[P].四川:CN0.6,2004-12-02.
[17]石建平,唐义甲,詹伶俐,刘洪建.一种入射功率连续可调的辐照样品倍频实验装置[P].安徽:CN5.2 ,2011-06-02.
[18]石建平,崔执凤,黄圆,董可秀.非线性光学材料电子束辐照下非线性系数的计算方法[P].安徽:CN1.2 ,2007-11-06.
[19]石建平,董可秀,文送林,黄圆.一种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近场光学探针[P].安徽: CN2.7,2008-12-30.
[20]石建平,文送林,董可秀.一种辐照样品非线性系数测量装置[P].安徽:CN8.X,2009-07-10.
[21]陈旭南,姚汉民,罗先刚,康西巧,石建平.超分辨力投影光刻物镜[P].四川:CN**.9,2001-05-16.
[22]石建平,陈旭南,罗先刚,高洪涛,陈献忠.制作超微细图形的装置[P].四川: CN**.9,2001-08-20.
[23]陈旭南,康西巧,罗先刚,石建平.光刻成像滤波装置[P].四川:CN**.9 ,2001-05-16.
实用新型专利
[1]石建平,查射曦,米佳佳,赵小童,黄万霞.一种新型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生物传感器[P].安徽:CN5.4 ,2015-06-09.
[2]石建平,赵小童,查射曦,吴彬,米佳佳,黄万霞,左则文.原子冷却用二维纳米局域光场的构建系统[P].安徽:CN1.6 ,2015-12-30.
[3]董可秀,汪俊,张阳熠,程学彩,石建平.一种用于日盲紫外探测的雪崩光电二极管[P].安徽:CN5.5 ,2014-09-24.
[4]石建平,米佳佳,张青,张颖,姚敏.一种表面等离激元成像光刻结构[P].安徽:CN9.5 ,2013-10-20.
[5]石建平,米佳佳,姚敏,张青,张颖.一种防跌落雨水井[P].安徽:CN0.9,2013-10-31.
[6]石建平,刘洪建,田曼曼,魏楠楠.一种含金属光子晶体的高效发光二极管[P].安徽:CN3.6 ,2012-11-22.
[7]谢小娟,石建平,冯友宏,何国栋.一种新型手机保护壳[P].安徽:CN9.9 ,2013-02-04.
[8]石建平,唐义甲,詹伶俐,刘洪建.一种入射功率连续可调的辐照样品倍频实验装置[P].安徽:CN3.5,2011-06-02.


相关话题/安徽师范大学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