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会计硕士】9月当自强,说点贫民主义的复习经验

安徽财经大学 /2014-04-02

 明天就要开学了,我等的死去活来的研一。终于当一切可以结束并重新开始之前,我回到自己的家,我回去了属于自己气息的小城。去过了过去的公园与广场,辗转来到风风火火的街边的大排档,四十块钱的三盘炒菜一瓶啤酒一盆汤,汽车后视镜贴着胳膊擦过摇晃。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夜晚,整个城市燃烧着香烟和愚昧。街道自顾自地乱糟糟,任性排列的地摊伴着随意延延而伸的街道漫过整个城市,小贩陈列着与世无争看破红尘的表情。整个城市的散漫和凌乱,自成一派的惹人回味。但我知道,明天我就要离开这里了。

  九月已至,意味着郭四娘笔下的那种“每天消耗掉1000ML的雪碧,以此与发了疯日益飙升的气温抗衡”的日子已然落幕,静待下一圈轮回。
 
  但夏天,确确实实是要走了。
  所以如果不呻吟一下,我要怎样对得起自己对夏天的一往情深。
  喜欢夏天,骨子里来说,是喜欢一种随意。在夏天来临的时候,一天会显得,很漫长。而在这样漫长的一天里,你可以随意而迅速的穿好衣服,而不是像冬天里连起床都是那样一件伤感的事;在这样漫长的一天里,时间变得微不足道,因为它拉的足够长,所以你可以在任何一个钟点做任何的事。你可以5点钟就醒来并且发现天气不冷太阳已在,世界不黑不寂寞;你可以在上午10点钟的时候昏昏睡去一觉到下午3点并发现一天还是绰绰有余;你可以在10夜里十点去吃大排档因为可能你凌晨之前根本不想睡觉;你可以半夜两三点醒过来看书上网发短信因为你会发现在夏天的夜晚里点亮一盏灯的感觉是瞬间营造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
 
  本来,9月在我们的记忆里,应该是属于新的学习的,而对于考研的你,这一次换成了复习。复而不止的练习。
  孤独,是患一场翻过来死过去的病痛。考研也是。
  所以,事到如今,你还是那样的不怕死么?是的话,现在开始,是时候去反击考研给你带来的患痒了。你需要加倍去努力并且无所畏惧。It‘s not about glory,It‘s about revenge。
  上一篇我们讲到了8月份你需要做的事情,所以你们都完成了么?也就是结束掉分册和80篇。最新的情况是今年考研要提前20天的样子,所以抓紧学习更是刻不容缓的义务。
 
  英语部分
  9月开始你的任务就已经自动更新为英语一真题了。推荐黄皮书或诸如此类。很多人会说英语二和英语一不是一个套路,没有必要去用英语一。但我感觉是不可以这样想的。这样想,很大程度上是潜意识里想要躲懒。
 
  首先,即便英语二和英语一有所区别,但是英语一的真题,在难度上有所挑战在,在质量上值得信赖,在内容上可以参考,所以,这是提升你英语等级的最佳素材。另外,有些不幸的方面是,英语二的阅读理解正在像英语一的风格靠拢,不信可以参考去年的英语二考题,在内容上摒弃了原先的局限在经济和人文方面的内容,在问题上也更加迷离迂回,真的是有着英语一的风格的。而且最大的不幸运在于,去年英语二的完形填空部分也比往年的让人头疼,所以英语一的高质量的题目是你必须去锻炼的。所以我的观点是,我们并不真的在乎英语一跟英语二有没有区别,我们更在关注的应该是英语一对于自己英语level的拔高和固定。
  当然英语二为了与英语一区别开来,它的招牌就是图表作文,当然我并不是在此猜测今年还会考图表文。图标文就我而言,是英语二中难度超过英语一的部分。
 
  英语一的文字素材作文或者漫画作文,你需要具有描述和评价的能力。但是这种描述和评价的文字,具有开放性,你可以用自己舒服的说法去描述,然后按照一个比较直观的观点去评价。而英语二的图标文,首先就必然要求着“你需要严谨地描绘出图表的现象,包括趋势、数值、比例,而其中年份的跨度和主体的描述更是会让你倍加斟酌。而在描述之后,你需要的是去分析这一数据的能力,这对个人的知识面和联想能力是个极大的考验,比如去年的题目,你就需要知道为什么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心理,或者更前年的,你需要知道为什么汽车的销售情况有所变化。这不仅对你英语能力有所要求,对你学科外知识的也是一种征求。”
  所以作文部分是你尤其需要注意的。但现在不必急于这一步,现阶段搞好阅读理解才是要紧事。当然你也可以做些什么,比如练一练常见的三段论作文,或者积累一些其他可能考到的文章类型,当然最好背一背各种类型的小作文(也就是各种信件)。
  同样,英语一真题的使用方法跟我上篇文章是一样的,没看过的同学可以点一下之前的链接。
 
  逻辑部分,你的分册做完之后,你就已经具备了应付一般逻辑考题的能力。这一阶段你需要的教材就是周建武的书了,应该叫历年真题什么的吧……卓越当当都有。在这本书里,你主要是去做题,这是一本相当厚的题库,对于需要以量取胜的逻辑考生来说,是莫大的福音。你要记住,逻辑是所有学科里最不能放下的一门,也就是你每天都需要去做,保持手感。而且从现在开始,要按规定的时间做题,以50到60分钟做完30题为宜。正确率的话,现阶段其实几乎是不该错太多的,当然对于匮乏逻辑细胞的同学而言,错10个以内也还好,毕竟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当然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你即便错了,看了答案之后就应该能立即醒悟,如果看了答案之后还没开窍,至少看了答案解释后应该能开窍。不然……同学……你真的做完分册了么?
 
  数学部分
  终于说到数学部分了,我会有些激动,因为我接下来会介绍到一本神书,一想到这本书我都会心存敬意……那就是,数学高分指南,陈剑编的,太奇的。我知道很多同学做题慢,一套数学可能有的人做两个小时都做不完,而且正确率惨不忍睹。而这本书……将会为你解决一切!!因为在最初的时候,就是78月的时候,和我一起考研的一位朋友(225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第8名)跟我说需要做这本书,我不是太认同,因为我听说里面偏难偏牛角尖,跟MPACC那种以巧取胜的思路不一样。但后来我的数学一直没有进步,龟慢。所以我还是买了这个,并且去做它。程度不太好的同学会知道,做这本书的历程是令人毫无生机的,看不到一丝的希望,用陈奕迅的话说就是“没有跨越的机会”……不仅难,而且期间做几套真题还是没有效果。终于在我完全做完的那一天,看清楚哦,是完全做完的那一天,我去做了一套数学卷子,然后奇迹就发生了……我只用了1小时零5分钟,这对于龟速的我来说,简直让我一下子产生了连哈弗大学我都敢去考的冲动。然后就慢慢的,数学稳定在了50分钟。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强调是做完的那一天么?因为在前一天,我还是两个小时!就这么,惊喜!所以这本书真的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帮助。
 
  具体而言,这本书对于你的数学的作用,就相当于英语一题目对你英语二的作用。是提升你等级的技能书。这本书把最可能出现的难度以最平常的方式出现在你的面前。还是我那个同学对我说的,你想得到一件事,必须按照这件事之上的一件事去努力,这样对你来说这件事就只会是个过程,而不会是梦想那样遥不可及。
  这本书最精彩的在于,算概率、排列方式的那部分,里面的技巧让你感觉你要是当年高考时候遇到这本书,现在都不知道是坐在北大还是清华了!
  当然还是如上一篇文章里的那个建议,一题一题的做,死也要扣出答案,不怕耽误时间。你现在花的时间多,以后花的时间就少。
  好了这一期就写完了,另外附录一点小问题的解答。
一、作息篇
  我记得,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在8月跌到9月的时候,在意识到考试猛速扑来的时候,我的生活忽然变得有规律起来。
  6:40醒来,喝水,开电脑,一局2k,去教室
  12:00 回到寝室,开电脑,一局2k,睡觉
  14:30 醒来,开电脑,一局2k,去教室
  18:00 回寝室,开电脑,一局2k,去教室
  21:30 回寝室,一局2k,睡觉。
  这里也是我想说的,在刚刚忙完一个暑假之后的9月,你不需要把自己强迫在自习室里以达到自虐的成就感。之前的功课已经让你对MPACC完全了然于心,接下来的每一天,每一题,都只是更上一层楼的意思。这是从入门到专家的阶段,不要让你不合时宜的压力把移花接木的时候搞成青黄不接的年代。嚼绿箭,放轻松。因为紧接着你会面对10、11、12这3个月的变态阶段,若是现在被下破了勇气,你就没得玩了。
  当然这样的作息规律在最后3个月是自寻死路的,我最后3个月是比较诡异的“一觉睡到上午10点,吃上一顿算是早饭也算是午饭的东西,一屁股坐到晚上10点”,此间的间隙只有上厕所和下午5点的半小时晚饭。这种“早上睡的多,中午不睡觉,一天两顿饭”的恶趣味作息,让我乐此不疲。没有参考价值,但不管你的作息是什么,希望你一天有最少9个小时来看书。
 
  二、培训篇
  很多新同学在犹豫要不要去参加辅导班。我的答案是,程度越差的,越不要。程度很好的,没必要。总之,最好都不要。
  原因如下:
  1.目前MPACC算是新兴事物,有经验有资格去给你们讲课的机构,或者人,不多。虽然很多以前做MBA的机构抢先跑来宣传培训,但MBA向来不是以高分为目标的。另外一些本来做学术硕士的机构,更是有一种凑热闹抢市场的嫌疑。所以,万一你花好多钱进了一个不靠谱的班,那你也就不靠谱了。
  2.诚实来说,MPACC真的没有必要报班。如你所知,MPACC一共就那么一些内容,科目少,内容少,而且都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内容,你随便从大街上抓一个高中生过来,运气好的话说不定他也能做出好多分。所以,MPACC的难度不在于内容的繁琐复杂或难以理解,而在于在仅有的内容上熟练掌握和运用自如,直接说,就是你得会做题。所以我认为,靠着大概的了解基础内容再加上后期反复的练习,是一个比较可行的路子。
 
  3.其实以上两点在我自己看来是没多大说服力的,我自己也不以为然,纯粹是为了凑字数并且一般而言文章要讲出个一二三来才显得有论证力……下面我来说一下真正的愿意,一个你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的原因。
  我们先来设想,同学们可以对号入座一下。你小学的时候,坐的方方直直上了满满一整天的课之后,回到家里,你还有多大的热情去学习?大部分的人能写完作业就很不错了。注意,这时候你会产生一个潜意识,那就是“我都干了一整天了,学了不少了”。
  同样,现在在上大学的你,课程轻松自由,甚至管得不严的还可以随意逃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你去参加培训班,把本来自由惯了的自己老老实实按在班里一整天,你会很自然的产生“我都干了一整天了,学了不少了”的潜意识。这个潜意识会导致两个想法,一是“我都干了一整天了,该歇歇了”,二是“学了不少了,今天差不多了”。在这两个想法的左右下,会直接导致你在课后的学习热情大减,或者学习效率下降,甚至是干脆课后啥也不学了。而最可怕的是,于那些一整天都没看书也没参加辅导班的人相比,你居然不会产生负罪感!!因为你会觉得自己已经工作过了!而且不少!
 
  但考研,确确实实是需要一题一题的重复练习的而不是一题一题听过来的,很多时候你听过了你还是不会做!参加辅导班很容易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大量的时间用在学习,错过最重要的练习,降低总体学习时间,而且不会产生负罪感,并且毫不知觉的以为自己会了很多。所以,如果自制力不够的同学,还是自己看书吧,毕竟哪怕一天做一个小时,你也是做到手里了,而不只是在耳朵里。综合的挑战在于时间,你需要的见到一道题目就能形成条件反射直接就做,而不是回想知识方法然后一招一式的去解析。而学过心理学里"巴普洛夫之犬"的都知道,条件反射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重复练习。
  如果你不相信对于考研,练习大于学习,那么请思考,为什么考研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复习,而不是学习?
 
  三、咨询篇
  上一篇文字里,讲到过,考研,少问,多做。
  但依旧有些同学热衷于各种疑问。当然我很喜欢大家关于题目啊,学习方法之类的提问。
  但我,比较没有办法,也太乐于回答诸如“我行不行”的提问。像是“现在开始复习,我行不行”,“跨专业的,我行不行”,“专科的,我行不行”这样。
  因为别人真的没有办法去认真回答你这些问题,因为,人家怎么知道你从不聪明?你爱不爱学习?你决心有多大?你愿意下多大功夫?你愿意花多少时间?你目标有多雄伟?
  所以我感觉,这样的问题,应该由你自己来问自己。
  另外,对于专硕,对于任何事,不要有投机的心理。即便,你觉得这是一个投机的事情。况且,现在感觉在这么热门的背景下,这也不能算是“投机”,“头挤”还差不多。
  上来就这么问的,我喜欢你们能有一些自己的判断。为什么遇见事情不能自己去判断呢?大家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至少都是成年人,应该是能判断世界判断人生的阶段了。
 
  四、逻辑篇
  这里要讲的跟上文不同,不是说看哪本书,而是不要看哪本书。其实建立逻辑基本功的方法我已经强调好几次了,就是“做完分册”,但是我只说了一半,完整的应该是“做完分册,撕了精点”。精点就是赵鑫全的逻辑精点。这本书对于程度不好的同学而言,如果作为逻辑启蒙书,那就是祸害。赵鑫全的逻辑书最大的毛病,就是故作聪明,故弄玄虚,一副很有技巧的样子,但其实不科学。他的技巧倾向于一种自以为是的表演,而不是真正的知识解答。而且这本书,至少在2012我那一年的版本里,错误百出,答案给的根本不对。但这本书是不是就真的没有用呢?也不是,这本书可以在后期,当做“改错书”用。也就是只有你建立了完整的逻辑思维和基本的能力后,才可以去看这本书。因为这本书里的好处和坏处都太明显了,如果你此前没有功底就直接去看,你是没有办法区分真技巧和假聪明的。当你能力够的时候,你去看,那就可以取长去短。另外我也要推荐一本书,也是赵鑫全的,写作分册。赵鑫全的写作部分还是很不错的,但逻辑我不敢认同。
  最后,要说一下逻辑最终能学到什么程度,能学到,乐于跟出题人斗的地步。就是你一看题,就会感觉“好小子,老家伙,想用这句话阴我!得了吧你!”……于出题人斗,其乐无穷啊
相关话题/会计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