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013级入学考试复试复习大纲浙江工业大学土木与建筑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2-19

土木工程材料》部分

课程基本要求:

一.绪论

了解建材的发展、地位、分类和标准。

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1.重点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2.重点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

3.重点掌握建筑材料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三.石材

1.了解岩石的形成与分类,了解常用的天然岩石。

2.了解岩石的技术性质、加工类型和选用原则。

3.了解人造石材的特性及应用。

四.气硬性胶凝材料

1.了解石膏、石灰、水玻璃等气硬性胶凝材料的硬化机理、性质及使用要点。

2.了解石膏、石灰、水玻璃的主要用途。

五.水泥

1.硅酸盐水泥,掺混合材硅酸水泥:掌握矿物组成,了解水化、凝结、硬化机理,重点掌握水泥性质,重点掌握检测方法及选用原则。

2.了解其他水泥品种及其性质和使用特点。

六.混凝土及砂浆

1.掌握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品种、技术要求及选用(包括砂、石、水泥、水、掺合料及外加剂),掌握各种组成材料的要求。

2.重点掌握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质及其测定方法。

3.重点掌握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变形性质和耐久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4.重点掌握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5.了解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和强度评定。

6.了解混凝土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发展趋势,了解其他混凝土。

7.重点掌握砌筑砂浆的性质、组成、检测方法,了解配比设计方法。

8.了解抹面砂浆的主要品种性能要求,了解其他砂浆。

七.墙体与屋面材料

1.掌握常用砌体材料(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和空心砖)的性质和应用特点。

2.了解其它墙体与屋面材料。

八.建筑钢材

1.了解建筑钢材的冶炼、加工与分类。

2.重点掌握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掌握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3.了解建筑钢材的强化机理及强化方法。

4.重点掌握土木工程中常用建筑钢材的分类及其选用原则。

九.木材

1.了解木材的宏微观结构;

2.掌握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了解防腐、防火措施。

3.了解木材的应用。

十.建筑塑料、涂料与胶粘剂

1.熟悉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点及主要高分子材料的品种。

2.熟悉土木工程中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制品及应用(包括塑料及其型材、涂料、粘结剂等)

十一。防水材料

1.掌握沥青材料的基本组成和工程性质,掌握主要沥青制品及其用途。

2.了解防水材料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

十二。绝热与吸声材料

1.了解保温、隔热材料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

2.了解吸声、隔声材料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

十三。建筑装饰材料

1.掌握装饰材料的基本功能与选择

2.了解装饰用面砖、板材、玻璃、卷材和涂料。

十四。建筑材料试验

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安定性检验、水泥胶砂强度。

2.砂的筛分析、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

3.混凝土搅拌、和易性、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实验。

4.砖抗压强度实验。

5.钢筋拉伸实验。

 

 

试题类型:是非判别题;本部分共25分。

 

主要复习参考书:土木工程材料,陈志源等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工程力学》部分

 

一、课程的基本要求

 

1.《理论力学》

1)能熟练运用静力学公理和绘制物体的受力图。

2)能熟练运用平面汇交力系、汇交力偶系和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并能对相应问题进行计算。

3)了解摩擦定律并能对摩擦平衡问题进行计算。

2.《结构力学》

1)了解计算简图的意义,对常见的杆系结构能选择计算简图。了解杆系结构的分类和荷载的种类。

   2)熟悉平面杆系的几何组成规则,并能熟练运用于分析体系的几何组成,了解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3)熟练掌握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方法、并绘制内力图。了解各种类型结构的受力特性。

4)能应用静力法和机动法绘制静定梁的影响线,并掌握影响线应用。

5)了解变形体的虚功原理,掌握计算广义位移的方法,能用图乘法熟练计算静定结构的位移。

6)掌握力法、位移法与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能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并能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核。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

2.填空题。

3.计算题。

  本部分共25分。

三.参考教材

1.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六版。

2.建筑力学第一分册,理论力学,重庆建筑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三版。

3.材料力学,孙训方,高等教育出版社。

4.建筑力学第二分册,材料力学,干光瑜,秦惠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三版。

5.结构力学,李廉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四版。

6.结构力学教程,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月第一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一.课程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1、  砼的一般概念,配筋的作用,主要优缺点

第二章  砼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1、  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及数学模型

2、  钢筋的冷拉、冷拔后的性能

3、  砼结构对钢筋的要求

4、  砼的基本强度指标(立方体抗压强度fcu,k)、各种强度指标的大小关系,单向受压时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

5、  双、三向受压时砼的强度与变形特点

6、  砼的徐变、线性徐变的概念,徐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后果,影响砼收缩的因素

7、  粘结的意义、粘结力的组成、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保证可靠粘结的构造措施

第三章  按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1、  结构上的作用与荷载效应,结构的抗力的概念。荷载及材料强度的标准值、设计值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  结构的功能要求,安全等级和设计基准期的概念

3、  极限状态的概念与分类

4、  结构的可靠性和可靠度的概念,可靠指标的概念

5、  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

1、  梁、板的一般构造要求

2、  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的三个工作阶段

3、  适筋、超筋和少筋梁的破坏特点以及和纵筋配筋率的关系,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界限配筋率的概念

4、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假定,平截面假定,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换算原则

5、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图形、基本计算公式、适用条件及意义、各计算系数的应用,截面设计与复核的基本方法

6、  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基本计算公式、适用条件及意义,双筋矩形截面的形成及纵向受压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双筋截面的设计方法

7、  T形截面的定义及翼缘计算宽度的取值,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第五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

1、    斜裂缝出现的原因,斜截面受弯的概念,箍筋、弯起钢筋的作用和布置原理,箍筋配箍率的概念

2、    剪跨比的概念,斜截面的三种主要破坏形态,相同截面各种破坏形态的承载力大小关系,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连续梁斜截面受剪性能与承载力计算

5、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位置、计算方法、计算步骤,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承载力复核

6、抵抗弯矩图的概念及绘制方法,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

7、箍筋的构造要求

第六章  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1、  长柱和短柱的概念,长细比对承载力的影响

2、  轴心受压构件普通箍筋柱承载力计算,螺旋箍筋柱的工作原理(套箍作用)和适用条件

3、  应力重分布的概念,徐变使轴心受力构件中钢筋和砼的应力发生什么变化?

4、  偏心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影响,偏心距增大系数、附加偏心距、初始偏心距的概念

5、  大、小偏心受压的判别条件、破坏形态、截面应力计算简图

6、  矩形截面不对称和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计算简图、计算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7、  正截面承载力的Nu—Mu相关曲线的含义及其应用

第七章  受拉构件

1、  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2、  大偏心和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分类,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八章  受扭构件扭曲截面的受扭承载力计算

1、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开裂扭矩、受扭承载力的计算思路

2、  《规范》的弯剪扭构件的配筋计算方法、步骤

3、  剪扭构件砼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βt的意义

4、  受扭构件的配筋构造要求

第九章  钢筋砼构件的变形、裂缝及耐久性

1、  截面受弯刚度的概念,计算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刚度的影响因素

2、  最小刚度原则

3、  受弯构件裂缝的出现、分布与开展

4、  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各符号的含义,裂缝宽度的影响因素

5、  钢筋砼构件的截面延性的概念、影响因素,提高截面延性的措施

6、  耐久性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

第十章  预应力砼构件

1、  预应力砼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预应力砼与普通砼结构的异同

2、  张拉钢筋的方法,先、后张法预应力的传递,张拉控制应力以及先、后张法对其大小的要求

3、  预应力损失和预应力损失的组合

4、  后张法构件端部锚固区的局部承压验算

5、  预应力砼轴心受拉构件各阶段的应力分析,先张法和后张法“有效预压应力”的计算

6、  预应力砼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与抗裂度验算,施工阶段的验算

7、  预应力砼受弯构件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二.考试的题型和分值

题型分为概念判断题和计算题,本部分共25分。

 

三.参考书

《混凝土结构》(上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也可以参考其它《混凝土结构》教材。

 

 

 

《土木工程施工》部分

 

一.课程基本要求

第一章  土方工程

2、  场地设计标高确定的一般方法

3、  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及调配

4、  土方边坡及其稳定

5、  降水方法

6、  土方的填筑与压实

第二章  桩基础工程

8、  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

9、  灌注桩的施工

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

6、  钢筋的冷加工与连接方式

7、  模板的类型与设计参数

8、  混凝土的制备、输送、浇捣与养护

第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8、  预应力混凝土对材料的基本要求

9、  先张法的工艺及设备

10、              后张法的工艺与设备

1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及基本工艺

第五章  砌筑工程

3、    砌筑材料

2、砌筑的基本工艺要求

第六章  钢结构工程

8、  钢结构的基本加工工艺

9、  钢结构的拼装与连接

第七章  脚手架工程

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基本构造及搭设要求

4、  其它脚手架的类型及基本构造形式

5、  脚手架工程的安全技术要求

第八章  结构吊装工程

5、  起重机具及其选型

6、  构件吊装工艺要求

第九章  防水工程

7、  地下防水工程

8、  屋面防水工程

第十章 网络计划技术

8、  双代号与单代号网络图的基本概念

9、  双代号与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10、              网络图的优化内容及基本方法

第十一章施工组织设计

1、  基本建设程序及项目划分

2、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3、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程序与依据

4、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的主要内容与依据

 

二.             考试的题型和分值

题型分为填空题和简答题,本部分共25分。

 

三.参考书

《土木工程施工》(上册)应惠清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也可以参考其它《土木工程施工》教材。

相关话题/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