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014年考研浙江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真题(回忆版)

浙江大学 /2014-02-10

707文史基础

  甲组:古代汉语

  一、根据所给文字回答问题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对曰:“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恶心,人多不说喜也。虽然,其所以得免于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曰:‘独此一,足矣。’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哀公曰:“审而是固足矣。”

  1、解释加点字(5个)

  果 信 说 信 而

  (注:最后一个字应该是而,我记不太清除了)

  2、“一足”的含义变化说明了什么语言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语言现象?如何避免?

  二、翻译

  赵宣孟将上之绛,见翳桑下有卧饿人不能动,宣孟止车为之下飧,餐自含而哺之,饿人再咽而能食,宣孟问:“尔何为饥若此?”对曰:“臣宦居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以故至若此。”宣孟与之壶餐,脯二朐,再拜顿首受之,不敢食,问其故,对曰:“向者食之而美,臣有老母,将以贡之。”宣孟曰: “子斯食之,吾更与汝。”乃复为之箪食,以脯二束与钱百。去之绛。居三年,晋灵公欲杀宣孟,置伏士于房中,召宣孟而饮之酒,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一人追疾,既及宣孟,向宣孟之面曰:“今固是君邪!请为君反,死。”宣孟曰:“子名为谁?”及是且对曰:“何以名为?臣是夫桑下之饿人也。”遂斗,而死,宣孟得以活。

  丁组:中国古代文学

  一、连线(10个)

  山带阁注楚辞  北征  象山集  世说新语注  初刻拍案惊奇  录鬼簿  诗童子问  武夷新集  郡斋读书志  归田赋

  (注:给了十个作品和十四个人名,人名记不清了)

  二、名词解释和简述(4个)

  诚斋体  建安风骨  陈子昂 评价“别是一家”

  三、诗歌鉴赏

  范成大《夜过越上不得游览》

  王程公事两相催,冲雨片帆连夜开。

  千岩万壑在何处?山阴道中无好怀。

  岂有酒船寻贺老,兴尽却能访安道。

  监湖春色漫芳菲,付与青青湖畔草。

  四、标点

  世之言天者二道焉。拘于昭昭者,则曰:“天与人实影响:祸必以罪降,福必以善徕,穷厄而呼必可闻,隐痛而祈必可答,如有物的然以宰者。”故阴骘之说胜焉。泥于冥冥者,则曰:“天与人实剌异:霆震于畜木,未尝在罪;春滋乎堇荼,未尝择善;跖、蹻介焉而遂,孔、颜焉而厄,是茫乎无有宰者。”故自然之说胜焉。余友河东解人柳子厚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言,文信美矣,盖有激而云,非所以尽天人之际。故余作《天论》,以极其辩云。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其说曰: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阳而阜生,阴而肃杀;水火伤物,木坚金利;壮而武健,老而耗眊,气雄相君,力雄相长:天之能也。阳而爇树,阴而揫敛;防害用濡,禁焚用光;斩材窾坚,液矿硎铓;义制强讦,礼分长幼;右贤尚功,建极闲邪:人之能也。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当其赏,虽三旌之贵,万种之禄,处之咸曰宜。何也?为善而然也。当其罚,虽族属之夷,刀锯之惨,处之咸曰宜。何也?为恶而然也。

  809汉语与文献

  一、填空(25个)

  1、先秦诸子百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横家、农家、小说家、杂家。

  2、三通是指唐代____(作家)、____(作品)、____(朝代)、____(作家)、____(作品)、____(朝代)、____(作家)、____(作品)。

  3、宋代刻本最出名的本子有____、____、____,集中在长江流域的____、____、____、和黄河流域的____。

  4、孙冶让的____是诸经新疏晚出但成就最高的,____是我国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著作,____和《古籀余论》是研究 ____的著作。

  二、名词解释(5个,还有一个忘记了)

  先郑后郑 赵城藏 《初学记》 说文四大家

  三、简答与举例(3个)

  1、举出至少五个海内外收藏敦煌文献的机构。

  2、传注类、章句类、义疏类、征引类、音义类、集解类六中古注类型,从里面选五种,结合作品谈谈其体例特征。

  3、举出至少三种佛教目录。

  三、根据所给的影印的古书回答问题

  1、给了段玉裁的一段《经韵楼集.二名不偏讳》,印得挺不清楚的,具体原文我也没找着,大概是从什么“曲礼曰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开始的,到说孔子怎么避讳“徵”与“在”然后再往后面一点。问题我就记得这么多,可能漏一个两个的。

  (1)曲礼出自那本书?曲礼的曲字作何解释?不讳嫌名的嫌作何解释?

  (2)偏和徧有什么区别?依据段玉裁所说,如何理解二名不徧讳?

  (3)皆和徧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说二名不皆讳?

  (4)结合《说文解字注》谈谈校勘学和段玉裁的校勘。

  2、给了几段文字,章学诚的《校雠广义》,是关于目录学的,首先标明句读,然后结合材料谈一谈目录学。

相关话题/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