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初试成绩合格,并达到复试基本要求的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要对其进行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查,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二门。我校对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规定如下:
组别 | 考生报考学科门类及代码 (专业代码前两位或前四位) | 科目1 | 科目2 |
1 | 工学(08)考生中,初试未考物理者 | 计算机基础(甲) | 普通物理 |
2 | 工学(08)考生中,初试物理的报考非材料学学科考生 | 计算机基础(甲) | 理论力学 |
3 | 材料学学科(0805)考生中,初试物理者 | 计算机基础(甲) | 普通化学(甲)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0812) | 离散数学 | 普通物理 |
5 | 理学(07)考生中,非数学学科,初试未考数学者 | 计算机基础(乙) | 高等数学 |
6 | 理学(07)考生中,数学学科(0701)及初试考数学者 | 计算机基础(甲) | 普通物理 |
7 | 经济学(02)、管理学(12) | 计算机基础(乙) | 大学语文 |
8 | 文学(05)、史学(06)、哲学(01)、法学(03)、教育学(04) | 计算机基础(丙) | 文学与写作 |
9 | 农学(09)中,初试考数学者 | 计算机基础(丙) | 普通化学(乙) |
10 | 农学(09)中,初试未考数学者 | 计算机基础(丙) | 高等数学 |
11 | 药学(1007) | 计算机基础(丙) | 高等数学 |
12 | 医学(10)考生中, 除药学学科(1007)考生 | 计算机基础(丙) | 诊断学 |
一、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丙)》考试主要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含:
1、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系统配置和主要技术指标、微机系统的组成、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功能、基本的指令概念。
2、数制及不同数制间的转换;计算机数据的表示和存储;字符、汉字及编码。
3、计算机软件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安全与病毒的基本概念。
5、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的基本概念及简单应用:电子邮件、拨号接入、WWW浏览。
6、WINDOWS95 WORD97及EXCEL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使用。
(二)、《计算机基础(乙)》考试主要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与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含:
1、计算机基础知识(同试卷丙)
2、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3、程序结构及控制:子程序(函数/过程)、逻辑判断、循环、输入输出控制。
4、基本的程序阅读和简单程序编写(不限语言)。
(三)、《计算机基础(甲)》考试主要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与程序设计基础知识;软件技术基础概念;一定的编程技术
1、计算机基础知识与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同试卷乙)
2、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3、一定的编程技术(不限语言):函数、循环、数组等的熟练掌握。
二、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三、参考资料与准备
1、试卷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1级(WINDOWS环境)的相关参考资料或大学计算机文化课教材。
2、试卷乙:除试卷丙资料外,可简要复习你所熟悉编程语言的相关教材。
3、试卷甲:除试卷丙资料外,可简要复习你所熟悉编程语言的相关教材,练习基本的编程技术;有关软件技术基础教材中最基本的内容和概念。
四、其它加试科目参考书
1、《离散数学》 金一庆 浙大出版社
2、《普通物理》 程守洙 江之永编 高教出版社
3、 工科: 《普通化学》 浙大普通化学教研组编 高教出版社
农科: 《普通化学》 贾之慎主编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4、《理论力学》 周衍伯编 北大出版社
5、《大学语文》 张梦新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6、《高等数学》 同济大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7、《诊断学》 第四版 戚仁铎 王友赤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