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浙江大学控制系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 /2014-02-16

 

浙江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型卓越工程师

(工学博士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Department of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ttp://www.cse.zju.edu.cn

20113


 

  

 

一、培养目标... 1

二、培养标准... 1

(一)专业知识... 1

(二)工程实践能力... 2

(三)工程管理能力... 3

(四)交流与合作能力。... 3

(五)职业道德素养... 4

三、培养模式... 4

四、培养方案... 4

(一)主要研究方向... 4

(二)课程学习要求... 4

(三)培养环节要求... 5

(四)课程设置... 6

五、课程体系... 7

六、实现矩阵... 8

七、企业培养... 9

(一)企业培养的基本目标... 9

(二)企业培养计划(含校企联合开设课程)... 9

(三)合作企业与基地建设... 9

 


一、培养目标

在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有关学术与技术领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及国际的学术研究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将理论紧密联系工程应用实际,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在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程技术及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标准

研究型工程师主要从事复杂产品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以及工程科学的研究。按照本标准培养的控制工程相关专业的工程博士达到了高级控制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经过两年的工程实践,可申请获得高级控制工程师技术资格。

(一)专业知识

1.       具有从事大型或复杂工程项目问题研究、系统产品设计开发、工程技术科学研究和复杂项目实施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1.1. 具有宽厚的数学、自然科学和信息科学基础;

1.2. 具备基本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并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等社会责任等有较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2.       系统深入地掌握控制工程领域专门性的工程技术理论和方法。

2.1. 掌握控制工程原理、工程技术、工程科学和本专业的系统理论和方法;

2.2. 对系统工程涉及的交叉技术有广泛深入理解,并具有对现代社会问题、对工程与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关系等有独自的认识;

2.3. 熟悉控制工程领域基础自动化系统(BPC:包括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可编程控制器PLC、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先进控制系统(APC)、生产执行系统(MES)、资源规划系统(ERP)和先进制造系统(AMS)等技术以及本专业的最新状况和发展趋势。

3.       熟悉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如工业自动化仪表技术标准、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标准、工业自动化系统实时通信技术标准、测控系统电气标准、现场总线标准、网络通信标准、软件接口标准等)。

(二)工程实践能力

具备从复杂项目中发现并提取关键技术进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掌握采用最优化技术路线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1、具有确立市场、挖掘用户需求的洞察能力;能够在本职领域内,预测产品市场开发所需要核心技术的归纳能力;掌握综合评估成本、质量、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外形、适应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的系统分析方法;

2、具有系统运用控制工程领域一般性原理及本专业理论与方法的综合能力,有将新兴技术或其它行业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项目问题的构思、设计以及技术完善等的研究过程并获得成功的经历;

3、能结合复杂对象和复杂工程系统的特性和操作运行目标,定性、定量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和调控手段,进行测控系统、运行调度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掌握在复杂项目中发现并筛选出不确定性因素的分析方法;掌握开展工程研究所需的测试、验证、模拟,收集、分析、评估相关数据;起草、陈述、判断和优化设计方案的基本方法和综合技术;

4、主导实施解决方案,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和深入分析,通过分阶段、分步骤、系统性的调整改进,达到预期效果。

5、制定评估解决方案的标准并参与相关评价;

6、对工程项目实施结果与原定指标进行对比评估;

7、主动汲取从结果反馈的信息,进而改进未来的解决方案。

(三)工程管理能力

1.       掌握本行业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按确定的质量标准、程序开展工作;

2.       具有组织协调、衔接项目适应技术和管理变化需求的能力;

3.       具有设计、预算、组织、指挥和管理大型工程项目、整合必要人力和资源的基本能力;

4.       能够建立适宜的管理系统;认可质量标准、程序和预算;组织并领导项目组,协调项目活动,完成任务;

5.       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能够洞察质量标准、程序、需求和预算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修正措施,指导项目或工程的顺利进行;

6.       领导并支持团队及个人的发展;评估团队和个人工作表现,并提供反馈意见;

7.       具有指导和主持项目或工程评估,提出改进建议,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四)交流与合作能力。

1.       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跨区域、跨行业环境下进行有效沟通与表达,包括撰写知识产权方面(专利、科技论文等)的文件;

2.       能够制定工程文件,如: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任务书、详细设计方案、投标书、技术文件、产品文件、实施方案设计、实施投运效果分析文件等,并可进行说明、阐释;

3.       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

4.       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能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

5.       能够跟踪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

6.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并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全局观和工作主动性。在团队中能发挥领导作用。

(五)职业道德素养

1、熟悉本行业适用的主要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标准知识;熟悉企业员工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知识;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并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工作;

2、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并承担有关健康、安全、福利等事务的责任;

3、为保持和增强其职业能力,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继续职业发展计划;

4、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坚定地追求卓越的态度。

三、培养模式

研究型控制工程师学制3.5年,拟采用2+1.5”模式,累计2年在校学习和研究,其余时间主要在企业开展研究工作。

四、培养方案

(一)主要研究方向

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导航制导与控制等五个二级学科的前沿和热点方向。

(二)课程学习要求

课程最低总学分12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4学分,专业课学位课和选修课8学分(专业学位课至少2学分)。

(三)培养环节要求

1、专业实践要求: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型控制工程师(博士生)企业实习时间不少于1.5年。

2、读书报告要求:要求每位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做读书报告或seminar 6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的学术论坛做读书报告1~2次。完成累计6次计2学分。

3、开题报告要求:博士研究生应填写规定格式的开题报告,就论文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作出论证,并在研究所(或本专业)公开、集中进行开题报告,由导师(组)和本专业其他教师共同审定。开题报告的时间,可根据博士研究生本人研究进展确定,但最迟应在入学后第二学年末进行。

4、专业外语要求:同学校要求。

5、科研成果要求: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一般需满足以下条件中的A和B,或满足条件B和C,其中条件B或条件C可用条件A来代替:A.发表(含录用)1篇被SCI收录的英文期刊论文。B.发表1篇EI和1篇一级刊物的论文,其中1篇可以用科技成果奖励或署名为学生中第一的授权发明专利,或EI国际会议,或被采纳的国家/国际标准技术提案代替。C.在工程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出贡献,并由学科学位委员会认定其学位论文所反映的工程技术水平和能力已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注:发表的学术论文都应是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以导师组成员为首的第二作者,且浙江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四)课程设置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上课

学期

备 注

公共课

0510001

博士生英语

2

32

秋或冬

学位课

0410001

当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2

32

秋或冬

学位课

专业学位课

1111301

非线性控制理论

2

32

导师指定(方向课),至少2学分

1111302

鲁棒控制理论

2

32

1111303

预测控制

2

32

1111304

自适应控制理论

2

32

1111305

统计学习理论

2

32

1111306

计算智能方法

2

32

1111307

数据挖掘与数据融合

2

32

1111308

过程信息处理与先进传感技术

2

32

专业选修课

1113302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排版(博士生专业英语)

1

16

必选

1113301

DNA与量子计算

2

32

 

1113304

无线传感器网络

2

32

 

1113305

离散事件系统监控理论

2

32

 

 

相关学科的研究生课程

 

 

任意

 

 


五、课程体系

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课程体系

公共课程模块

理论基础模块

应用基础模块

职业发展模块

实习实践模块

思政类课程

外语类课程

人文素质类课程

离散事件系统监控理论

非线性控制理论

鲁棒控制理论

预测控制

统计学习方法

DNA与量子计算

计算智能方法

企业案例分析

资格认证相关课程

(及考试)

高级工程管理

高级工程经济

自适应控制

实习实践

学位论文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排版

工程伦理等

数据挖掘与数据融合

无线传感器网络

过程信息处理与先进传感技术

六、实现矩阵

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矩阵将专业特征目标所规定培养目标相关的知识(K)、能力(A)和素质(Q)分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

课程名称

非线性控制理论

鲁棒控制理论

预测控制

自适应控制理论

统计学习方法

计算智能方法

数据挖掘与数据融合

过程信息处理与先进传感技术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排版

DNA与量子计算

无线传感器网络

离散事件系统监控理论

实习实践

毕业论文

1专业知识及其应用

 1.1基础科学与数学知识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1.2工程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

K

K

KA

KA

K

K

K

K

K

K

KA

K

K

KA

 1.3交叉知识与学科前沿

K

K

K

K

K

K

K

KA

K

KA

K

K

KAQ

KAQ

 1.4专业工程应用

KA

KA

KA

KA

KA

KA

KA

KA

KA

KA

KA

KA

KA

KAQ

2 个人能力、职业能力和态度

 2.1 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KA

KA

KA

KA

KA

K

K

K

 

K

K

K

KAQ

KAQ

 2.2实验和发现知识

K

K

K

K

K

K

K

KA

K

K

KA

K

KA

KAQ

 2.3系统的思维方法

K

KA

KA

KA

KA

K

KA

KA

K

K

K

KA

KAQ

KAQ

 2.4识别、评价及综合与决策

KA

KA

KA

KA

KA

KA

KA

KA

KA

KA

KA

KA

KAQ

KAQ

 2.5个人能力和态度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AQ

KAQ

 2.6 职业能力和态度培养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AQ

KAQ

3 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工作和交流

 3.1 团队工作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AQ

 3.2 组织和协调

K

K

K

K

K

K

K

K

KA

K

K

K

K

KAQ

 3.3 交流

K

K

K

K

K

K

K

K

KAQ

K

K

K

K

KAQ

 3.4 使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KA

KA

KA

KA

KA

KA

KA

KA

KAQ

KA

KA

KAQ

KA

KAQ

4 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系统

 4.1 外部和社会背景环境

K

K

K

K

K

 

K

K

K

 

K

 

KA

KAQ

 4.2 了解和认识企业与商业环境

 

 

 

 

 

 

K

K

 

 

 

 

KA

KAQ

 4.3 系统的构思与工程化能力

KA

KA

KA

KA

K

 

KA

 

 

 

K

KA

KAQ

KAQ

 4.4 产品、系统设计

KA

KA

KA

KA

KA

K

K

K

 

K

KA

K

KA

KAQ

 4.5 产品、系统开发

KA

KA

KA

KA

KA

 

K

 

 

 

KA

K

KA

KAQ

 4.6 产品、系统的应用和维护

KA

KA

KA

KA

KA

K

K

K

 

K

KA

KA

KA

KAQ

 4.7 工程管理

KAQ

KAQ

KAQ

KAQ

K

 

KA

KA

 

 

KA

KAQ

KAQ

KAQ

 4.8 理念与模式创新

KAQ

KAQ

KAQ

KAQ

KAQ

KAQ

KAQ

KAQ

KAQ

KAQ

KAQ

KAQ

KAQ

KAQ

 


七、企业培养

(一)企业培养的基本目标

与企业联合制定企业培养方案。明确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掌握的技能、任务目标,学生参考企业产品开发或工程项目实施,学生接收企业员工一样的管理。

通过与企业共同建设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企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环境,让学生参与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开发和工程设计的全过程,熟悉企业项目开发、工程设计基本模式与流程,了解企业文化,逐步熟悉国内外产业市场,培养学生综合工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自动化或仪表工程师。

(二)企业培养计划(含校企联合开设课程)

课程名称

培养时间

师资及学习地点

实习实践

2年连续(>=64周)

学校指导教师/学校完成

企业指导教师/企业完成

博士论文

半年连续(>=16周)

企业教师/企业

(三)合作企业与基地建设

企业、科研院所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研究型控制工程师(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联合制订研究型控制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构建与企业需求和技术进步相适应的高级控制工程师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搭建高水平的合作培养平台,积极构建博士研究生教育新的办学模式,从而形成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按企业需求培养适应性强的高层次急需人才,在项目的联合研发中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在控制学科集群与自动化产业集群对接中培养人才。

结合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以控制系强大的科研和教学平台为中心,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强强联手,拓展研究型型控制工程师(博士)的教育培养方式。在领域方面,主要是在自动化专业基础、传感与检测、网络与信息、电子与电气、系统与集成等控制工程几个最核心的方面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基地将以控制系教学科研平台为中心,联合在相关领域最著名的中控集团等企业,建设覆盖控制研究型控制工程师全部培养要求的教育实践基地,并着重进行基地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设、培养模式和体系建设、导师团队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以及相关的条件建设和共享资源建设。

中控集团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集自动化产品的科研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及工程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科技企业。集团下辖9个子公司、1个研究院,现有员工2352人,其中博士后5人,博士硕士133人,大学以上学历占企业员工总数的93%,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1%。形成了技术带头人、项目经理、技术骨干和开发人员等各层次紧密结合的研发人员体系,为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合作指导研究生提供充沛的人力资源。

中控先后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国家863计划产业化基地”,连续七年获“中国软件产业最大规模前100家企业”等。中控的“集散控制系统”是自动化行业首个“中国名牌产品”;“SUPCON”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控”与“SUPCON”已成为中国最知名的自动化品牌之一。

中控持之以恒地追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打造名族自动化品牌。在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领域,中控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包括了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先进控制软件等,广泛应用于化工、炼油、石化、冶金、电力、建材、食品、制药等流程工业企业,帮助企业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信息化水平,实现节能减排。近年来,中控更是在千万吨级炼油、30万千瓦热电、4580化肥(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百万千瓦核电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确立了高端市场的地位;在公用工程信息化领域,中控的产品和服务已在智能交通、地铁控制、环保工程、智能建筑和数字化医疗等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装备工业自动化领域,产品包括织机控制系统、机床数控系统和注塑机控制系统等;在科教仪器领域,中控提供过程控制及自动化、化工原理及仿真软件、PLC等系列教学仪器和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另外,中控在智能机器人、船舶自动化、建筑节能等领域也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中控为上海世博会定制的海宝服务机器人在世博会主要场馆、机场、磁悬浮车站等地为全球来宾提供耳目一新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中控的创新形象。

中控从创业之初,就认识到坚持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并且标准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关键,多年来探索出以“标准国际化为引擎”驱动自主研发的创新特色,始终遵循 “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构建了一整套扎实稳健的标准和技术创新体系。中控集团已申请和获得各类专利234项(其中发明专利164项),软件产品登记154项,软件著作登记权149项。主持制定1系列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参与制定5项国家标准,组建TC124/SC7智能记录仪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中控凭借自身的核心技术优势,承担并出色完成了多项国家863和科技攻关重大研究课题,其中有15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

中控与浙江大学一直有着产学研合作的优良传统,2007年成立“浙大中控校外自动化实习基地”,2009年建成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浙江大学-中控集团-工业控制技术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日前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030万元,成立浙江大学控制系中控教育基金,设立奖学金资助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及前沿技术研究等。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