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潘敏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05

潘敏(浙江大学生仪学院)

summary
潘敏,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
1992年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毕业
2000年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1992年-今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助教、讲师、副教授
1995年 赴美国COOKE VACUUM公司进行薄膜技术学习
1999-2000年 意大利比萨大学访问****
2009年 日本会津大学高级访问****
长期从事传感器技术及检测仪器的教学和研究,一直进行有关微纳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人工嗅觉电子鼻、healthcare系统以及系统集成开发的工作,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863高技术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赴美国、意大利、日本进行有关生物薄膜技术、微纳传感器制作、生物传感器和系统集成等研究的国际合作,与美国西方储备大学微电子中心、比萨大学、意大利圣安娜高等学院、日本会津大学等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在国内外会议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科技论文,其中30多篇被SCI、EI收录。在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人工嗅觉、healthcare、人工神经网络等方面有长期的研究。已授权发明专利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获浙江省环保科技二等奖一项。现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浙江省针灸协会中医针灸器械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
1、微纳传感器技术:主要开展基于polymer材料的电纺纤维拉制和掺杂编织成膜技术的研究与具有优化三维结构的微纳传感器制备技术研究;研制基于改性、掺杂等化学、电化学修饰后的芯片式低成本微纳传感器,在气体监测、水检测、离子检测等领域进行应用。
2、气敏传感器及电子鼻检测技术:主要以碳纳米管为研究对象,进行掺杂改性,并发展定量可控气敏敏感薄膜的研制,以提升针对H2、NH3、苯类等气体的气敏传感器灵敏度;并开发基于气敏传感器阵列的智能电子鼻系统,构建具有拓展功能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识别系统,实现针对白酒、农产品品质、污染气体等混合气体的有效识别。
3、Healthcare技术:主要研究体域网的低功耗组网技术,构建舒适的穿戴式生理参数检测传感器阵列,有效实现多通道生理数据的无线传输和基于PDA、MOBILE平台的数据重现,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数据传输。同时进行生理参数的特征挖掘,实现生理病症的预测。
4、生物传感器技术:研究基于纳米磁珠、纳米金属线等纳米技术的液相芯片原理、结构和生化传感器系统,进行HCG早早孕试纸开发;并结合纳米磁珠和纳米线开发量子点对肿瘤细胞的检测技术;同时开展体外及植入式的血液多参数酶生物传感器系统研究,已对血糖检测进行了体外一次性检测芯片技术与植入式长期在线检测血糖传感器技术的研制和开发。



template_id
1
photo
research_field
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r1、微纳传感器技术:主要开展基于polymer材料的电纺纤维拉制和掺杂编织成膜技术的研究与具有优化三维结构的微纳传感器制备技术研究;研制基于改性、掺杂等化学、电化学修饰后的芯片式低成本微纳传感器,在气体监测、水检测、离子检测等领域进行应用。\r2、气敏传感器及电子鼻检测技术:主要以碳纳米管为研究对象,进行掺杂改性,并发展定量可控气敏敏感薄膜的研制,以提升针对H2、NH3、苯类等气体的气敏传感器灵敏度;并开发基于气敏传感器阵列的智能电子鼻系统,构建具有拓展功能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识别系统,实现针对白酒、农产品品质、污染气体等混合气体的有效识别。\r3、Healthcare技术:主要研究体域网的低功耗组网技术,构建舒适的穿戴式生理参数检测传感器阵列,有效实现多通道生理数据的无线传输和基于PDA、MOBILE平台的数据重现,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数据传输。同时进行生理参数的特征挖掘,实现生理病症的预测。\r4、生物传感器技术:研究基于纳米磁珠、纳米金属线等纳米技术的液相芯片原理、结构和生化传感器系统,进行HCG早早孕试纸开发;并结合纳米磁珠和纳米线开发量子点对肿瘤细胞的检测技术;同时开展体外及植入式的血液多参数酶生物传感器系统研究,已对血糖检测进行了体外一次性检测芯片技术与植入式长期在线检测血糖传感器技术的研制和开发。\r
status
1
opendate
2016-10-14 13:07:45
access_type
access_count
8813
score
connect
QQ:
selfintroduction
潘敏,男,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浙江大学生物传感器国家专业实验室
\r1992年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毕业
\r2000年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r1992年-今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助教、讲师、副教授
\r1995年 赴美国COOKE VACUUM公司进行薄膜技术学习
\r1999-2000年 意大利比萨大学访问****
\r2009年 日本会津大学高级访问****
\r长期从事传感器技术及检测仪器的教学和研究,一直进行有关微纳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人工嗅觉电子鼻、healthcare系统以及系统集成开发的工作,已主持及参与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863高技术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赴美国、意大利、日本进行有关生物薄膜技术、微纳传感器制作、生物传感器和系统集成等研究的国际合作,与美国西方储备大学微电子中心、比萨大学、意大利圣安娜高等学院、日本会津大学等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在国内外会议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科技论文,其中30多篇被SCI、EI收录。在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人工嗅觉、healthcare、人工神经网络等方面有长期的研究。申报并受理了13项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获浙江省环保科技二等奖一项。现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

url

telephone

email
panmin@zju.edu.cn
address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生仪学院周亦卿大楼301室
research
mypage_id
6325
work_title
learn_degree
work_post
research_orientation
handle
zju_panmin
main_status
1
access_uid_status
1
theme_id
qrcode_status
1
gmt_qrcode
2021-01-24 13:23:23
content
潘敏,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
1992年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毕业
2000年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1992年-今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助教、讲师、副教授
1995年 赴美国COOKE VACUUM公司进行薄膜技术学习
1999-2000年 意大利比萨大学访问****
2009年 日本会津大学高级访问****
长期从事传感器技术及检测仪器的教学和研究,一直进行有关微纳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人工嗅觉电子鼻、healthcare系统以及系统集成开发的工作,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863高技术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赴美国、意大利、日本进行有关生物薄膜技术、微纳传感器制作、生物传感器和系统集成等研究的国际合作,与美国西方储备大学微电子中心、比萨大学、意大利圣安娜高等学院、日本会津大学等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在国内外会议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科技论文,其中30多篇被SCI、EI收录。在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人工嗅觉、healthcare、人工神经网络等方面有长期的研究。已授权发明专利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获浙江省环保科技二等奖一项。现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浙江省针灸协会中医针灸器械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
1、微纳传感器技术:主要开展基于polymer材料的电纺纤维拉制和掺杂编织成膜技术的研究与具有优化三维结构的微纳传感器制备技术研究;研制基于改性、掺杂等化学、电化学修饰后的芯片式低成本微纳传感器,在气体监测、水检测、离子检测等领域进行应用。
2、气敏传感器及电子鼻检测技术:主要以碳纳米管为研究对象,进行掺杂改性,并发展定量可控气敏敏感薄膜的研制,以提升针对H2、NH3、苯类等气体的气敏传感器灵敏度;并开发基于气敏传感器阵列的智能电子鼻系统,构建具有拓展功能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识别系统,实现针对白酒、农产品品质、污染气体等混合气体的有效识别。
3、Healthcare技术:主要研究体域网的低功耗组网技术,构建舒适的穿戴式生理参数检测传感器阵列,有效实现多通道生理数据的无线传输和基于PDA、MOBILE平台的数据重现,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数据传输。同时进行生理参数的特征挖掘,实现生理病症的预测。
4、生物传感器技术:研究基于纳米磁珠、纳米金属线等纳米技术的液相芯片原理、结构和生化传感器系统,进行HCG早早孕试纸开发;并结合纳米磁珠和纳米线开发量子点对肿瘤细胞的检测技术;同时开展体外及植入式的血液多参数酶生物传感器系统研究,已对血糖检测进行了体外一次性检测芯片技术与植入式长期在线检测血糖传感器技术的研制和开发。



column_name
个人简介
相关话题/生物医学工程 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