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董亚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05

董亚波个人主页
Homepage of Dong Yabo
summary

董亚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长,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近年来主要开展低功耗无线自组网技术、新型低功耗传感器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在国内率先开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不可移动文物的微环境监测、文物本体监测、游客管理和安防监管等应用。主持研发实施了敦煌莫高窟预防性保护监测系统,较好地解决了莫高窟开放洞窟内微环境和游客流量监测的问题,得到了国内文物保护领域的高度认可,成为我国文化遗址预防性保护工作的样板工程,并已推广至甘肃永靖炳灵寺、新疆吉木萨尔北庭故城、山西永乐宫、天水麦积山、浙江宁波保国寺等多个文化遗产地预防性保护监测项目,以及浙江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温州博物馆、敦煌莫高窟陈列中心等多个博物馆的预防性保护项目中。作为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文物保护专用设施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9/SC1)委员,参加了3个文物行业标准和21项文物保护装备协同工作平台团体标准的编制修订工作,同时还参与了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发展规划(2017-2025)的编制工作。承担或参与相关方向的10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国家科研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template_id
1
photo
research_field
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
status
1
opendate
2008-11-17 17:45:17
access_type
access_count
87031
score
connect
msn: yabodong@163.com
selfintroduction
\r董亚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于2002年8月在浙江大学获计算机应用工学博士学位。目前在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器网络、VANET与智能交通、网络安全、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r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重点开展了低功耗低成本无线传感网节点与低功耗无线图像传感器节点的体系结构、低功耗无线自组网技术、无线低功耗宽带数据传输技术等研究开发工作,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得到了973计划项目“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国家指南针专项计划“物联网在敦煌莫高窟保护和开放利用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唐仲英基金项目等多个基金项目的资助。在上述研究工作基础上,研发出的无线微环境监测系统已经在敦煌莫高窟微气象监测项目、农业温室环境监控项目、室内环境监控系统等多个项目中得到应用。其中,在敦煌莫高窟微气象监测项目部署实施了200多个无线环境传感器,并已连续运行多年,是全国乃至全球较早的大规模长期实际运行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得到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并正在向全国重点文化遗址单位推广。
\r在VANET与智能交通研究方面,重点开展了车间网络互联、车辆运行状态采集与预警、碰撞预警等车辆主动安全防护技术、道路与停车场交通信息采集与智能处理等研究开发工作,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得到了863计划项目“面向汽车安全的车辆网络体系结构和组网技术研究”、浙江省教育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基于无线传感网的智能交通车流量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等多个基金项目的资助。已经形成了车辆信息采集与无线交换系统、车辆主动安全防护系统、无线路况信息采集系统、无线停车场与停车泊位监控管理系统等多个车辆网络与智能交通应用系统,并已与多家上市公司合作进行市场推广。
\r目前已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录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6篇。在传感器网络领域的顶级会议和期刊Mobicom、Sensors等上均有论文发表。拥有国家发明专利5项。
\r
\r
\r

url
telephone

email
dongyb@zju.edu.cn
address
西湖区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教11
research
mypage_id
993
work_title
learn_degree
work_post
research_orientation
handle
dyb
main_status
1
access_uid_status
1
theme_id
qrcode_status
1
gmt_qrcode
2021-01-24 17:40:27
content

董亚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长,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近年来主要开展低功耗无线自组网技术、新型低功耗传感器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在国内率先开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不可移动文物的微环境监测、文物本体监测、游客管理和安防监管等应用。主持研发实施了敦煌莫高窟预防性保护监测系统,较好地解决了莫高窟开放洞窟内微环境和游客流量监测的问题,得到了国内文物保护领域的高度认可,成为我国文化遗址预防性保护工作的样板工程,并已推广至甘肃永靖炳灵寺、新疆吉木萨尔北庭故城、山西永乐宫、天水麦积山、浙江宁波保国寺等多个文化遗产地预防性保护监测项目,以及浙江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温州博物馆、敦煌莫高窟陈列中心等多个博物馆的预防性保护项目中。作为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文物保护专用设施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9/SC1)委员,参加了3个文物行业标准和21项文物保护装备协同工作平台团体标准的编制修订工作,同时还参与了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发展规划(2017-2025)的编制工作。承担或参与相关方向的10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国家科研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column_name
个人简介
相关话题/浙江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