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卫军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05

浙江大学-大气化学团队-李卫军
李卫军课题组
summary
李卫军,浙江大学****B特聘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山东省****获得者。

2017.06 -至今: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研究员(Tenure Track)
2013.09 - 2017.06: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破格教授
2010.01 - 2013.09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讲师
2009.07 - 2011.06: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博士后,合作导师:王文兴 院士
2007.09-2009.03:美国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和2006.03-2007.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导师:邵龙义教授和Peter R. Buseck教授
2003.09-2005.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科学硕士,导师:邵龙义教授
1999.09-2003.06: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质本科
本课题组长期以来主要专注于大气化学大气气溶胶单颗粒研究方向,主要应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纳米二次离子质谱等手段研究我国大气雾-霾及沙尘暴期间大气气溶胶颗粒物,从微观角度揭示颗粒物表面及内部的物理化学特性,其中包括:雾-霾期间气溶胶理化特性、沙尘暴期间沙尘颗粒矿物组分、颗粒物吸湿增长及光学特性、颗粒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效应等方向的研究。曾经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之普通本科自然科学类一等奖,2014年山东省****基金获得者,2016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017入选浙江大学“****”,2019年获得全国环境化学第一届青年科学家奖(1\/10全国),2020年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金奖(1\/10全国),2020年获得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1\/11全国)。目前,获相关仪器发明专利共5项和2项软件著作权,其中一项已经转让公司。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外刊物Science子刊的Science Advanc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等大气科学相关领域的杂志上发表论文共42篇,出版中英文双语专著1部, H指数为32。目前为Scientific reports和Atmosphere杂志的编委,独立处理稿件。
本课题组经过多年模索及积累,我们围绕气溶胶单颗粒技术逐渐形成了以下7个研究方向:
1)不同排放源下单颗粒的特征——旨在建立单颗粒形貌-成分-来源数据库
2)东亚区域输送条件下单颗粒的老化特性——旨在理解颗粒物老化机制
3)黑碳单颗粒的三维建模及光学模拟——旨在理解不同混合态下黑碳的吸光性
4)颗粒物的地球化学生物循环(铁可溶解及地球化学循环)——旨在理解铁的酸溶解特征
5)雾-霾和沙尘气溶胶单颗粒研究 ——旨在理解污染条件下单颗粒的特性
6)单颗粒实验室的吸湿性模拟研究——旨在结合实验室深入理解颗粒物表面非均相性机制
7)基于单颗粒手段研究气溶胶-云的交互作用——旨在理解不同来源的气溶胶如何影响云凝结特性


工作研究领域:
微观世界里窥探宏观世界(Microscoscpic observations reveal macroscopic world (MOW)) ,研究领域涵盖地球科学、大气物理、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化学,在以下方面有深入研究:
亚洲沙尘暴沙尘颗粒的来源及其矿物学研究
城市大气污染物的理化特征评价及来源追踪
云雾结核、气溶胶与CCN之间相互作用机制
大气的非均性化学反应和均相性化学反应等
大气污染物的输送原理及产生的大气化学反应
区域灰霾中新颗粒的形成及其对灰霾形成的作用
气溶胶颗粒与大气污染物之间的非均相化学反应机理
大气污染中气溶胶颗粒对区域气候与人类健康的影响
区域灰霾高层大气气溶胶颗粒的特征及输送(飞机和高山站点观测)
气溶胶颗粒中铁颗粒老化机制及其可溶解性研究,评估对健康及海洋生态影响
气溶胶颗粒的相变特征
黑碳颗粒的形貌特征的分形维数及其光学特征

实验仪器: 本课题组紫荆港校区东四拥有大气化学中心实验室及杭州、舟山和大明山顶已经建立固定气溶胶观测和采样平台,目前拥有多台国产DKL-2单级和双级气溶胶单颗粒采样器、1台国外8级单颗粒采样器、多台PM2.5采样器、室内气溶胶吸湿性模拟系统1套、微型气象观测站多套、云和降水中不溶颗粒过滤系统1套、气相和气液相化学反应模拟系统1套、戴安阴阳离子色谱1套、PILS采样器、微型扩散纳米颗粒采样品、OC\/EC、GCVI云滴采样器、的线云滴谱仪、在线气溶胶数谱仪、多种气体在线监测仪器和电镜图象分析系统1套。气溶胶单颗粒分析采用浙大化学院和材料学院电镜中心的分析平台,近年来开始利用冷冻透射电镜手段研究气溶胶颗粒,分析采用浙大冷冻电镜中心的分析平台。

招生博士后及研究生:
本课题组长年招收博士后,欢迎环境科学和工程、大气科学、地球科学、化学材料、地球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生来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年薪依照浙江大学博士后工资标准),具有大气化学模式背景的优先考虑。如果有博士后意向欢迎发邮件,欢迎来课题组交流。博士后出站可以推荐至在浙大作副研究员或研究员的机会。具体招聘信息:http:\/\/gs.zju.edu.cn\/2020\/0909\/c38854a**\/page.htm
课题组每年至少招收硕士研究生1名和博士研究生1名,专业包括:大气科学\/大气物理、环境科学和工程、化学材料等专业,近年来本课题组由于方向拓展也招生遥感地理、计算机等具有数值模拟能力的相关学科。

template_id
1
photo
\/attachments\/31\/-.jpg
research_field

status
1
opendate
2017-06-22 20:20:42
access_type
access_count
40949
score
connect

selfintroduction
李卫军,浙江大学****B特聘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山东省****获得者。
本课题组长期以来主要专注于大气环境化学气溶胶化学,主要应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纳米二次离子质谱等手段研究我国大气雾-霾及沙尘暴期间大气气溶胶颗粒物,从微观角度揭示颗粒物表面及内部的物理化学特性,其中包括:雾-霾期间气溶胶理化特性、沙尘暴期间沙尘颗粒矿物组分、颗粒物吸湿增长及光学特性、颗粒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效应等方向的研究。曾经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之普通本科自然科学类一等奖,2014年山东省****基金获得者,2016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017入选浙江大学“****”。目前,获相关仪器发明专利共5项,其中一项已经转让公司。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外刊物Science子刊的Science Advanc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等大气科学相关领域的杂志上发表论文共32篇,出版中英文双语专著1部, H指数为20。
目前主要研究的课题有: 1)不同排放源下单颗粒的特征
2)东亚区域输送条件下单颗粒的老化特性
3)单颗粒的光学特征模拟
4)颗粒物的地球化学生物循环
5)雾-霾和沙尘气溶胶单颗粒研究
本课题组每年分别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至少1名,招收学生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化学、生态与地理和地球化学等相关学科,本科生期间须修过基础化学、有机和无机化学、地球化学或环境化学等相关基础课程的其他专业。
本课题组长年招收博士后,欢迎环境、化学、大气、地化等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生来本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年薪具体根据浙江大学博士后工资标准)。 欢迎浙江大学大气和环境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来本课题组实习,实习期间可以操作各类采样器及参加一些野外大气观测实验。
工作研究领域:
微观世界里窥探宏观世界(Microscoscpic observations reveal macroscopic world (MOW)) ,研究领域涵盖地球科学、大气物理、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化学,在以下方面有深入研究:
亚洲沙尘暴沙尘颗粒的来源及其矿物学研究
城市大气污染物的理化特征评价及来源追踪
云雾结核、气溶胶与CCN之间相互作用机制
大气的异向性化学反应和均相性化学反应等
大气污染物的输送原理及产生的大气化学反应
区域灰霾中新颗粒的形成及其对灰霾形成的作用
气溶胶颗粒与大气污染物之间的异向化学反应机理
大气污染中气溶胶颗粒对区域气候与人类健康的影响
区域灰霾高层大气气溶胶颗粒的特征及输送(飞机和高山站点观测)
实验仪器: 本课题组紫荆港校区东四拥有大气化学实验室及气溶胶观测和采样平台,目前拥有多台国产DKL-2单级和双级气溶胶单颗粒采样器、1台国外8级单颗粒采样器、多台PM2.5采样器、室内气溶胶吸湿性模拟系统1套、微型气象观测站多套、云和降水中不溶颗粒过滤系统1套、气相和气液相化学反应模拟系统1套(黄道博士)、戴安阴阳离子色谱1套、PILS采样器、微型扩散纳米颗粒采样品、GCVI云滴采样器(购置ing)、多种气体在线监测仪器(购置ing)和电镜图象分析系统1套。气溶胶单颗粒分析采用浙大化学院和材料学院电镜中心的分析平台。

url

telephone
86-
email
liweijun@zju.edu.cn
address
玉泉校区教六217-2
research
主持承担的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
山东大学青年****未来计划(2015WLJH37);
山东省****基金(JQ201413);
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区域灰霾事件生消过程追踪观测之单颗粒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排名第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CRSM11KFB0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073);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APC-KF-2011-07);
山东省青年科学基金(ZR2011DQ001);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国家973项目(2011CB403401);
中国国家博士后特别资助();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开放基金(SKLCRSM09KFB04);
中国国家博士后基金二等();
山东省博士后基金二等();
山东大学新教师创新基金;

【获奖情况】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气溶胶单颗粒研究]
2014年山东省****基金获得者(JQ201413)[气溶胶单颗粒研究]
2014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之普通本科自然科学类一等奖(第一位)[灰霾颗粒及云雾滴中内混重金属单颗粒的微观可溶性研究](No.2014BZ10036)
2013年第三届“中国气溶胶研究青年科学奖”,“中国气溶胶研究青年科学家奖”评审委员会及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业委员会
2013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大气颗粒物单颗粒的物理化学特征研究”(公示编号:**,排名第二)
2011年中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极端污染天气条件下气溶胶单颗粒特性和非均相转化”(公示编号:**,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2010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极端污染天气条件下气溶胶单颗粒特性和非均相转化”(公示编号:201041,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mypage_id
6514
work_title
learn_degree
work_post
research_orientation
handle
liwj
main_status
1
access_uid_status
1
theme_id
qrcode_status
1
gmt_qrcode
2021-01-24 23:30:12
content
李卫军,浙江大学****B特聘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山东省****获得者。

2017.06 -至今: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研究员(Tenure Track)
2013.09 - 2017.06: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破格教授
2010.01 - 2013.09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讲师
2009.07 - 2011.06: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博士后,合作导师:王文兴 院士
2007.09-2009.03:美国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和2006.03-2007.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导师:邵龙义教授和Peter R. Buseck教授
2003.09-2005.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科学硕士,导师:邵龙义教授
1999.09-2003.06: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质本科
本课题组长期以来主要专注于大气化学大气气溶胶单颗粒研究方向,主要应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纳米二次离子质谱等手段研究我国大气雾-霾及沙尘暴期间大气气溶胶颗粒物,从微观角度揭示颗粒物表面及内部的物理化学特性,其中包括:雾-霾期间气溶胶理化特性、沙尘暴期间沙尘颗粒矿物组分、颗粒物吸湿增长及光学特性、颗粒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效应等方向的研究。曾经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之普通本科自然科学类一等奖,2014年山东省****基金获得者,2016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017入选浙江大学“****”,2019年获得全国环境化学第一届青年科学家奖(1\/10全国),2020年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金奖(1\/10全国),2020年获得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1\/11全国)。目前,获相关仪器发明专利共5项和2项软件著作权,其中一项已经转让公司。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外刊物Science子刊的Science Advanc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等大气科学相关领域的杂志上发表论文共42篇,出版中英文双语专著1部, H指数为32。目前为Scientific reports和Atmosphere杂志的编委,独立处理稿件。
本课题组经过多年模索及积累,我们围绕气溶胶单颗粒技术逐渐形成了以下7个研究方向:
1)不同排放源下单颗粒的特征——旨在建立单颗粒形貌-成分-来源数据库
2)东亚区域输送条件下单颗粒的老化特性——旨在理解颗粒物老化机制
3)黑碳单颗粒的三维建模及光学模拟——旨在理解不同混合态下黑碳的吸光性
4)颗粒物的地球化学生物循环(铁可溶解及地球化学循环)——旨在理解铁的酸溶解特征
5)雾-霾和沙尘气溶胶单颗粒研究 ——旨在理解污染条件下单颗粒的特性
6)单颗粒实验室的吸湿性模拟研究——旨在结合实验室深入理解颗粒物表面非均相性机制
7)基于单颗粒手段研究气溶胶-云的交互作用——旨在理解不同来源的气溶胶如何影响云凝结特性


工作研究领域:
微观世界里窥探宏观世界(Microscoscpic observations reveal macroscopic world (MOW)) ,研究领域涵盖地球科学、大气物理、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化学,在以下方面有深入研究:
亚洲沙尘暴沙尘颗粒的来源及其矿物学研究
城市大气污染物的理化特征评价及来源追踪
云雾结核、气溶胶与CCN之间相互作用机制
大气的非均性化学反应和均相性化学反应等
大气污染物的输送原理及产生的大气化学反应
区域灰霾中新颗粒的形成及其对灰霾形成的作用
气溶胶颗粒与大气污染物之间的非均相化学反应机理
大气污染中气溶胶颗粒对区域气候与人类健康的影响
区域灰霾高层大气气溶胶颗粒的特征及输送(飞机和高山站点观测)
气溶胶颗粒中铁颗粒老化机制及其可溶解性研究,评估对健康及海洋生态影响
气溶胶颗粒的相变特征
黑碳颗粒的形貌特征的分形维数及其光学特征

实验仪器: 本课题组紫荆港校区东四拥有大气化学中心实验室及杭州、舟山和大明山顶已经建立固定气溶胶观测和采样平台,目前拥有多台国产DKL-2单级和双级气溶胶单颗粒采样器、1台国外8级单颗粒采样器、多台PM2.5采样器、室内气溶胶吸湿性模拟系统1套、微型气象观测站多套、云和降水中不溶颗粒过滤系统1套、气相和气液相化学反应模拟系统1套、戴安阴阳离子色谱1套、PILS采样器、微型扩散纳米颗粒采样品、OC\/EC、GCVI云滴采样器、的线云滴谱仪、在线气溶胶数谱仪、多种气体在线监测仪器和电镜图象分析系统1套。气溶胶单颗粒分析采用浙大化学院和材料学院电镜中心的分析平台,近年来开始利用冷冻透射电镜手段研究气溶胶颗粒,分析采用浙大冷冻电镜中心的分析平台。

招生博士后及研究生:
本课题组长年招收博士后,欢迎环境科学和工程、大气科学、地球科学、化学材料、地球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生来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年薪依照浙江大学博士后工资标准),具有大气化学模式背景的优先考虑。如果有博士后意向欢迎发邮件,欢迎来课题组交流。博士后出站可以推荐至在浙大作副研究员或研究员的机会。具体招聘信息:http:\/\/gs.zju.edu.cn\/2020\/0909\/c38854a**\/page.htm
课题组每年至少招收硕士研究生1名和博士研究生1名,专业包括:大气科学\/大气物理、环境科学和工程、化学材料等专业,近年来本课题组由于方向拓展也招生遥感地理、计算机等具有数值模拟能力的相关学科。

column_name
个人简介
相关话题/浙江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丹彤
    刘丹彤博士生导师,****研究员type1descriptionsummary刘丹彤,浙江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大气科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大气化学,大气颗粒物理化性质,云和气溶胶相互作用机制。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一区文章20余篇包括Nat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
  •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舒守娟
    舒守娟,博士大气科学—灾害性天气summary女,1980年生,新疆阿克苏人,汉,中共党员。博士,现为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连续多年承担大气科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天气学原理》(九年)和《大气物理学》(四年)。《天气学原理》课程于2004年同领域最早入选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
  •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小凡
    天气中尺度气象研究团队summary李小凡,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博导198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1985年硕士毕业,1993年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气象系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物理系做博后;1994年起在美国国家宇航局戈达德航天中心大气实验室任合同研究员,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
  •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谭季青
    大风大浪看天气;于无声处听惊雷(科学精神丧失者莫入)还科学本来面目归真理应有地位summary1987-199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博士;1993-1996北京大学大气科学流动站博士后;1996-1998中国气象局WMO\/IAEA关于环境紧急响应国际工作组中方专家;1998-1999,美国NOA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
  •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田荣湘
    田荣湘个人主页summary田荣湘简介:女,博士,副教授,硕士导师,气候与环境研究方向。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获天气动力硕士学位;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获环境科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东南大学和浙江大学工作。已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
  •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徐亚梅
    气象summary徐亚梅,毕业于南京大学,开设课程:动力气象学,主要研究兴趣:热带气旋,暴雨。template_id1photoresearch_field中尺度数值模拟和动力学status1opendate2008-01-0714:02:04access_typeaccess_count1676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
  •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RENGUANGWU
    RENGUANGWUtype1descriptionsummary吴仁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主要从事海陆气相互作用、气候变异、季风和ENSO相互作用、热带准两年周期振荡等方面研究,在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夏季风爆发、热带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海气相互作用和影响、ENSO-中国夏季气候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
  •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朱佩君
    朱佩君的个人主页summary朱佩君,女,博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习工作经历2007-至今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2004-2007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讲师1999-2004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气象学博士学位1995-1999浙江省金华市气象局预报员1991-1995南京气象学院(现南京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
  •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翟国庆
    理学部翟国庆summary简介:翟国庆,理学硕士。2000年晋升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兼任浙江省环境与地质、大气、地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中尺度气象数值模拟;天气分析与物理诊断;灾害性天气发生机理与预报方法等。先后参与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国家“九五”重中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
  •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高超超
    高超超的个人主页summary高超超,女,1978年生。博士,副教授,“求是青年****”。2000年获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系学士学位;2008年获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环境科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1年分别担任美国北卡州立大学讲师、纽约州立大学助理教授工作;2011年9月进入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