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国内首个中国非洲人类学研究中心在我校成立_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8-05-16

10月21日至22日,“中国人类学的非洲研究:传统、域外与实践国际研讨会暨浙江师范大学中国非洲人类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我校隆重举行。来自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南非开普敦大学、罗德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中外近40家高校、科研单机构的逾80名中外专家共聚一堂,见证、祝贺浙江师范大学中国非洲人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并围绕“中国非洲人类学的传统、域外与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多学科多视角的深入研讨。









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李红杰副主任,中山大学族群与移民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特聘教授周大鸣,我校非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特聘教授刘鸿武出席揭牌仪式并致辞。出席揭牌仪式的还有南非开普敦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龙格(Lungisile Ntsebeza)教授、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高丙中、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董建辉。









中国非洲人类学研究中心成立恰逢其时,担负着重要时代的使命。李红杰表示,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需要 “我们必须有一个世界的眼光、以一个世界的视角来跟世界互动”,中国非洲人类学研究中心在中非互动中将发挥作用。









  周大明表示,很多人类学经典研究、著名人类学家都出自非洲研究,人类学是非洲研究的基础。他期待浙江师范大学中国非洲人类学研究中心进一步整合国内非洲研究的学术力量,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成果。









刘鸿武指出,中国非洲人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将“更好嫁接、连接中国的人类学和非洲学”,一方面“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的民族政策, 为人类解决民族问题提供经验”,另一方面“让中国人能够更好地通过认知世界,回头更好地认知中国自己”。“建构未来中国的新的哲学社会话语体系,说清楚中国、说清楚世界,说清楚中国和世界的新关系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让我们携手为这个目标奋斗!”









李红杰与刘鸿武共同为中国非洲人类学研究中心揭牌。刘鸿武向李红杰、周大鸣、高丙中、董建辉、秦红增5名教授颁发证书,聘任其担任中心学术顾问,感谢他们加盟非洲研究院,共同推进中国非洲学和人类学协同发展的新事业。




中国非洲人类学研究中心依托非洲研究院的平台资源和学术团队而建,徐薇、蒋俊、雷雯分别担任中心执行主任、副主任和秘书长。徐薇表示,中心今后将通过设立田野调查基金、开发维护专门信息共享平台、打造线上非洲博物馆等创新性举措来支持推动中国非洲人类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近10年来,该团队先后有近30名科研人员,相继在非洲数十个国家进行了长、中、短期的田野调查,深度走进非洲族群、当地民众的日常,形成了以刘鸿武教授为首席专家,徐薇博士、蒋俊博士、雷雯博士等青年学者为核心骨干,研究院内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教育学、影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领域学科学者参与配合、多元交叉的研究团队,陆续出版了《黑非洲文化研究》等十余部著作,及《南部非洲人类研究综述》《非洲人类学:演进、实践与启示》等系列论文,还有大量以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支撑的对非洲区域和国别的宗教学、教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刘鸿武教授新近出版的《从中国边疆到非洲大陆——跨文化区域研究行与思》是一部中国学者数十年行走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非洲大陆,以个人往返中国和非洲的经历,从跨文化区域研究角度研究非洲的成果,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人类学研究著作,是作者“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思万件事”的全面总结。而由陈明昆教授主编的《游学非洲—非洲研究院师生行走非洲十年纪实》则是十年来非洲研究院建院师生扎根非洲、行走非洲、研究非洲的生动记录,体现了非洲研究院浓厚的非洲情怀和厚重的中国学术抱负。




挂牌仪式后,中心随即举行了“中国人类学的非洲研究:传统、域外与实践”国际研讨会。中心学术顾问李红杰、高丙中、周大鸣、董建辉教授以及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分别作大会主旨报告。




李红杰作题为“非洲民族研究的一点看法”的报告,发言从宏观上指出了非洲民族研究的三个视角。一是用中国的视角看待非洲,李红杰表示,“中国视角”就是要实实在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突出“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特点。二是从世界的角度看非洲。李红杰认为,世界民族国家发展具有历史阶段性,要客观、理性认识非洲民族国家建构过程和民族事务处理方法,从世界眼光进行比较。三是民族事务、民族工作层面看非洲。“从民族研究这个角度来说,非洲已经进入了现代国家建构进程,……我就希望关注在制度建构层面上如何保障不同的民族共同参与国家进程,如何共同分享发展成果。”最后,李红杰认为从事非洲民族研究,要有使命感,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非洲人类学研究这样平台、舞台。




周大鸣教授作题为“走向海外:中国人类学未来发展的方向”的报告。发言从中国人类学海外研究的传统、与欧美人类学海外研究的比较以及中国人类学海外研究的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周大鸣指出,中国人类学海外研究虽然遵循了欧美人类学海外研究的传统,但在本质上,它区别于欧美人类学海外研究服务于殖民统治这一目的,中国人类学海外研究起始于自身“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从当下中国发展的趋势和国际形势而言,中国人类学走向海外,既是中国了解世界的必然,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必由之路。“一带一路”的世界推进,让中国人类学的海外研究更加迫切。




高丙中教授作题为“世界社会与‘我们’人类学的中国探索”的报告,他认为海外人类学研究让人类学成为中国知识群体、明识世界、认识世界的“眼珠子“和”脚板子”。尽管“世界社会”有不同的界定,但“看世界确确实实会有两个角度。一个是外部视角,我们中国不在世界里面,是在外面,我们对世界。还有一个内部世界,我们就在世界之中”。“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置身在世界之中,我们有自觉意识,……自我跟他者,我跟他的关系必然在不同的层次都要发生,只不过是自觉和不自觉而已。”高丙中还表示,通过新技术媒体而构建起来的日常关系,让人类学研究更加便捷、多元甚至复杂。




董建辉教授作题为“时间、空间与人群:台湾原住民族群关系考察的三个维度”的报告。发言基于对台湾原住民族的历时性研究,重点思考用什么视野切入,去把握和探讨台湾原住民多个族群关系的问题。由此,他认为,族群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涉及到三个维度:空间、时间、人群。三个维度中,时间对族群关系的影响最为深刻,集中表现为外来政权的更迭对原住民的影响。主体性的增强,也导致了族群分化越来越厉害。




刘鸿武教授作题为“中国区域研究传统及其发扬光大:非洲研究院的实践探索”的报告。报告以非洲研究院的治学理念、学术规划和建设路径为脉络,指出学术研究应该从“我思故我在”转向“我行故我在”,进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刘鸿武说,“知行合一最好的就是真诚,真诚是什么?一个真正的学者观察这个世界以后,你所见、所闻真实写下来,就是知行合一。”刘鸿武认为,中国具有古老的区域研究传统,《诗经》《山海经》都是前人留给今人的历史治学传统。当前“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发扬中国传统的区域治理和研究传统精神,理解、尊重甚至欣赏异域文明和文化,加强跨文化和区域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人类学支撑的区域研究可能不行。但是反过来讲,人类学不进入区域研究当中也找不到发挥作用的功能。”他认为人类学研究要结合国家战略,站在国际视野的高度才能服务于国家。









本次会议会期2天,由开幕式、大会主旨报告、三组分组讨论、圆桌会议、闭幕式等环节构成,40多名中外学者受邀围绕“中非移民、中非媒体与文化交流、中国对非投资及技术合作、非洲政治与国家治理、非洲环境生态与宗教、非洲医疗、教育、语言”等多学科多维度议题做重点发言。圆桌会议上,周大鸣教授、高丙中教授、沈海梅教授等学者,及来自海外内年青学者,围绕徐薇博士提出的研究中心发展规划草案,积极建言献策,商议今后的合作领域与项目。刘鸿武致闭幕辞,衷心感谢中外学者见证浙江师范大学中国非洲人类学中心的成立,共同参与中国非洲学与人类学联合发展的事业。









本次会议全面体现了“知行合一,在行走中记录真实,在实践中探索学术”这一人类学基本特点。研讨会召开的当晚,非洲研究院中非影视研究中心自主原创大型纪录片《我从非洲来》在浙师大演播厅播映,这也是该片在国内的首次展播。该片由中心成员张勇博士、和丹博士(索马里籍)联合执导,综合应用了影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种手段,历时2年追踪拍摄了来自10多个非洲国家的20多位非洲人,以国际化的视角和非洲人自述的结构,讲述了他们在中国创业、学习、生活,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真实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当代中非关系的发展,也是人类学田野调查结合影视手段综合运用于学术研究的一次尝试。首影式为本次学术研讨会增添了影视人类学的生动案例与浓浓色彩,获得与会代表的高度赞赏。




链接:浙江新闻客户端:国内首个中国非洲人类学研究中心在浙江师范大学成立













摄影:陈远 金琳 齐佳静


编辑:朱慧






相关话题/人类学 民族 学术 浙江师范大学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