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肖丙刚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15

肖丙刚
sex
1
title
教授
department
信息工程学院
college

college2

degree
博士
recruit":0,"firstDiscipline1
信息与通信工程
secondaryDiscipline1

firstDiscipline2
电子信息
secondaryDiscipline2

executive
电子信息专业负责人
officePhone
**
mobilePhone
**
emailAddress
bgxiao@cjlu.edu.cn
businessAddress
赛博北楼501
individualResume
肖丙刚,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已毕业研究生11人,其中省级优秀毕业生1名,校级优秀毕业生3名,在读10人),中国计量大学&Arm智能互联联合实验室负责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平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负责人,浙江省省十三五优势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量新学院专业导师,至今指导过学生多人,其中近期出国2人,指导本科生发表过SCI论文2篇。中国电子协会高级会员,2017年度和2018年度中国计量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2015年度中国计量大学优秀科研工作者, SCI期刊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IEE Access、Optics Communications、Applied Optics、Journal of Modern Optics等审稿人。\r\r实验室公众号:量大智能互联实验室;\r研究方向:智能互联、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新型电磁超材料。\r1997年-2001年 浙江大学 本科\r2001年-2006年 浙江大学 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 硕博连读 博士\r2006年至今 中国计量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r2015年-2016年丹麦技术大学公派访问****\r2018-2019年南佛罗里达大学公派访问****\r\r个人主页:http://teacher.cjlu.edu.cn/MDZBMDMwMzEwMQ==\r1997年考入浙江大学信息学院光电信息工程学系学习,2001年本科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信息学院光电信息工程系“硕博连读”研究生,在教育部“****奖励计划”首批****、瑞典皇家工学院—浙江大学光子联合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科技部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新型人工电磁介质(metamaterials)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首席科学家何赛灵教授指导的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开展集成光波导器件理论模拟与制作、电磁场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2006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中国计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任教。\r目前主持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市级科研项目和4项企业合作项目,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参与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两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发表了各类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21篇SCI论文(2篇二区和5篇TOP论文)和2篇EI期刊论文,各项授权专利10多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项)。负责组织和指导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大赛中国计量大学选拔赛,指导学生创业并成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杭州云江技术有限公司,面向青少年的编程产业教育解决方案),指导学生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国家一等奖(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和国家二等奖(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灭火机器人)各一项,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华东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和三等奖1项,以及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华东赛区)三等奖(智能灭火机器人),指导学生获中国计量大学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基于互联网的360度全新团购模式)。\r近五年来,负责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申请并通过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和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主持获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一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员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项和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为中国计量学院校级精品课程《通信电路》、《微电子学导论》和《传输技术基础》等负责人。参与编写普通高等教育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类“十一五”规划教材、浙江省十一五重点建设教材《数字电子技术》一部。主持完成各类教改课题4项,目前在研的省级教改课题1项,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r
researchTopic
1.2016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6F010010)“基于平面结构的人工表面等离子体微波器件的设计与应用”\r2、2015年度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国际合作项目(2015C34006)“太赫兹无线通信中基于石墨烯的调制器的研究与开发”\r3、2015年度质检总局科技计划(质量技术监督领域)项目(2015QK292)\r4、2015年杭州市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M14-1)\r5、杭州舒智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智能家居客户端控制软件以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软件的开发”\r
awards
1.作为主要参加人员获2016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r2.作为主要参加人员获2014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r3.作为主要参加人员获2012年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r4.作为主要参加人员获2014年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r5.获得2007和2008中国计量学院多媒体大赛三等奖各1项\r6.获2011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课堂教学质量二等奖1项\r7.获2010年中国计量学院就业先进个人称号\r8.获得2011年中国计量学院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二等奖1项\r
researchProject
1.主持完成了三项横向课题“3G通信中双频小型化手机天线的开发”(20万)、“微带天线的设计与优化”(2.4万)和“面向通信行业流程整合平台软件开发”(15万)(2012年)\r2.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磁电可调微波器件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排名第三)(2011年)\r3.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磁电可调微波器件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排名第三),(2011年)\r4.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参与了省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负折射率光子晶体慢光波导的太赫兹波器件研究” (排名第二)(2010年)\r5.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参与了省自然科学基金 “复合磁电信息功能材料动态磁电效应机理与等效电路模型研究”(排名第三)(2010年)\r
publications
近三年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0余篇,代表性学术论文:\r1.Novel tunable graphene-encoded metasurfaces on an uneven substrate for beam-steering in far-field at the terahertz frequencies, Optics Express 28, 7125-7138 (2020) SCI 二区\r2.Tunable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based on graphene metamaterials,Optics Express ,2020, 28(3), 4048-4057 SCI 二区\r3.Sp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based notch filter for ultra-wideband microwave waveguide, Optics Communications, 2016,374:13–17,SCI 收录(TOP期刊)\r4.Metal-loaded graphene surface plasmon waveguides working in the terahertz regime 2015年7月27,Optics Communications,SCI收录(TOP期刊)\r5.A Terahertz Modulator Based on Graphene Plasmonic Waveguide 2015年10月15日,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SCI收录(TOP期刊)\r6.Broadband, wide-angle and tunable terahertz absorber based on cross-shaped graphene arrays[J].Applied Optics,2017,56:19.SCI收录(TOP期刊)\r7.Hybridization-induced dual-band tunable graphene metamaterials for sensing, 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2019, 9 (1), 35-43,SCI收录(2017-2018最新影响因子2.566) 被美国光学学会(OSA,世界上最大的光学和光子学信息同行评审集合)出版社在首页以“New Graphene-based Sensor Design Could Improve Food Safety”为题进行了报道(详见https://www.osa.org/en-us/home/))\r授权专利10余项,代表性授权发明专利:\r1.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新型隔离器,中国,0 .4\r2.基于石墨烯的磁可调法拉第旋转器,中国,9 .5\r3.一种基于石墨烯磁电双可调的新型隔离器\t发明专利\t2017.04\r4.基于石墨烯的磁可调法拉第式隔离器,中国,3.1\r5.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单模反射型衰减器,中国,6.1\r
others
本课题组研究的主要方向为智能互联、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电磁超材料,经费充足,欢迎报考。
correlation
researchDirection1
智能互联、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researchDirection2
新型电磁超材料
researchDirection3

researchDirection4
相关话题/中国计量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