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o.org.cn/attachments/2018-03/01-1522114154-89092.jpg)
近日,李家彪院士主持撰写的《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成矿地质学》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现代海底热液成矿作用方面的最新成果,是我国两个五年计划中关于海底热液硫化物项目的成果汇总。
该专著共分九个章节,48万余字,详细介绍了全球不同扩张速率洋中脊、弧后扩张中心和初始大陆裂谷的构造、岩浆活动和热液成矿特征,重点剖析了主要热液区地壳结构、基底岩石类型、沉积物厚度特征,及其对硫化物矿床分布规律、矿床规模和金属元素组成的影响,并对全球硫化物资源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
金翔龙院士为该著作撰写了序言,并指出:深海是人类探索和认识自然的新领域,海底热液硫化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战略矿产资源,是大国海洋资源竞争的焦点;过去10多年间,我国从海底热液硫化物调查的“空白”国,到成为世界上首个国际海底区域多金属硫化物的先驱投资者,实现了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勘查与研究领域的跨越发展。
2007-2015年,李家彪院士牵头实施的“多金属硫化物调查区资源评价”、“全球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评价”等重大项目针对位于国际管辖海域近40000 km长的大洋中脊和弧后扩张中心区域,开展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成矿规律的系统研究和联合攻关,取得了大量原创性成果。该书的出版,也将为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开展多金属硫化物新矿区的申请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洋壳演化、物质循环、极端生境以及与陆地同类资源对比等重大科学问题的深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