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电流变液的静态屈服应力已基本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但动态剪切应力仍然较低,当应变或者剪切速率超过屈服点时就会变得不稳定,并出现明显下滑。在实际应用中,动态剪应力比静态屈服应力更为重要,前者反映电流变液在整个剪切范围内的应力,而后者对应电流变液开始流动瞬间的应力,不能体现出材料在整个区间内的工作状态。近期,该团队合成出一种银耳状锡钛氧基混合物(W-TTO)颗粒,该颗粒由5-10nm厚的纳米片层相互交联构成,并且彼此连接形成复杂的三维褶皱结构。基于W-TTO颗粒制备的电流变液具有优异的电流变性能,在4kV/mm电场强度下静态屈服应力可以达到88kPa,动态剪切应力超过40kPa,且在0-100

上述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宁波市创新团队的支持,发表论文多篇(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8, 10, 6785-6792; NPG Asia Mater., 2016, 8, e322;J. Mater. Chem. C, 2014, 2, 5629-5635; Smart Mater. Struct., 2014, 23, 075005等),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201710032603.3,201410201572.6,201210190760.4,200910099359.8等)。

(纳米事业部 张磊 程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