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宁波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俊华
/2021-04-14
姓名:李俊华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7 年 7 月
籍贯:湖南安仁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工作和学习经历:
2019 年 1 月-至今: 宁波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结构工程硕士学位点负责人
2015 年 6 月- 2018 年 12 月: 宁波大学教务处 副处长、教授、博导
2012 年 12 月- 2015 年 6 月: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教授、硕导、博导
2007 年 9 月-2012 年 11 月: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副教授、硕导
2005 年 3 月-2007 年 9 月: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讲师
2000 年 9 月-2005 年 3 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硕士、博士
1996 年 9 月-2000 年 6 月: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本科
研修经历:
2011 年 7 月-2011 年 10 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访问学者
2013 年 9 月-2014 年 07 月:华南理工大学 访问学者
所在硕士点(方向):土木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装配式结构、结构抗震抗火及加固修复
主持承担的纵横向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344):冻融循环后型钢混凝土粘结与界面力传递性能研究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6FYC070180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质量缺陷定位识别技术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26):火灾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加固修复研究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08118):火灾高温及高温后型钢混凝土的粘结与剪力传递性能研究
5、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1KB24):非均匀火灾下约束型钢混凝土柱的抗火性能与设计
6、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F18E080008):预应力钢带加固混凝土结构尺寸效应及加固设计方法研究
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4E080003):非均匀火灾下约束型钢混凝土柱的耐火性能与抗火设计
8、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型钢混凝土柱的耐火性能与抗火设计方法研究
9、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A610079):火灾后型钢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损伤与评估
10、近海冲击与安全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项目(zj1017):型钢混凝土梁火灾后内部损伤发展
11、宁波大学市重点学科项目(XKL11D2079):火灾后型钢混凝土的粘结退化性能研究
12、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A610137):带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组合梁桥的疲劳性能研究
13、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061631):型钢高强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受力性能研究
14、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A610096):型钢混凝土粘结退化与粘结滑移恢复力模型研究
15、宁波市青年博士基金项目(2005A620031):基于转动自由度的模态柔度在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用
16、象山石浦菜场钢结构改造工程检测
17、宁大后勤临时餐厅钢结构工程检测
18、钢筋混凝土柱升温实验研究
19、宁大科院校区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
20、助推与芯级非标平台应力测试
主持承担的教研、实验室和学科建设项目:
1、宁波大学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宁波大学结构设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浙江省教育厅,2005.11-2007.06
2、宁波市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子课题:结构设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宁波市教育局,2009.06-2010.10
3、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项目(Y200736):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建设的研究,2009.6-2012.10
4、宁波大学实践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项: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参赛队伍选拔与保障机制,2014.01-2015.12
5、浙江省高等学校“十二五”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浙江省教育厅,2014.06-2015.12
6、宁波市结构工程重点学科:宁波市教育局,2012-2016
7、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OBE 理念的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浙江省教育厅,2019.01-2021.12(2/5)
荣誉:
1、浙江省优秀教师暨省高校优秀教师 2016 年
2、浙江省新世纪 151 人才工程第二层次 2010 年
3、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工程第一层次 2015 年
4、宁波市青年科技奖 2011 年
5、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3 年
6、浙江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009 年
7、宁波大学徐望月特别奖 2010 年
8、宁波大学工会积极分子 2009 年、2014 年、2018 年
9、宁波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10 年
10、宁波大学锋领党员 2016 年获奖
1、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2007 年
2、中冶集团科学技术一等奖:钢材组合增强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8 年(排名第二 2/12)
3、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混凝土结构抗火及火灾后评估、加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2017 年(排名第二 2/8)
4、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火灾后型钢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与加固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2017 年(排名第一 1/7)
5、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基本理论及应用研究 2010 年(排名第一 1/7)
6、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粘结机理与受力行为研究及应用 2009 年(排名第一)
7、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常温、高温及高温后型钢混凝土的粘结与界面力传递理论 2014 年(排名第一)
8、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型钢混凝土结构火灾后损伤评估方法与加固修复技术 2016 年(排名第一)
9、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的研究与应用 2008 年(排名第一)
10、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2007 年(第一作者)
11、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低周反复荷载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2009 年(第一作者)
12、宁波市教学成果二等奖:需求导向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6 年 (排名第三)
13、宁波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需求导向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6 年 (排名第三)学术兼职:
1、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
2、中国钢结构协会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理事
3、中国钢结构协会防火与防腐分会理事
4、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抗火专业委员会委员
5、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村镇防灾专业委员会委员
6、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抗震加固改造专业委员会委员
7、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检测与试验专业委员会委员著作:
1、李俊华,林云. 结构模型设计制作与分析[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2、李俊华. 火灾高温及高温后型钢混凝土结构性能[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标准:
1、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取样法检测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技术规程》T/CECS 726-2020 参编
2、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参编
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型钢混凝土结构防火技术规程》 参编专利:
1、 李俊华,陈文龙,严蔚,孙彬. 一种基于压电阻抗效应的钢筋套筒灌浆密实度缺陷监测方法.发明专利号:
ZL201810010564. (授权)
2、 李俊华,陈文龙, 孙彬, 严蔚.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浆锚搭接连接质量的评价方法. 发明专利:
201810610607.X. (授权)
3、 李俊华, 裘哲俊, 胡武荣. 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柱- 钢梁框架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发明专利号:
ZL201510141362.7 (授权)
4、 李俊华,钱钦. 一种用于柱抗火试验的约束装置. 发明专利号:ZL201210345666.1(授权)
5、 Lijunhua, He Sicong. Reusable Piezoelectric sensor for damage identification. Australian
Innovation Patent:2020101314
(授权)
6、 李俊华,何思聪.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损伤识别压电传感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201910619231.3.(授权)
7、 李俊华,唐跃锋,王国锋,俞凯. 一种新型电加热升温炉. 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220008612.1(授权)
8、 李俊华,唐跃锋,王国锋,邱栋梁. 一种带约束拉杆异形钢管混凝土柱. 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220008976.X(授权)
9、 李俊华,池玉宇. 一种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抗震加固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320260011.4(授权)
10、 李俊华, 马超, 张磊. 一种外包钢围套加固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 钢梁节点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号:
ZL201420374984.5(授权)
11、 张磊,李俊华,马超. 一种碳纤维围套加固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420374974.1
(授权)
12、 李俊华, 裘哲俊, 胡武荣. 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柱- 钢梁框架结构体系. 实用新型专利号:
ZL2015201814499.0(授权)
13、 裘哲俊,李俊华,史梦珊. 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520401097.7(授权)
期刊论文:
1、李俊华,张磊,顾炬锋,何思聪. 受火后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20,41(8):19-26
(一级期刊、EI 检索)
2、李俊华,何思聪,陈文龙,严蔚,孙彬. 基于压电阻抗效应的套筒灌浆饱满度识别与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 2020, 53
(5):65-77.(一级核心、EI 检索)
3、叶超,李俊华*(通讯作者),顾炬锋,李权平. 预应力钢带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轴压尺寸效应研究[J].工业建筑,2020,
50(2):176-183
4、何思聪,李俊华*,熊杨,孙彬. 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料实体强度检验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20,50(9):7-10
5、吕田碧,严蔚,李俊华,王浩杰,李春阳. 装配式框架结构的自由振动特性分析[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0,
33(1):88-94
6、Chunheng Zhou, Liping Cai , Zongping Chen , Junhua Li . Effect of kenaf fiber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strength cement composite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63(2020)121007(SCI 检索)
7、Qin Gao, Jun-Hua Li,?(通讯作者), Zhe-Jun Qiu, Hyeon-Jong Hwang,?(通讯作者). Cyclic loading test for
interior precast SRC beam-column joints with and without slab [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9;182: 1-12 (SCI 检索)
8、Tianbi Lv, Wei Yan, Junhua Li. Electro-mechanical impedance model of a laminated
rectangular plate with imperfect interfaces [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s and
Structures, 2019, Vol. 30(20) : 2982–2994 (SCI 检索,影响影子:2.582)
9、熊杨,李俊华*(通讯作者),孙彬,毛诗洋. 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料强度及影响因素[J]. 建筑材料学报,2019,22
(2):272-277 (EI 检索)
10、 陈文龙,李俊华*(通讯作者),严蔚,孙彬. 基于压电阻抗效应的套筒灌浆密实度识别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
2018,48(23):11-16
11、 黄梦迪,李俊华*(通讯作者),魏潇,杨勇. 初始持荷水平对预应力钢带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影响研究[J].工业建筑,2018,48(4):166-170
12、 郭延生,李俊华*(通讯作者),陈建华,陈文龙,熊杨.预应力钢带加固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8,48(7):194-200
13、 李俊华,章子华,池玉宇. 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7,34(7):156-165
(EI 检索)
14、 章子华,李俊华,诸葛萍. CFRP 锚索型风电结构抗台风性能研究[J]. 太阳能学报,2017,38(7):1966-1972
(EI 检索)
15、裘哲俊,李俊华*(通讯作者),池玉宇,孙彬. 常温及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加固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7,
47(9):33-39
16、 李俊华,钱钦,章子华,郑荣跃. 非均匀火灾下约束型钢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16,
49(4):57-69 (一级期刊、EI 检索)
17、张磊,宁国荣,李俊华*(通讯作者),杨勇. 预应力钢带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试验研究[J]. 工业建筑,2016,46(3):
155-159
18、李俊华,陈建华,孙彬. 高温后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15,36(5):124-132 (一级期刊、EI 检索)
19、李俊华、马超、陈建华、钱钦. 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5,
35(1): 51-56
20、李俊华,邱栋梁,俞凯,王国锋. 高温下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J].应力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5,
23(5):914-931 (EI 检索)
21、李俊华,邱栋梁,俞凯,孙彬. 高温后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15,32(2): 190-200 (EI 检索)
22、吴华宗,李俊华*(通讯作者),池玉宇,邱栋梁. 高温后反复荷载下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J]. 工业建筑,
2015,45(5): 138-142.
23、池玉宇,李俊华*(通讯作者),俞凯. 高温后反复荷载下带栓钉连接件型钢混凝土剪力传递性能研究[J]. 工业建筑,
2015,45(7): 159-163.
24、 Zihua ZHANG, Junhua LI* (通讯作者), Lei ZHANG, Kai YU. Study on the interfacial shear behavior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RC) members with stud connectors after fire [J].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2014,8(2): 140-150
25、Z. H. Zhang, Z. J. Yang and J. H. Li. An Adaptive Polygonal 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Elasto dyna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 Volume 13, No. 2 (2016) 1640015 (SCI 检索).
26、Zihua Zhang, Junhua Li and Ping Zhuge. Failure Analysis of Large-Scale Wind Power Structure
under Simulated Typhoon [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Volume 2014, Article ID 486524
(SCI 检索).
27、唐跃锋,李俊华*,孙彬. 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剩余承载力数值模拟分析[J]. 工程力学,2014,31(Sup): 91-98(EI
检索)
28、李俊华,俞凯,邱栋梁,王国锋. 高温下带栓钉连接件型钢混凝土界面剪力传递性能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3,
34(2):37-45 (一级期刊、EI 检索)
29、钱钦,马超,李俊华*. 约束梁柱构件抗火性能研究进展[J].宁波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4): 65-70
30、李俊华,刘明哲,萧寒. 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梁剩余承载力数值模拟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45(5):470-478
31、李俊华,王国锋,邱栋梁,俞凯. 带栓钉连接件型钢混凝土剪力传递性能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12,45(12):74-82
(一级期刊、EI 检索)
32、李俊华,唐跃锋,刘明哲.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2,33(2):56-63(一级期刊、EI 检索)
33、李俊华,唐跃锋,刘明哲.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加固试验研究[J]. 工程力学,2012,29(3): 177-183(EI 检索)
34、李俊华,唐跃锋,刘明哲. 外包钢加固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 工程力学,2012,29(5): 166-173
(EI 检索)
35、李俊华,刘明哲,唐跃锋,郑荣跃. 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11,44(4): 84-90.
(一级期刊、EI 检索)
36、李俊华,李玉顺,王建民.型钢混凝土柱粘结滑移本构关系与粘结滑移恢复力模型[J]. 土木工程学报,2010,
43(3):46-52. (一级期刊、EI 检索)
37、李俊华,王新堂,薛建阳,赵鸿铁.低周反复荷载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07,
40(7): 11-18. (一级期刊、EI 检索)
38、李玉顺,单炜,李俊华.子结构法拟动力试验技术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10,43(3): 119-123. (一级期刊、EI检索)
39、李俊华,薛建阳,王新堂,赵鸿铁.反复荷载下型钢混凝土柱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9,26(3):98-104
(EI 检索)
40、李俊华,王新堂,薛建阳,赵鸿铁.型钢高强混凝土短柱的抗剪机理与抗剪承载力[J].工程力学,2008,25(4): 191-199.
(EI 检索)
41、李俊华,于长海,唐跃锋,刘明哲,萧寒.碳纤维布加固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的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1,28(4):48-54
42、李俊华,王建民,李玉顺.带预应力约束拉杆的矩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0,32(5):28-35
43、唐跃锋,刘明哲,李俊华.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剩余承载力试验[l].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1,24(4):112-115
44、李俊华,董达武,王新堂.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研究现状及分析[J]. 特种结构,2009,26(1):52-56
45、姚侃,赵洪铁,薛建阳,李俊华,谢启芳. 古建木结构榫卯连接的扁钢加固试验[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
41(10): 220-224. (EI 检索)
46、李俊华, 薛建阳, 赵鸿铁. Experimental study on slip behavior between shaped steel and concrete
in SRC columns under cyclic reversed loading [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 2008,40(3):348-353.
(EI 检索) 47、李俊华,薛建阳,王新堂,赵鸿铁.型钢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的试验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2007,
23(2): 154-160.
48、李俊华,薛建阳,王新堂,赵鸿铁.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抗剪性能的试验与分析[J].工业建筑,2007,37(3):90-94
49、薛建阳,赵鸿铁,杨勇,李俊华.型钢混凝土柱粘结滑移性能及 ANSYS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 建筑钢结构进展,
2006,8(5): 8-16.
50、李俊华,薛建阳,赵鸿铁. 型钢高强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分析[J]. 建筑结构,2006,36(1):46-48
51、李俊华,王新堂,赵鸿铁,薛建阳.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6,
38(2): 178-183. (EI 检索)
52、李俊华,赵鸿铁,薛建阳,杨勇.型钢混凝土粘结损伤本构模型[J]. 工业建筑,2005,35(1): 69-71.
53、王新堂,杨晓明,李俊华.平面预应力钢桁架可靠性分析[J]. 特种结构,2005,22(4):61-64
54、李俊华, 赵鸿铁, 薛建阳.型钢混凝土构件界面滑移的计算[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6(2): 142-144. (EI检索)
55、李俊华,赵鸿铁,薛建阳.型钢高强混凝土柱若干问题讨论[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6(1): 44-47. (EI检索)
56、李俊华,赵鸿铁,薛建阳.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延性的试验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6(4): 383-386. (EI检索)
57、李俊华,薛建阳,赵鸿铁.型钢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2004,20(4):94-90.会议论文:
58、 Li, Chun-Yang, Yan, Wei, Lv, Tian-Bi, Li, Jun-Hua, Wang, Hao-Jie. Joint Defects Identification
for A Prefabricated Structure
Using Piezoelectric Impedance Analysis[J].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city,
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2019.(EI 检索)
59、Li Chun-Yang, Yan Wei, Lv Tian-Bi, Li Jun-Hua, Wang Hao-Jie. Joint Defects Identification for A
Prefabricated Structure Using Piezoelectric Impedance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the 2019 13th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city, 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2019
60、唐跃锋,李俊华*,孙彬,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剩余承载力数值模拟分析. 第 22 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Ⅱ), 113-120, 乌鲁木齐,2013.08.10-12,获大会评审的中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61、李俊华,马超,陈建华,钱钦,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第七届全国结构抗火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48-252, 南京,2013.11.14-15,被大会评为优秀论文
62、 Jian-hua Chen, Chao Ma, Jun-hua Li*, Qin Qian. Temperature field analysis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in fire,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Materials, CEABM 2013,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3, vol:351-352:
pp615-618
63、Guofeng Wang, Kai Yu, Junhua Li, Dongliang Qiu. Experimental study on strengthening
with bonded steel angles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after fire [J].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Civil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ICACIE 2012,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3, vol:639-640(1):pp 1120-1126
64、Dongliang Qiu, Kai Yu, Guofeng Wang, Junhua Li. Research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ire-damaged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strengthened with CFRP [J].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and Civil Engineering, GBMCE 2012,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3, vol:193-194:pp 1429-1435
65、Jun-Hua L,Yue-Feng Tang, Ming-Zhe Liu. Experimental study on residual load bearing
capacity of SRC beams after exposure to fire[J]. Proceeding of the Eleventh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10, vols(Ⅱ): 2241-224657、 Junhua Li,Yuefeng Tang, Mingzhe Liu.
Experimental study on residual load bearing capacity of SRC eccentric columns after exposure to
fire[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vols. 163-167: 2240-2246
66、Li Junhua,Wang Xintang. Behavior of Steel Reinforc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Columns Under
Low Cyclic Reversed
Loading,Proceedings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and hybrid
stuctures,2006.859、Li Junhua,Wang Xintang. Constitutive Model for Bond Damage in SRC
Structures,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ng
Experts,2006.8
67、Wang Xintang,Li Junhua, Ding Yong. Elasto-plastic analysis of steel frames with semi-rigid
connections,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ng
Experts,2006.8
68、Wang Xintang,Li Junhua, Wang Jianming, Ding Yong. Generalized Model of Buckling Load of
One-story Steel Frames with Semi-rigid Joints,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ng Experts,2006.8
69、 李俊华,赵银海,唐跃锋,刘明哲.火灾后型钢混凝土轴压柱剩余承载力试验,工程力学,2012,29(增刊Ⅰ):86-91第 20 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70、王新堂,李俊华,王万祯,萧寒. 大跨度索张拉平面预应力管桁架火灾行为数值分析. 建筑结构学报(增刊),2010,
31(Supp2):210-214
71、王新堂,郑小尧,王万祯,李俊华. 钢框架底层约束柱的火灾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 建筑结构学报(增刊),2010.5,
31:215-220
72、单炜,李玉顺,李俊华,沈煌莹. 压型钢板-竹胶板组合墙体拟静力试验研究. 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二次年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增刊),2009.12
73、李俊华,薛建阳,王新堂,赵鸿铁.反复荷载下型钢混凝土柱粘结强度试验研究. 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增刊), 2007,39(Sup.2):
122-128.
74、王新堂,李晓娟,李俊华.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支撑体系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
2006 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钢结构(增刊), 2006
75、王新堂,李晓娟,李俊华.基于 EC3 分类体系的顶底角钢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 2006 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钢结构(增刊),2006
76、谭坚,王新堂,李俊华. 方管柱与工字型钢梁半刚性连接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 2006 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钢结构(增刊),2006
77、王新堂,李俊华,郑绍桦.顶底角钢半刚性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宁波市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集,2006.10
78、李俊华,薛建阳,赵鸿铁.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增刊),2005, 37(Sup.): 122-128.
79、李俊华,薛建阳,赵鸿铁.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的神经网络评估. 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增刊), 2003, 35(Sup.):74-77.
承担课程:
本科生课程:《钢结构原理》、《工程结构抗火》 研究生课程:《高等组合结构》、《工程结构抗火》
招收结构与岩土力学方向博士研究生、结构工程和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学硕研究生、土木与水利专硕研究生
(数据截至日期:2020 年 11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