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科:电子信息材料代码:0809Z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和材料制备与加工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材料与器件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向,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能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信息材料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较高层次人才。
二、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
电子信息材料(二级学科代码:0809Z1)
研究方向:
①电子信息材料
②磁电子材料
③能源材料
④高分子材料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学制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学术型硕士参加科研、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为1.5年。
四、培养方式与原则
1、学习各环节的设置与安排及学分要求
(1)课程学习时间为2学期。课程设置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组成。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必修学位课三类;非学位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共选修课两类。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至少应修满30学分,其中学位课19学分,非学位课8-11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但一般不超过33学分。
(2)本学科其它专业的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可以作为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且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跨学科选修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一至两门,作为专业选修课计算学分。
(3)本学科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在本学科培养方案内多选修专业学位课,所修学分可以计算作本学科培养方案选修课学分。全校公共选修课所需的学分可用专业选修课来代替。
2、导师负责制与培养要求
(1) 导师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全面关心硕士研究生的成长,对研究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导师应根据本方案的要求,认真制定培养计划,检查并督促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以及论文研究工作。导师指导研究生论文选题、文献查阅、论文调研、课题研究、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应注意在各个环节上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2) 研究所应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工程实践、学位论文选题、科研工作及论文撰写、预答辩和答辩等各个环节上积极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和监督作用,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 导师要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硕士研究生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其他
五、课程设置
|    类 别  |      课程编号  |      开课 学院  |      课 程 名 称  |      总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数  |      考核方式  |      授课教师  |      备注  |  ||||
|    一  |      二  |      三  |      四  |  ||||||||||
|    学位课  |      公共课  |      1  |      马克思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2  |      考试  |   |||||
|    2  |      外国语  |      第一外国语  |      48  |      3  |      3  |      考试  |   |||||||
|    专业基础课  |      1  |      材环  |      半导体物理  |      48  |      3  |      3  |      考试  |      季振国  |   |||||
|    2  |      材环  |      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  |      48  |      3  |      3  |      考试  |      霍德璇  |   ||||||
|    专业必修课  |      1  |      材环  |      材料表征技术  |      48  |      3  |      3  |      考试  |      席俊华  |   |||||
|    2  |      材环  |      微电子工艺技术  |      32  |      2  |      2  |      考试  |      季振国  |   ||||||
|    3  |      材环  |      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  |      48  |      3  |      3  |      考试  |      迟洪忠  |   ||||||
|    学位课应修  |      19学分  |  ||||||||||||
|                非学位课  |                  专业选修课  |      1  |      材环  |      真空与薄膜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李红霞  |   ||||
|    2  |      材环  |      磁性材料  |      32  |      2  |      2  |      考查  |      李领伟  |   ||||||
|    3  |      材环  |      光电材料  |      32  |      2  |      2  |      考查  |      苏伟涛  |   ||||||
|    4  |      材环  |      能源材料  |      32  |      2  |      2  |      考查  |      秦海英  |   ||||||
|    5  |      材环  |      纳米材料  |      32  |      2  |      2  |      考查  |      吕燕飞  |   ||||||
|    6  |      材环  |      电子陶瓷材料  |      32  |      2  |      2  |      考查  |      赵士超  |   ||||||
|    7  |      材环  |      计算材料学  |      32  |      2  |      2  |      考查  |      霍德璇  |   ||||||
|    8  |      材环  |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  |      32  |      2  |      2  |      考查  |      于翠萍  |   ||||||
|    9  |      材环  |      晶体生长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李领伟  |   ||||||
|    10  |      材环  |      半导体材料  |      32  |      2  |      2  |      考查  |      李红霞  |   ||||||
|    应修  |      6-8学分  |  ||||||||||||
|    全校公共选修 课  |      1  |      马克思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32  |      1  |      2  |      2  |      考查  |   |||||
|    2  |      马克思  |      压力管理与潜能开发  |      16  |      1  |      2  |      2  |      考查  |   ||||||
|    3  |      外国语  |      英语听说  |      32  |      1  |      2  |      2  |      考查  |   ||||||
|    4  |      外国语  |      日语  |      32  |      1  |      2  |      2  |      考查  |   ||||||
|    5  |      图书馆  |      科技文献检索  |      16  |      1  |      2  |      2  |      考查  |   ||||||
|    6  |      管理  |      企业运营管理  |      16  |      1  |      2  |      2  |      考查  |   ||||||
|    7  |      经济  |      知识产权  |      16  |      1  |      2  |      考查  |   |||||||
|    8  |      计算机  |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  |      32  |      2  |      2  |      2  |      考查  |   ||||||
|    9  |      体艺部  |      世界民族音乐文化  |      16  |      1  |      2  |      2  |      考查  |   ||||||
|    10  |      体艺部  |      羽毛球  |      32  |      1  |      2  |      考查  |   |||||||
|    11  |      体艺部  |      篮球规则及裁判法  |      32  |      1  |      2  |      考查  |   |||||||
|    12  |      体艺部  |      乒乓球  |      32  |      1  |      2  |      考查  |   |||||||
|    13  |      体艺部  |      养生瑜伽  |      32  |      1  |      2  |      考查  |   |||||||
|    14  |      研究生院  |      下沙校级互选课(具体课程见课表)  |      考查  |   ||||||||||
|    应修  |      2-3学分  |  ||||||||||||
|    非学位课应修  |      8-11学分(全校公共选修课所需的学分可用专业选修课来代替)  |  ||||||||||||
|    必修环节  |      文献选读与开题报告  |      1  |      ▲  |      ▲  |   |||||||||
|    社会实践  |      1  |      ▲  |      ▲  |   ||||||||||
|    科技工作  |      1  |      ▲  |      ▲  |   ||||||||||
|    应修  |      3学分  |  ||||||||||||
|    合计应修  |      30-33学分  |  ||||||||||||
六、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要求(含质量和格式)
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在学术型硕士生培养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论文工作的目的是要使硕士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较全面的训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要以书面形式提供具有一定理论,实践水平的学位论文。篇幅一般不少于三万字、论文摘要一千字左右。论文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中外文摘要、目录、绪论、文献综述、理论部分、实验部分、数据处理或算法程序、案例研究、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2、发表论文等科技工作要求
研究生在读期间,鼓励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论文工作期间在我校规定的核心以上刊物以第一作者或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发表(含录用)1篇学术论文或者在其它公开出版的期刊或学术会议论文集(须有公开出版号)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含录用)2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能够解决信息安全领域中的一些理论或实际问题,在运用理论知识、方法或技术、以及获得的成果或结论上有创新性。并在理论与技术深度工作上反映出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3、论文选题与开题
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年末或第二学年年初完成。选题要求在本学科领域内选择有较高科技含量,反映本学科理论与技术最新发展动向,并力争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或市场应用需求,有创新意义和一定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研究生论文选题应对国民经济建设、文化发展或在学术领域有实际意义,并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
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科技动态,并对收集的资料做出分析和评述,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法,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论文工作计划,提交开题报告并完成开题答辩,就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广泛听取专家意见。
开题报告结束后,各学院将《文献选读和开题报告结果汇总表》报送研究生院,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完成文献选读及开题报告时,研究生须递交以下材料。
(1)、文献选读任务书和文献综述;
(2)、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
4、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应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技术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理论与技术上的正确性,先进性。只有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完成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各个环节工作且成绩合格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工作一般在第五学期进行。
学位论文应由2位(及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外专家进行盲审评价。答辩委员会由学位分委会认定3名(及以上)具有同行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家所组成(至少一名校外专家)。
5、毕业与学位授予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七、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