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科:环境监测与控制代码:0811Z2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城市、区域和包括矿山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的废(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其它污染的预防、控制与治理;区域和企业的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咨询;区域和企业的环境污染监测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在环境装备自动化控制、污染物自动化监测特色方面具有特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了解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向,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能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环境污染监测与自动化控制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较高层次人才。
二、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
1.环境监测与控制学科(0811Z2)
研究方向:
①海洋环境监测与控制(重中之重方向),
②水体环境监测与水处理工程控制,
③大气环境监测与控制,
④大气环境监测与控制。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学制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学术型硕士参加科研、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为1.5年。
四、培养方式与原则
1、学习各环节的设置与安排及学分要求
(1)课程学习时间为2学期。课程设置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组成。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必修学位课三类;非学位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共选修课两类。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至少应修满29学分,其中学位课17学分,非学位课9-12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但一般不超过33学分。
(2)本学科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跨学科(含跨学院的学科)选修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必修学位课、专业选修课,所修学分可以计算作本学科培养方案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学分。
(3)本学科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在本学科培养方案内多选修专业学位课,所修学分可以计算作本学科培养方案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学分(全校公共选修课所需的学分可用专业选修课来代替)。
2、导师负责制与培养要求
3、其他
五、课程设置
|    类 别  |      课程编号  |      开课 学院  |      课 程 名 称  |      总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数  |      考核方式  |      授课教师  |      备注  |  ||||
|    一  |      二  |      三  |      四  |  ||||||||||
|    学位课  |      公共课  |      1  |      马克思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2  |      考试  |   |||||
|    2  |      外国语  |      第一外国语  |      48  |      3  |      3  |      考试  |   |||||||
|    专业基础课  |      1  |      材环  |      高等环境工程学  |      48  |      3  |      3  |      考试  |      陈建军 马青兰  |   |||||
|    2  |      经济  |      多元统计分析  |      32  |      2  |      2  |      考试  |      吕盛鸽  |   ||||||
|    专业必修课  |      1  |      材环  |      现代仪器分析  |      32  |      2  |      2  |      考试  |      周洁  |   |||||
|    2  |      材环  |      高等环境化学  |      48  |      3  |      3  |      考试  |      谢正苗 周溶冰  |   ||||||
|    3  |      经济  |      统计计算与统计软件  |      32  |      2  |      2  |      考试  |      黄晓莉  |   ||||||
|    学位课应修  |      17学分  |  ||||||||||||
|                非学位课  |                  专业选修课  |      1  |      材环  |      固体废物处理工程与控制  |      16  |      1  |      1  |      考查  |      唐平  |   ||||
|    2  |      材环  |      大气污染监测与控制工程  |      16  |      1  |      1  |      考查  |      吴圣姬  |   ||||||
|    3  |      材环  |      土壤污染监测与修复  |      16  |      1  |      1  |      考查  |      吴卫红  |   ||||||
|    4  |      材环  |      水处理与过程控制  |      32  |      2  |      2  |      考查  |      陈建军  |   ||||||
|    5  |      材环  |      环境地球化学  |      32  |      2  |      2  |      考查  |      唐俊红  |   ||||||
|    6  |      材环  |      环境污染控制材料  |      32  |      2  |      2  |      考查  |      聂秋林殷好勇  |   ||||||
|    7  |      材环  |      环境科技进展(双语)  |      16  |      1  |      1  |      考查  |      赵红廷  |   ||||||
|    8  |      材环  |      环境生物学  |      16  |      1  |      1  |      考查  |      刘秀艳  |   ||||||
|    9  |      材环  |      GIS与环境信息处理  |      32  |      2  |      2  |      考查  |      唐俊红李峰  |   ||||||
|    应修  |      7-10学分  |  ||||||||||||
|    全校公共选修 课  |      1  |      马克思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32  |      1  |      2  |      2  |      考查  |   |||||
|    2  |      马克思  |      压力管理与潜能开发  |      16  |      1  |      2  |      2  |      考查  |   ||||||
|    3  |      外国语  |      英语听说  |      32  |      1  |      2  |      2  |      考查  |   ||||||
|    4  |      外国语  |      日语  |      32  |      1  |      2  |      2  |      考查  |   ||||||
|    5  |      图书馆  |      科技文献检索  |      16  |      1  |      2  |      2  |      考查  |   ||||||
|    6  |      管理  |      企业运营管理  |      16  |      1  |      2  |      2  |      考查  |   ||||||
|    7  |      经济  |      知识产权  |      16  |      1  |      2  |      考查  |   |||||||
|    8  |      计算机  |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  |      32  |      2  |      2  |      2  |      考查  |   ||||||
|    9  |      体艺部  |      世界民族音乐文化  |      16  |      1  |      2  |      2  |      考查  |   ||||||
|    10  |      体艺部  |      羽毛球  |      32  |      1  |      2  |      考查  |   |||||||
|    11  |      体艺部  |      篮球规则及裁判法  |      32  |      1  |      2  |      考查  |   |||||||
|    12  |      体艺部  |      乒乓球  |      32  |      1  |      2  |      考查  |   |||||||
|    13  |      体艺部  |      养生瑜伽  |      32  |      1  |      2  |      考查  |   |||||||
|    14  |      研究生院  |      下沙校级互选课(具体课程见课表)  |      考查  |   ||||||||||
|    应修  |      2-3学分(全校公共选修课所需的学分可用专业选修课来代替)  |  ||||||||||||
|    非学位课应修  |      9-13学分  |  ||||||||||||
|    必修环节  |      文献选读与开题报告  |      1  |      ▲  |      ▲  |   |||||||||
|    社会实践  |      1  |      ▲  |      ▲  |   ||||||||||
|    科技工作  |      1  |      ▲  |      ▲  |   ||||||||||
|    应修  |      3学分  |  ||||||||||||
|    合计应修  |      29-33学分  |  ||||||||||||
六、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要求
进行科学研究并撰写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综合衡量硕士生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体现分层次(目前暂不考虑分层次,以后将逐渐考虑设置课程学习类、工程技术类及一般学位类三种)、分类型(目前定位学术型与专业学位型)、多方向培养的指导思想,对硕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工作的要求,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培养格式。
2、发表论文等科技工作要求
研究生在读期间,鼓励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论文工作期间在我校规定的核心以上刊物以第一作者或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发表(含录用)1篇学术论文或者在其它公开出版的期刊或学术会议论文集(须有公开出版号)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含录用)2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能够解决环境监测与控制领域中的一些理论或实际问题,在运用理论知识、方法或技术、以及获得的成果或结论上有创新性。并在理论与技术深度工作上反映出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3、论文选题与开题
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年末或第二学年年初完成。选题要求在本学科领域内选择有较高科技含量,反映本学科理论与技术最新发展动向,并力争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或市场应用需求,有创新意义和一定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研究生论文选题应对国民经济建设、文化发展或在学术领域有实际意义,并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
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科技动态,并对收集的资料作出分析和评述,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法,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论文工作计划,提交开题报告并完成开题答辩,就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广泛听取专家意见。
开题报告结束后,各学院将《文献选读和开题报告结果汇总表》报送研究生院,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完成文献选读及开题报告时,研究生须递交以下材料。
(1)、文献选读任务书和文献综述;
(2)、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
4、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一般应在第五学期初进行(每年的1月份)。论文工作时间从开题报告之日起至完成学位论文申请答辩之日止,一般不少于1学年。
学位论文答辩应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技术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理论与技术上的正确性,先进性。只有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完成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各个环节工作且成绩合格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由2位(及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外专家进行盲审评价。答辩委员会由3名(及以上)具有同行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家所组成(至少一名校外专家)。
5、毕业与学位授予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七、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