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院
学科:工商管理 (会计学)代码:1202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身心健康,富有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
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系统、深入掌握会计理论和方法,了解会计学科国内外发展与研究动态,具有国际化视野;
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较好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掌握学术研究规范,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从事专业工作。
二、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
专业:会计学(二级学科代码:120201)
研究方向:
① 会计理论与方法
② 资本市场与公司理财
③ 成本管理会计
④ 审计理论与方法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学制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参加科研、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为1.5年。
四、培养方式与原则
1、学习各环节的设置与安排及学分要求
(1)课程学习时间为2学期。课程设置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组成。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必修学位课三类;非学位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共选修课两类。学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应修满32学分,其中学位课19学分,非学位课10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
(2)本学科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跨学科选修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必修学位课、专业选修课,所修学分可以计算作本学科培养方案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学分。
(3) 本学科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在本学科培养方案内多选修专业学位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所修学分可以计算作本学科培养方案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学分。
2、导师负责制与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学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导师和学生以《培养方案》为依据,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确定学生学习期限内的全部学习任务,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按《培养计划》执行。
3、其他
非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毕业的学生,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补修课程(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五选三),成绩计入学习档案,不计学分。补修课程考试合格后方能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
五、课程设置
类 别 | 课程编号 | 开课 学院 | 课 程 名 称 | 总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数 | 考核方式 | 授课教师 | 备注 | ||||
一 | 二 | 三 | 四 | ||||||||||
学位课 | 公共课 | 1 | 马克思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2 | 考试 | |||||
2 | 外国语 | 第一外国语 | 48 | 3 | 3 | 考试 | |||||||
专业基础课 | 1 | 经济 | 现代经济理论 | 48 | 3 | 3 | 考试 | 沈炳珍 | |||||
2 | 管理 | 现代管理理论 | 48 | 3 | 3 | 考试 | 王 颖 | ||||||
专业必修课 | 1 | 经济 | 计量经济学 | 48 | 3 | 3 | 考试 | 吕盛鸽 | 须全修 | ||||
2 | 会计 | 会计理论研究 | 48 | 3 | 3 | 考试 | 郝玉贵 | ||||||
3 | 会计 | 财务理论研究 | 32 | 2 | 2 | 考试 | 刘翰林 | ||||||
学位课应修 | 19学分 | ||||||||||||
非学位课 | 专业选修课 | 1 | 会计 | 会计研究方法 | 32 | 2 | 2 | 考查 | 李正 | ||||
2 | 会计 | 国际会计研究 | 32 | 2 | 2 | 考查 | 王泽霞 | ||||||
3 | 会计 | 审计理论研究 | 32 | 2 | 2 | 考查 | 辛金国 | 若选修该课请到“审计学”专业跨选 | |||||
4 | 会计 | 国际审计比较研究 | 32 | 2 | 2 | 考查 | 郝玉贵 | ||||||
5 | 会计 | 税务筹划研究 | 32 | 2 | 2 | 考查 | 潘亚岚 | ||||||
6 | 会计 | 管理会计研究 | 32 | 2 | 2 | 考查 | 贾勇 | ||||||
7 | 会计 | 学科动态讲座 | 32 | 2 | 2 | 考查 | 谭青 | ||||||
应修 | 8学分 | ||||||||||||
全校公共选修 课 | 1 | 马克思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32 | 1 | 2 | 2 | 考查 | |||||
2 | 马克思 | 压力管理与潜能开发 | 16 | 1 | 2 | 2 | 考查 | ||||||
3 | 外国语 | 英语听说 | 32 | 1 | 2 | 2 | 考查 | ||||||
4 | 外国语 | 日语 | 32 | 1 | 2 | 2 | 考查 | ||||||
5 | 图书馆 | 科技文献检索 | 16 | 1 | 2 | 2 | 考查 | ||||||
6 | 管理 | 企业运营管理 | 16 | 1 | 2 | 2 | 考查 | ||||||
7 | 经济 | 知识产权 | 16 | 1 | 2 | 考查 | |||||||
8 | 计算机 |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 | 32 | 2 | 2 | 2 | 考查 | ||||||
9 | 体艺部 | 世界民族音乐文化 | 16 | 1 | 2 | 2 | 考查 | ||||||
10 | 体艺部 | 羽毛球 | 32 | 1 | 2 | 考查 | |||||||
11 | 体艺部 | 篮球规则及裁判法 | 32 | 1 | 2 | 考查 | |||||||
12 | 体艺部 | 乒乓球 | 32 | 1 | 2 | 考查 | |||||||
13 | 体艺部 | 养生瑜伽 | 32 | 1 | 2 | 考查 | |||||||
14 | 研究生院 | 下沙校级互选课(具体课程见课表) | 考查 | ||||||||||
应修 | 2学分 | ||||||||||||
非学位课应修 | 10学分 | ||||||||||||
必修环节 | 文献选读与开题报告 | 1 | ▲ | ▲ | |||||||||
社会实践 | 1 | ▲ | ▲ | ||||||||||
科技工作 | 1 | ▲ | ▲ | ||||||||||
应修 | 3学分 | ||||||||||||
合计应修 | 32学分 |
六、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要求(质量和格式)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组)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论文要求:概念清楚、论据充分;对所选用的研究方法有科学根据,理论推导正确,计算结果无误,数据真实可靠,分析严谨;对研究结论应作理论上的阐述,引用他人的材料要引证原著;词句精练通顺、条理分明、逻辑性强、文字图表清晰整齐。
论文应有创新性成果。
论文格式要求参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统一要求》(杭电研[2012]311号)。
2、发表论文等科技工作要求
发表论文等科技工作要求按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加科技工作的暂行规定》(杭电研[2010]235号)执行。
3、论文选题与开题
论文选题应对国民经济建设、文化发展或在学术领域有实际意义,并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
学生应系统地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并对收集的资料作出分析和评述,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法,在导师指导下提交开题报告并完成开题答辩,就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广泛听取专家意见。
4、论文答辩
4、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盲审的规定》(杭电研[2007]172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细则》(杭电研[2007]172号)有关规定执行。
5、毕业与学位授予
毕业与学位授予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细则》(杭电研[2007]172号)有关规定执行。
七、其他
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按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人员硕士学位工作的实施细则》(杭电研[2007]172号)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