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
自主设置二级学科:海洋与船港机械装备技术 代码:0802Z1
我校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覆盖了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和车辆工程四个二级学科,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一、培养目标
该学科专业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自主设置二级学科:海洋与船港机械装备技术学科基础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优良、应用能力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研究开发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二、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
1. 海洋机电装备,包括水下机器人、深海探测技术
2. 船港机械装备
3. 海洋流体力学
4. 港机动力装置与系统的智能化技术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学制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硕士研究生参加科研、工程实践,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为1.5年。
四、培养方式与原则
在学院和研究所的领导下,实现导师全面负责制。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要重视并发挥整个团队的集体指导作用。在对研究生的培养中,应贯彻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并重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较深入的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和发挥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学习各环节的设置与安排及学分要求
(1)课程学习时间为2学期。海洋与船港机械装备技术学科以机械工程、信息工程、海洋工程为核心,涉及能源、环境等多学科交叉。将主要围绕“海洋装备流体动力学”、“海洋机电装备设计制造技术”和“船港机械装备技术”等三个专业方向建设队伍,开展研究,培养人才。课程体系的设计主要根据该学科特点以及未来发展和研究方向定制。学制2年半。课程设置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学位课分公共课、专业课,同时还包括科研和实践必修环节。非学位课分专业选修课和全校选修课。课程学习按学分制,学生必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硕士研究生应修最低学分为30学分。其中学位课17学分,非学位课10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
(2)本学科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数学,统计学)选修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必修学位课、专业选修课,所修学分可以计算作本学科培养方案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学分。
(3)本学科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在本学科培养方案内多选修专业学位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所修学分可以计算作本学科培养方案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学分。
(4)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对硕士生进行一次中期考核,选优汰劣。学习成绩差,或因缺乏科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或不安心学习及其它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终止学籍。
(5)鼓励有条件的学科方向与国内外重点院校、科研机构和大中企业共同协作培养。
2、导师负责制与培养要求
本学科采用导师负责制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模式,研究生在导师或研究团队的指导下开展学习和科研活动,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并重,基础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活动相结合,着重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1)课程学习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讲授、讨论班等课堂形式,同时注重文献查阅、课外交流、导师指导等课外学习方式。
(2)学术活动
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相关方向的学术活动,包括积极参加相关学科的学术报告及对外学术交流,使他们在科研上具备团结合作、敬业求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期间至少参加6~8次学术讲座、1~2次学术交流活动。
(3)论文选题与开题
研究生论文选题应对国民经济建设、文化发展或在学术领域有实际意义,并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科技动态,并对收集的资料作出分析和评述,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法,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论文工作计划,提交开题报告并完成开题答辩,就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开题报告结束后,学院将《文献选读和开题报告结果汇总表》报送研究生院。
(4)发表论文等科技工作要求
研究生在论文工作期间参加科技工作的要求参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加科技工作的暂行规定》执行。
(5)社会实践
是培养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深化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实践在第三学期开始安排,根据学科特色具体可采用专业实践或教学实践等多种形式。
鼓励学生进行交叉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研究生具备从所选研究课题的最新科研成果中发现问题的初步能力,同时在导师指导下解决一些有一定意义的学术问题与实际问题。
五、课程设置
类 别 | 课程编号 | 开课 学院 | 课 程 名 称 | 总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数 | 考核方式 | 授课教师 | 备注 | ||||
一 | 二 | 三 | 四 | ||||||||||
学位课 | 公共课 | 1 | 马克思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2 | 考试 | |||||
2 | 外国语 | 第一外国语 | 48 | 3 | 3 | 考试 | |||||||
专业基础课 | 1 | 理学 | 数值分析 | 48 | 3 | 3 | 考试 | 吴明 | |||||
2 | 理学 | 工程数学 | 48 | 3 | 3 | 考试 | 裘哲勇 | ||||||
专业必修课 | 1 | 机械 | 高等流体力学 | 48 | 3 | 3 | 考试 | 潘华辰 | 应至少修满6学分 | ||||
2 | 机械 | 高等传热学 | 48 | 3 | 3 | 考试 | 陈凯、聂欣 | ||||||
3 | 机械 | 现代测试技术 | 48 | 3 | 3 | 考试 | 赵文礼 | ||||||
4 | 机械 | 船舶液压系统 | 48 | 3 | 3 | 考试 | 刘荣 | ||||||
5 | 机械 | 机电系统动力学 | 48 | 3 | 3 | 考试 | 王桥医 | ||||||
6 | 机械 | 海洋机器人基础 | 48 | 3 | 3 | 考试 | 周东辉 | ||||||
学位课应修 | 17学分 | ||||||||||||
非学位课 | 专业选修课 | 1 | 机械 | 机械工程学科发展前沿专题讲座 | 32 | 2 | 4 | 考查 | 吴玉光等 | ||||
2 | 机械 | 高等内燃机原理 | 48 | 3 | 3 | 考试 | 刘忠民 | ||||||
3 | 机械 | 船舶动力装置 | 32 | 2 | 2 | 考查 | 彭章民 | ||||||
4 | 机械 | 港口机械设计 | 32 | 2 | 2 | 考查 | 龚/苏 | ||||||
5 | 机械 | 海洋探测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秦华伟 | ||||||
6 | 机械 | 弹塑性力学基础 | 48 | 3 | 3 | 考查 | 田燕萍、冯长水 | ||||||
7 | 机械 | 伺服驱动系统控制 | 32 | 2 | 2 | 考查 | 倪敬 | ||||||
8 | 机械 | 数控技术与数控加工 | 32 | 2 | 2 | 考查 | 于保华 | ||||||
9 | 机械 | 微系统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周建军 | ||||||
10 | 机械 | 疲劳与断裂力学 | 32 | 2 | 2 | 考查 | 张建辉 | ||||||
11 | 电子 | 海洋电子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蔡文郁 | 若选修该课请到电子学院跨选 | |||||
12 | 生仪 | 生物信息学 | 32 | 2 | 2 | 考查 | 范明 | ||||||
应修 | 7学分 | ||||||||||||
全校公共选修 课 | 1 | 马克思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32 | 1 | 2 | 2 | 考查 | |||||
2 | 马克思 | 压力管理与潜能开发 | 16 | 1 | 2 | 2 | 考查 | ||||||
3 | 外国语 | 英语听说 | 32 | 1 | 2 | 2 | 考查 | ||||||
4 | 外国语 | 日语 | 32 | 1 | 2 | 2 | 考查 | ||||||
5 | 图书馆 | 科技文献检索 | 16 | 1 | 2 | 2 | 考查 | ||||||
6 | 管理 | 企业运营管理 | 16 | 1 | 2 | 2 | 考查 | ||||||
7 | 经济 | 知识产权 | 16 | 1 | 2 | 考查 | |||||||
8 | 计算机 |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 | 32 | 2 | 2 | 2 | 考查 | ||||||
9 | 体艺部 | 世界民族音乐文化 | 16 | 1 | 2 | 2 | 考查 | ||||||
10 | 体艺部 | 羽毛球 | 32 | 1 | 2 | 考查 | |||||||
11 | 体艺部 | 篮球规则及裁判法 | 32 | 1 | 2 | 考查 | |||||||
12 | 体艺部 | 乒乓球 | 32 | 1 | 2 | 考查 | |||||||
13 | 体艺部 | 养生瑜伽 | 32 | 1 | 2 | 考查 | |||||||
14 | 研究生院 | 下沙校级互选课(具体课程见课表) | 考查 | ||||||||||
应修 | 3学分 | ||||||||||||
非学位课应修 | 10学分 | ||||||||||||
必修环节 | 文献选读、开题报告 | 1 | ▲ | ▲ | |||||||||
社会实践 | 1 | ▲ | ▲ | ||||||||||
科技工作 | 1 | ▲ | ▲ | ||||||||||
应修 | 3学分 | ||||||||||||
合计应修 | 30学分 |
六、学位论文
1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硕士生应积极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注意选择有重要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课题。学位论文要有新的见解。为确保论文质量,要求做到:
(1)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对所研究的课题在基本理论、计算方法、测试技术、仪器设计等某一方面有新的见解,或用已有理论及最新科技成就解决工程技术的实际问题,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有应用价值。
(2)硕士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并在第三学期中(一般在第4~9周)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须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开题报告会上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价值、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进度做出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认可后才能进行课题研究。对于科研经费的来源、试验器材的采购和加工计划等应提前考虑并采取措施。开题报告会由各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
(3)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提前完成论文者,经本人提出申请,导师、二级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和研究生处审批后可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4)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文句简练、图表清晰、层次分明,能体现硕士生应有的宽广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
(5)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课题意义的说明、国内外动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途径、本人在课题中所作的工作;理论分析和公式;测试装置和实验手段;计算程序;实验数据处理;必要的图表曲线;结论和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等。
(6)与他人合作或在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
(7)学位论文格式要求参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统一要求》(杭电研[2012]311号)。
2、论文盲审及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答辩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盲审的规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3、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位授予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细则》(杭电研[2007]172号)有关规定执行。
七、其他
1、除联合申请硕士点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外,研究生离校到其他单位完成毕业论文,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同意后报学院备案。
2、所有研究生应回到学院参加集体答辩,若要在校外答辩必须向学院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