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学院
学科:软件工程 (专硕)代码:08521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软件研发和工程管理专门人才,并达到如下具体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具有软件工程领域的坚实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掌握现代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熟悉软件工程领域的国内外新发展、新动向,具有独立进行软件研发以及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和决策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4.身心健康。
二、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
1.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
2.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
3.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学制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专硕型硕士参加专业实践、科研、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为1.5年。
四、培养方式与原则
1、学习各环节的设置与安排及学分要求
(1)课程学习时间为2学期。课程设置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组成。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必修学位课三类;非学位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共选修课两类。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至少应修满28学分,其中学位课17-19学分,非学位课8-11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但一般不超过33学分。
(2)本学科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跨学科(含跨学院的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选修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必修学位课、专业选修课,所修学分可以计算作本学科培养方案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学分。
(3)本学科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在本学科培养方案内多选修专业学位课(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所修学分可以计算作本学科培养方案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学分。
2、导师负责制与培养要求
导师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导师应根据本方案的要求,认真制定培养计划,检查并督促学生的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以及论文研究工作。导师指导学生论文选题、文献查阅、论文调研、课题研究、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应注意在各个环节上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研究所应在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工程实践、学位论文选题、科研工作及论文撰写、预答辩和答辩等各个环节上积极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和监督作用,以提高培养质量。
五、课程设置
|    类 别  |      课程编号  |      开课 学院  |      课 程 名 称  |      总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数  |      考核方式  |      授课教师  |      备注  |  ||||
|    一  |      二  |      三  |      四  |  ||||||||||
|    学位课  |      公共课  |      1  |      马克思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2  |      考试  |   |||||
|    2  |      外国语  |      第一外国语  |      48  |      3  |      3  |      考试  |   |||||||
|    专业基础课  |      1  |      计算机  |      应用数学(现代优化理论、应用随机过程等)  |      48  |      3  |      3  |      考试  |      张彦斌  |   |||||
|    2  |      计算机  |      高级软件工程  |      48  |      3  |      3  |      考试  |      俞东进  |   ||||||
|    专业必修课  |      1  |      计算机  |      面向对象方法与技术  |      32  |      2  |      2  |      考试  |      万健  |      要求选修6-8学分  |  ||||
|    2  |      计算机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32  |      2  |      2  |      考试  |      张彦斌  |  ||||||
|    3  |      计算机  |      高级计算机网络  |      48  |      3  |      3  |      考试  |      胡维华  |  ||||||
|    4  |      计算机  |      计算理论  |      48  |      3  |      3  |      考试  |      陈小雕  |  ||||||
|    5  |      计算机  |      并行与分布式系统  |      32  |      2  |      2  |      考试  |      张纪林  |  ||||||
|    6  |      计算机  |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      48  |      3  |      3  |      考试  |      孔万增  |  ||||||
|    学位课应修  |      17-19学分  |  ||||||||||||
|                非学位课  |                  专业选修课  |      1  |      软件工程  |      社会计算导论  |      32  |      2  |      2  |      考查  |      |   ||||
|    2  |      软件工程  |      软件需求工程  |      32  |      2  |      2  |      考查  |      僧德文  |   ||||||
|    3  |      计算机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  |      16  |      1  |      1  |      考查  |      周昌乐  |   ||||||
|    4  |      计算机  |      操作系统  |      32  |      2  |      2  |      考查  |      梁红兵  |   ||||||
|    5  |      计算机  |      数据挖掘及应用  |      32  |      2  |      2  |      考查  |      王兴起  |   ||||||
|    6  |      软件工程  |      软件质量工程与软件测试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张万军  |   ||||||
|    7  |      软件工程  |      软件配置管理  |      16  |      1  |      1  |      考查  |      张万军  |   ||||||
|    8  |      软件工程  |      软件体系结构  |      32  |      2  |      2  |      考查  |      僧德文  |   ||||||
|    9  |      软件工程  |      软件形式化方法  |      32  |      2  |      2  |      考查  |      林菲  |   ||||||
|    10  |      软件工程  |      软件项目管理  |      32  |      2  |      2  |      考查  |      张万军  |   ||||||
|    11  |      软件工程  |      高级数据库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任祖杰  |   ||||||
|    12  |      计算机  |      J2EE与中间件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殷昱煜  |   ||||||
|    13  |      计算机  |      信息安全理论及应用  |      32  |      2  |      2  |      考查  |      陈勤  |   ||||||
|    14  |      计算机  |      实时三维图形绘制  |      32  |      2  |      2  |      考查  |      王毅刚  |   ||||||
|    应修  |      6-8学分  |  ||||||||||||
|    全校公共选修 课  |      1  |      马克思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32  |      1  |      2  |      2  |      考查  |   |||||
|    2  |      马克思  |      压力管理与潜能开发  |      16  |      1  |      2  |      2  |      考查  |   ||||||
|    3  |      外国语  |      英语听说  |      32  |      1  |      2  |      2  |      考查  |   ||||||
|    4  |      外国语  |      日语  |      32  |      1  |      2  |      2  |      考查  |   ||||||
|    5  |      图书馆  |      科技文献检索  |      16  |      1  |      2  |      2  |      考查  |   ||||||
|    6  |      管理  |      企业运营管理  |      16  |      1  |      2  |      2  |      考查  |   ||||||
|    7  |      经济  |      知识产权  |      16  |      1  |      2  |      考查  |   |||||||
|    8  |      计算机  |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  |      32  |      2  |      2  |      2  |      考查  |   ||||||
|    9  |      体艺部  |      世界民族音乐文化  |      16  |      1  |      2  |      2  |      考查  |   ||||||
|    10  |      体艺部  |      羽毛球  |      32  |      1  |      2  |      考查  |   |||||||
|    11  |      体艺部  |      篮球规则及裁判法  |      32  |      1  |      2  |      考查  |   |||||||
|    12  |      体艺部  |      乒乓球  |      32  |      1  |      2  |      考查  |   |||||||
|    13  |      体艺部  |      养生瑜伽  |      32  |      1  |      2  |      考查  |   |||||||
|    14  |      研究生院  |      下沙校级互选课(具体课程见课表)  |      考查  |   ||||||||||
|    应修  |      2-3学分  |  ||||||||||||
|    非学位课应修  |      8-11学分(非学位课可用学位课代替)  |  ||||||||||||
|    必修环节  |      文献选读与开题报告  |      1  |      ▲  |      ▲  |   |||||||||
|    社会实践  |      1  |      ▲  |      ▲  |   ||||||||||
|    科技工作  |      1  |      ▲  |      ▲  |   ||||||||||
|    应修  |      3学分  |  ||||||||||||
|    合计应修  |      28-33学分  |  ||||||||||||
六、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形式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论文、规划设计报告、产品开发技术报告、案例分析报告、项目管理报告等多种形式。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
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饱满,一般应至少有1年以上的论文实际工作时间。
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论文的正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些方面提出独立见解或有所创新。
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论明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学位论文格式要求按必须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统一要求》有关规定执行。
2、发表论文等科技工作要求
鼓励学生在导师(组)的指导下参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加科技工作的暂行规定》(【2012】035)执行完成。
3、论文选题与开题
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软件相关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学位论文开题应在选题、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提交1年以后方可申请答辩。开题报告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工作实施办法》有关规定执行,必须在第三学期内完成。
4、论文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在答辩之前应先进行论文盲审,盲审通过后可向学院提出答辩申请。论文答辩工作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至7名具有副高以上的同行专业组成,其中至少1名校外专家。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人的报告,就是否同意建议授予答辩人硕士学位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并评定成绩。
5、毕业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并通过论文答辩后准予毕业,并取得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书。达到毕业要求者可提出学位申请,经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评定达到培养目标,可被授予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