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高兴能在‘书记校长话成长’这个平台再次和大家见面,借这个机会,我想把我的一些想法和经验分享给大家,期望帮助你们更好地度过大学适应期,并在未来的大学生涯中走地更稳健、更踏实。”“我期待着同学们在湖师院展翅飞翔,我也相信你们未来会给学校增添更多精彩。”张立钦在报告会伊始真挚地说道。

自豪——传承家国情怀
张立钦首先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大家一起回顾了过去五年我们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天宫、蛟龙、天眼、墨子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奇迹般的宏大工程拔地而起。他还分享了参加学校代表团访问英国大学的切身感受,当在异国校园内看到冉冉升起的中国国旗,让在场的自己和同行的同事都难掩激动和自豪之情。“中国力量正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张立钦认为,大学生不仅要为国家的强大而自豪,更要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学们,天上不会掉馅饼,‘中国辉煌’‘中国担当’‘中国力量’都是干出来的”,“我们有多厉害,我们的国就有多厉害。我们不仅要为‘厉害了,我的国’而自豪,更应该用我的‘厉害’撑起‘我的国’!”一番热切的话语,引发了全场同学的强烈共鸣!
自信——共享师院发展
“湖州师范学院是一所怎么样的大学?”张立钦的话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兴趣,他向大家娓娓道来湖州师范学院的“前世今生”。
湖州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16年建立的钱塘道第三联合县立师范讲习所。学校创始之初就秉承教育家胡瑗的胡学思想,并将凝练其思想的“明体达用”作为校训。作为湖州市唯一的全日制本科高校,师院从初创走来的百余年里,跨越多个历史变革时期,但仍然砥砺风雨,勇敢前行。张立钦告诉学生们:“顽强奋斗的建校历史留给我们每一个人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去珍惜、去传承!”
张立钦还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今年学校在许多重要领域实现的重大突破:学校更名大学已被写入湖州市“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湖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并列入省“十三五”院校设置规划;顺利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等。
张立钦说:“十三五期间是学校实现大学梦的关键时期,学校将坚持‘有特色、高水平、区域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和‘明体达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育特色,丰富发展内涵,努力提升办学水平。”
自强——追求卓越人生
张立钦认为,大学之“大”根本上是体现认知、生活、做人的大气魄、大智慧、大学问。而大学之“学”,则是孜孜之学、知人之学、做人之学。为了实现卓越人生的目标,张立钦告诉同学们既需要仰望星空,也需要脚踏实地,自立自强。
自强需要立德树人,涵养品格。近年来,我校开展“倡导文明修身,弘扬君子之风”教育活动,“君子之风”已在校园里蔚然成风,成为湖师的德育样本。“你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风范,更展示了师院的整体风貌,希望无论你们走到哪里,都要成为师院最闪亮的名片。”
自强还要明德志向,潜心钻研。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学好基础知识、专业课程知识,还需要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更需要勇于创新,潜心刻苦的毅力。张立钦还用我校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考研班的例子鼓励大家要向更高的知识殿堂迈进。
自爱——焕发生命光辉
张立钦用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胡前俊同学在生命挫折面前不放弃,用一条腿走出灿烂青春的例子,告诉同学们要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在生命的挫折面前不放弃。张立钦认为,我们应当常怀一颗包容和感恩的心,希望同学们学会包容这个世界的多样化,学会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
张立钦还鼓励新生要珍惜时间,丰富生命内涵,学会如何去珍惜生命,延长生命的价值,扩大生命的张力;同时要从进入大学开始就要立下志向,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步实现目标。最后,张立钦建议同学们要学会融入团队,“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生存,一个人也只有融入团队才能更好的生存成长”。

“听了校长充满正能量和指导性的讲话,我对大学四年生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也要多多参加实践活动、学科竞赛等,让自己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为实现卓越人生而努力奋斗。”来自工学院的许世超听完这场讲座后说道。
学生记者:詹鑫瑜金学东
摄影:祝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