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6日上午,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之特别展「东方如在」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出了来自中国、法国、德国、英国、美国、韩国、比利时等国13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50余件作品,比利时双年展策展人乔·本泽康(Joel·Benzakin)担任本次展览策展人,「我们将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聚集在一起,来进行一个关于国际境遇下的东西方艺术精神共同性的阐述。旨在回到艺术最本初的意图和始点,更加强调了今天作为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新的节点和转折。」井士剑如此说。
这些艺术家中有国际重要艺术家,如安尼施·卡普尔、丹尼尔·布伦、尼奥·劳赫和蒂姆,及目前在国际尚享有盛名的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同时也有东方代表的艺术家李禹焕、许江等。「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对当今社会的关注和对历史的反思。」
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之特别展「东方如在」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致辞
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之特别展「东方如在」策展人乔·本泽康(Joel·Benzakin)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Inter-Youth总策划井士剑致辞
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杨参军主持
「此次展览对于艺术家及作品的选择,出发点则为多元文化语境,并突出不同年代艺术家对于世界当代艺术的多层级表达,借此以呼应并更加积极、有效的参与到中国美术学院同期举办的青年艺术家群展中。」策展人乔.本泽康表示。
参展艺术家们的共性为:以「线条」(或笔触)做为艺术表现形式,但又各具特点,从媒介或展现上充分诠释其多元文化的特性。例如,在安尼施.卡普尔、李禹涣、陈真、肯德尔.吉尔斯等人的作品中,我们可直接体味到双重文化对其思想的浸透,而丹尼尔.布伦及索尔.勒维特是被西方艺术评论界定义为极简主义代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其颠覆性的创作手法,是不可超越的。至于米切尔.弗朗索瓦及Lionel沿续着前两者艺术开创先锋的创作道路继续着,并试图打破传统的艺术分类定义。同理,露西娅将提炼于不同形态的造型元素移植于作品,将其呈现出宇宙造物的丰富性,类岩石或云朵般的千变万化。
「重点在于,单一作品变成了整个展览空间的一个部分,作品间的对话,在保存其独立价值观的同时,共同形成一个全局语境。我们将其称之为‘正向的全局’,因它提供了一个多元创作或多元文化生长的可能性,并超越了所谓的范例或品味。」
通过「东方如在」这样的一个命题,主办方邀约全球较著名的艺术家作品来到西子湖畔,使西子湖畔的湖光山色闪烁着世界艺术的光芒。同时,这个展览也启示着青年艺术家对当代艺术创作的一种参考的样式与摹本,一种借鉴与可能。
卡普尔作为印度裔的英国人,他的作品影响力从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直到今天,形成了今天的一套具有东方性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李禹焕作为前卫派「物派」(Mono-ha)的代表人物和理论奠基者之一。而许江作为当今中国关注社会和历史的当代艺术家,他的人文思想性更加着眼于绘画东方性的开拓精神与创造性的活动与力量。陈箴的装置艺术草图具有深厚的历史记忆。尼奥·劳赫将作为绘画形象的初始的素描的本质形象性与抽象形式结合在一起,来概括和建立出日常生活的信仰。同时,也包括了莱比锡画派的年轻艺术家蒂姆对图像的思考。还有法国当代艺术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丹尼尔·布伦,其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尖锐的批判和介入当代问题。同样来自法国的萊諾?艾斯提夫,这位艺术家以科学研究者的身份来发展他的作品,通过揭示一个可触及的、几乎全是触觉的空间,唤醒我们对无限现实的感知。本次特别展唯一一位女性艺术家露西亚·布鲁的艺术作品利用了多元的媒介,以简单形式之间的张力来呈现,不断把我们带回到作品本体的中心问题。来自比利时的艺术家米歇尔·弗朗索瓦的作品的意义总是与时间性有关,并且根据其在空间或环境中的排列而有所不同。南非荷兰裔艺术家肯德尔·戈尔斯的作品结合了非洲艺术传统和前卫风格,展现了南非与暴力和禁闭的典型关系,同时散发着无限美感和冷静。美国艺术家索尔·勒维特被认为是当代艺术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其关于极简艺术和概念艺术的艺术观点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总而言之,Drawing as Art , Art as Drawing 即是东方如在。呈现出这个时代东方的一种曙光,东方的一种艺术感召。呈现出世界东方的一种艺术汇集在历史与今天,当代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思想性集合于视觉的整体呈现。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