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光荣与使命」——中国美术学院2017级本科新生入学教育在象山校区小剧场举行。党委书记钱晓芳以「为艺术战,做德艺双修的逐梦者和筑梦人」为题,为新生上了内涵深刻、引人入胜的「开学第一课」。
为艺术战,做德艺双修的逐梦者和筑梦人
——中国美术学院2017级新生第一堂思政课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钱晓芳
各位亲爱的新同学:
下午好!
秋天,是一年中最爽朗、最华丽的收获的季节。以金色的秋天作为我们迎接新学子、开始新学期的起始,不仅颇有深意,而且令人喜悦,充满幸福的希望。我想,这大概也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和先驱们当初的智慧选择和潜心安排。在这特别美好的时节,国美迎来了特别美好的你们。首先,我代表学校对大家加入中国美术学院这个光荣的大家庭,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和最热烈的欢迎!
开学前,学校有关部门对我们2017级新生做了一份大数据分析,全校1688名本科新生,来自五湖四海、五洲多国,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区,包括13个少数民族,还有64位外国留学生。我想,很多同学可能还注意到了男女比例、星座分布、年龄差等一些引人注目的要素。特别是青年人比较关心的星座,我也特意看了一下相关数据,12个星座里,每个星座的新生人数都超过一百,应该说整体上还是比较均衡的。
这一现象,让我想起了心理学上著名的「巴纳姆效应」。其实,每个个体的发展方向和成功与否与「星座」等外部因素并没有天然的联系,跟自我认识、自身定位、自主努力等成正相关。我也看了许多新同学对新的校园生活的留言,虽然不是人人都有,但从中看出了大家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对艺术的热爱、对美院的憧憬、对未来的思考。
我也注意到你们中既有30岁的梁升权、也有15岁的谭雪,背后一定有自己独特的境遇和故事。不管经历了什么,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愿成为国美家族谱系中的成员,确实光荣而不易,这一切都是源自你们对艺术梦想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源自你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持的前行脚步。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梦想和努力成果大大地点个赞!
党委书记钱晓芳
今天,很高兴通过入学教育第一课,和大家正式地见一面、聊一聊。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跟大家做个深入交流。
一、认清所处方位、发现自我价值、明确自身目标,筑就梦想。
正如大家所了解的,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是1928年由蔡元培、林风眠先生创建的国立艺术院,是中国近现代最早的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也是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奠基者和拓荒者,是中国艺术学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创始之地,被誉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摇篮」。明年我们将迎来90周年的校庆。
近90年来,学校始终交叠着两条明晰的学术脉络,一条是以林风眠为代表的「中西融合」的思想,一条是以潘天寿为代表的「传统出新」的思想,成为我校最为重要的传统和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艺术家、教育者以「人民」和「时代」为主题,高举「以人民为中心」的旗帜,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创造了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的许多重要篇章。
新世纪以来,我校又以「大学望境」、「哲匠精神」、「人民之心」、「美美与共」为思想引领,进入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清晰的学术脉络、深厚的人文底蕴、开放的国际视野以及振兴民族艺术的历史使命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学术资源和土壤,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结合、传统与创新共融、全球境遇与本土资源互动、人文关怀与社会服务共生的精神品质。
近90年来,学校聚集了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刘开渠、吴大羽、颜文樑、倪贻德、傅抱石、庞薰琹、关良、常书鸿等一大批代表中国艺术最高成就的艺术人才,培养了李可染、董希文、王式廓、王朝闻、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罗工柳、李震坚、方增先、张漾兮、赵延年、肖峰、全山石等几代艺术大师,造就了一大批代表中国美术界最高水平的杰出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和艺术领导者,为中国艺术教育创造了一座座高峰。20世纪,产生世界性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出自我们学校。
新世纪以来,我们学校首创艺术类理论实践复合型博士教育,培养了一批艺理兼通的学者型艺术家,在全国形成重大影响。此外,学校还吸引和聚集了来自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海德堡大学、伦敦大学、芝加哥美术学院、柏林艺术大学、大英博物馆等世界重要学术机构的一大批知名学者和艺术家。
近90年来,我们学校走出了一条影响深远的「国美之路」,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各个时期,始终引领时代潮流,强有力地塑造着20世纪的中国艺术史。从新文化时期以艺术启蒙社会、实现中西融通的现代艺术创造,到新中国凝聚国家精神的恢宏巨制,再到新时期以来的多元创新与先锋实验,国美一代代艺术家们创作出大批凝结着人民集体记忆的煌煌大作,代表了中国艺术创造的最高成就。
从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郑午昌所撰写的中国第一批美术通史,王朝闻、钱景长、杨成寅对苏联美术体系的理论传译,范景中等一代学人对西方现代艺术史论的系统译介,到新世纪明确提出视觉艺术东方学,我校在各历史时期都是中国艺术思想的重要发动机。从建校之初的艺术运动社,到新兴木刻运动的主力「一八艺社」;从新中国建立后的「浙派人物画」到85美术新潮,直到世纪之交的新媒体艺术运动,我校一直是中国艺术运动的主要策源地。
9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尽管数易其名、几迁校址,却始终坚守着与其相生相伴的「使命精神、创新精神和诗性精神」,铸就了国美人独特的精神品质和文化气质,奠定了这所学校在国家美术教育和世界艺坛的独特地位。今天,你们已经成为这所名校的一员,你们将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深受这种精神的滋养和熏陶,希望你们将这种精神镌刻在艺术长河和生命之中,让人们一眼就能识别你的国美特质。
这是一个变化迅捷、发展最好的伟大时代,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你们在美院的这几年,每一年都有非同寻常的时间节点。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全国恢复高考40周年,也是潘天寿先生诞辰120周年;明年(2018年)是无产阶级伟大导师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美院建校90周年、学校创始人蔡元培先生诞辰150周年;后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开现代设计教育之先河的「包豪斯」创建一百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之年,也是学校实现「双一流」建设的一期发展目标年;2021年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之年。
每一个时间节点,都跟我们以及我们的当下密切相关,将我们与历史和未来相连。也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作为青年一代,你们正逢其时,肩负着伟大的责任和使命。作为大学新生,你们朝气蓬勃,拥抱着最为美好的当下和未来。「九层之塔,起于垒土」。大学时光是学习知识、增长本领、陶冶情操、塑造价值观的黄金时期,是学生由象牙塔步入到社会的转型阶段,是令人难忘的青春记忆,如何有意义地度过大学时光,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当前最为关心、也最应深思的问题。浑浑噩噩地过是过,漂漂亮亮地过也是过,但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对我们人生的道路走向也是不一样的。
当然,目标可以不一样,每个人可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自己的爱好出发,还可以分远期、近期,来确定自己的目标,筑就自己的梦想。有梦想、有信念、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希望大家了解和把握好自己所处的时代坐标和历史方位,明确自己的目标定位,勇担时代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二、坚持心中有信仰、手上有功夫、脚下有力量,不负时代。
信仰如旗,凝聚磅礴的力量;理想如炬,照亮前行的征程。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我们学校1929年就设立了研究生部,当时有两位研究生,一位是共产党人张眺,后来成为「左联」党团书记、中央苏维埃政府教育部长,以张眺为代表的革命艺术家,在反映劳苦大众生活,宣传抗日救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以艺术为武器,英勇不屈,为国家、为民族解放大业献身。另一位就是国画艺术大师李可染,李可染先生为了民族艺术、为了中华文化的振兴终生奋斗,即便是在文革期间身受迫害也仍然坚持笔耕不辍,他用自己的一生为国家和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和精神财富。张眺和李可染,作为同窗好友,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和追求,却有着共同的品格和意志,他们始终坚守着内心的信仰,至死不渝。
信仰,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脊梁。青年的信仰和精神面貌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力量和走向,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处在信仰和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的青年学生,抓好这一时期的信仰和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座谈交流时强调,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信仰引领行动,信仰落在行动。作为国美的青年学子,就是要扛起振兴民族艺术和中华文化的历史重托和责任,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以更高的境界、更大的视野、更宽的胸怀去看问题、想问题、做事情,努力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在求学问道、治学创作中,在建设国家、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
去年,学校创设了教师最高荣誉奖「中国美术学院哲匠奖」,我们希望把我们学校最优秀的老师、最高的教学成果和水平展示出来。我们学校有非常多的好老师,我相信有的同学早已熟知其中的某些老师,并心怀敬意与向往。
其中,获得哲匠奖金奖的范景中老师,不知有没有同学听说过?开学报到时,学校给贫困生的「爱心大礼包」中有一本《艺术的故事》就是范老师译介的,这是艺术院校学子的必读书,清华大学校长今年还将这本书赠送给了全体新生。范老师近四十年的译介工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史学科奠定了知识与方法的根基,并将艺术史在中国建设成为一门高水平的人文学科。他视读书如生命本能,视写作为神圣志业。特别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他原本打算用4年时间完成《中华竹韵——中国古典传统中的一些品味》这本书的撰写,为了达到至善至美,最终打磨了7年时间。大家可以到图书馆去找来读一读,其思想性、学术性和文学性都非常之高,是我们学校新世纪之后的一本经典之作。他对自己如此,对学生也是如此。这几年,我们学校获得过两篇全国百优博士论文,都是范老师指导的。范老师经常用「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这几句话,鞭策自己、教诲学生——视学问永无所止,视生命明日将逝。
我们学校这样的好老师还有很多,包括获得首届哲匠奖的其他几位老师:焦小健、施慧、陈向迅、宋建明、王雪青等等。他们身上都凝结着一些共通的品性和精神,都有着一种坚守的信仰、坚定的信念和坚持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亲近和学习。
三、弘扬三大文化、践行三美理想、读好三本大书,为艺术战。
这几天,不知大家是不是都已经到过离这个小剧场不远的「巨匠广场」。那里伫立着蔡元培、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刘开渠等五位先师的塑像,他们是艺坛革新的一代先驱,是学院精神的代表人物。90年前,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波澜,时任民国大学院院长(也就是今天说的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亲自起草《创办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择址西子湖畔创建我院前身国立艺术院。
开学典礼那天,蔡元培先生发表了《学院只为研究学术而设》的著名演说,对艺术院寄予宏阔的建设理想,寄予殷切的民族美育运动的精神期望,在讲演中他高声疾呼:「大学院在西湖设立艺术院,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改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藉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美心唤人心」的美育思想和建校宗旨。以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刘开渠等为代表的一代艺术家、教育家们,奉行和实践着蔡元培先生的艺术救国论和美育思想,高举「为艺术战——为振兴民族艺术而战」的旗帜,自觉肩负革除旧艺流弊、创造时代艺术、振奋民族精神的重任,积极倡导和推行发显时代精神与民族风格的新艺术运动,革命性地开辟了一条现代中国新艺术、新教育之路,构建了我们今天称之为「国美之路」的学术脉络,揭开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新篇章。
这样一种自建校之初就确立的「为艺术战」的精神使命,已经熔铸在每一个国美人的血脉里,代代相传。今天,我们站在时代的新起点、历史的新方位上,「为艺术战」有了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我想至少包含以下三点:
一是继承和弘扬「三大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做文化自信的践行者和代言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要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他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对于我们艺术院校、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是莫大的鼓励和鞭策。增强和坚定文化自信的活水源头,就是要继承和弘扬「三大文化」: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共同构成了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惟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长期在世界上科技领先、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科学总结历史文化遗产,把那些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禀赋、特点、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并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加以发扬光大。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是凝聚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独特思想和精神风貌的文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无比忠诚,凝聚了中国人民深沉的爱国情怀。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既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直接来源。
近年来,我们学校坚守教育与艺术「双重灵魂工程师」使命担当,高举「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旗帜,认真组织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时代领跑者」、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最美中国人」等全国重大美术创作工程,完成浙江省「百年追梦」、「红船颂」等主题创作和展览,举办《时代画卷》红色主题展览、出版画册,培育和打造「先锋号角」、「清风皓品」、「红色写生」、师生合唱节等校园红色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汇聚优势,主动对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发展需求,主动承接国家和省市重点建设任务,主动谋划中国艺术学科和教育发展,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重大主题性创作任务、创办「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牵头创建省级特色小镇「艺创小镇」、举办系列高端学术论坛和国际重大节展、介入和助推地方文创产业发展、服务「文化浙江」和「美丽浙江」建设。在浙江甚至在全国,走到哪里,你们都可以看到美院师生的作品,听到对美院的赞誉。我们始终以学院的力量、艺术的力量,在诠释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和引领文化自信。
二是树立和践行「三美」理想,勇担时代责任,做为艺术战的继承者和拓路人。在办学和育人工作上,我们学校形成非常独特的「大学望境」理念,强调「空间建造与精神塑造共构」,进而提出了「构筑校园美境、实施校园美育、塑造校园美心」的「三美」理想,致力于为师生「树魂、立根、打底色」,全方位培育师生人文情怀、塑造共同精神家园。
构筑校园美境方面,依托视觉文化学科优势和育人特色,积极营建彰显学校精神、散发学校气质的物质文化。南山校园以传统水墨为基调,象山校园的建筑群落「面山而营」、「傍水而居」,将历史积淀、自然景象与现代校园的艺术氛围相融共生。此外,通过精心设计和打造巨匠广场、名师雕塑、名言刻石、校训石、校友林等校园风物景观,将教学创作成果融入文化校园建设,辅以四季植物和田园风光,滋养师生心灵,以达到一种「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实施校园美育方面,学校秉承「读书养心、劳作上手」的传习之道,倡导「像哲人般思考,如工匠般劳作」的哲匠精神。一方面,积极打造潘天寿纪念讲座、贡布里希纪念讲座、「西湖论艺」等高端学术与思想文化平台,推出「国美通识讲堂」、春秋两季学术周活动;在新生中推行一生一本《读书笔记》,开展「书艺问道」读书活动;构建艺术博物馆群,设立「大师图书室」,创新特色馆藏和知识生成。另一方面,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教育与创作方法,将「下乡采风」教学实践与主题教育相融合,引领师生深入社会主义建设「主战场」和生产生活第一线,通过社会调查、田野工作进行「社会素描」,去创造与人民感同身受的艺术。组织师生为守岛官兵、抗战老兵、河长河工等时代英雄造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主题海报创作活动,将艺术创作作为思政教育的生动形式。
塑造「校园美心」方面,学校十分注重人文观照,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觉表达和社会实践体系,聚焦主题创作、描绘时代主题,在国家重大创作工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积极承担国家文化艺术外交项目,传播中华文化,树立中国形象。同时,扎根中国传统大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全面推行传统书写,持续开展「活化传统 弘扬美德」教育活动,坚持中国文化传统的时代转化与提升,推动中国文化精神的当代实践。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了「全国道德模范」毛陈冰、「最美浙江人青春领袖」阮昊、「浙江省感动校园人物」陆蓓容、姚若渔,全省「十佳大学生」杨毅弘、王田田、孙国虎、毛小悲,以及扎根西部艺术教育与研究创作已经二十年的杰出校友熊永松,赴西部支教的研究生张群、钱梦恬等等,还有很多老师和同学通过文化帮扶、志愿服务以及「两学一做」等途径,向社会传递着美院人的价值观和正能量。
「三美」理想,既是育人之道,也是育人目标,我们希望通过美境的熏习和陶养,使同学们懂得美育的精神和内涵,成为拥有和散发美心的优秀人才,成为真正能够「为艺术战」的勇士。
三是读好和用活「三本大书」,丰富完善自我,做德艺双修的逐梦者和筑梦人。提到「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我想浙江同学体会最深,这是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我想这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是一种很好的提醒,进入大学要注重「知识、能力、品格」三位一体协调发展,这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三大核心要素。对我们艺术院校的同学而言,如何具备和完善这三大要素?我觉得,中国绘画史论家、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俞剑华先生提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帧文」、「画万幅画」的「四个万」要求,对我们所有同学都特别适用。
第一个「万」是「读万卷书」,强调的是要注重读书、读图、读帖,求学问道。总书记特别强调读书和读好书,他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这个爱好,伴随着总书记从梁家河村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正定到福建,从浙江到中央。总书记还对大学生提出了几点阅读的建议:第一是发扬挤劲。争取每天挤出一定时间读书,特别要善于把各种零碎时间利用起来。二是要发扬钻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功夫下到一定程度,就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三是要发扬韧劲。读书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孜孜不倦地读书。对美术学院的学生而言,读图和读帖跟读书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我想这个大家都能理解和认同。
第二个「万」是「行万里路」,强调的是要注重写生、调研、考察,参加社会服务。实践育人一直是学校育人和教学的重要渠道。我们学校实施「千村千生服务基层计划」,引领广大师生发挥专业优势,开展艺术实践和社会服务,深度参与「美丽浙江、文化浙江」建设,至今已坚持十余年。选派师生赴云南、贵州、西藏、新疆等地进行文化援建与支教服务,鼓励参加国际公益项目,到国外进行中国传统书画和优秀文化传播。面向市民开展「美美讲堂」志愿服务,已连续举办100多期。我们还通过联合国家博物馆、阿里巴巴集团等跨界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衔接国家博物馆IP和平台上品牌商的供应链,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施社会美育的新模式。
第三个「万」是「写万帧文」,强调的是要注重研究、文论、评论,融通艺术智性。我们很多同学在这方面的投入和成果是相对较弱的。但是,纵观学校历史上的名师大家,像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傅抱石等先辈,我们身边的老师许江、曹意强等,诗书画论兼善,同时深谙艺术教育之道。我想,只要大家肯下功夫,下足功夫,一定可以攀越高峰。正如德国作家歌德所说:「人们在那里高谈阔论着天气和灵感之类的东西,我却像打金锁链那样苦心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节非常合适地连接起来」,要想取得成就,必得下番苦功。
第四个「万」是「画万幅画」,强调的是要注重上手、创作、创新,锤炼哲匠之艺。这一点的重要性,对于学艺术的同学而言是不言而喻的。希望每一位同学在国美的这几年里认真积累这「四万」财富,在学习生活中既要坚持敦品励行,也要学会洒扫庭除,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珍惜韶华,脚踏实地,全面锤炼「知识、能力、品格」,全面丰富完善自我,书写最有价值的自己。
潘天寿先生说,「我认为‘笔正则画',‘心正则人正’,人品不高,落墨无法;人格方正,画品亦高。人品不高,画品也低档。历世千百万年,人们所学习和追求的是人品高和画品也高的艺术。」「文学、艺术是艺术家的整个人格、思想、感情的反映。艺术家思想正,志向大,胸襟宽,眼光远,修养高,他的艺术作品,一定是高的,他的艺术成就,一定是大的。」
同学们,美院欢迎你们,未来期待你们,精彩属于你们。祝福大家!
大会现场,党委副书记胡钟华还以「与历史同行——谈传承弘扬学院传统和精神」为题做了新生入学教育。大会由学工部部长竺照轩主持。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开学第一课:「为艺术战,做德艺双修的逐梦者和筑梦人」_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免费考研网/2018-05-23
相关话题/艺术 文化 教育 民族 创作
中国美术学院举行当代艺术国际化专业开班仪式_中国美术学院
2017年9月20日,由中国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跨媒体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一次当代艺术国际化专业开班仪式圆满举行。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原美国旧金山美术学院副院长、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艺术学院教授MichaelGrady,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开班仪式由中国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23《浙江教育报》刊发我院党委书记钱晓芳署名文章:高校强省的内核——自身强 使省强_中国美术学院
编者按: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突出强调了高等教育在创新驱动中的作用,首次提出要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高教强省战略是贯彻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推进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当下,我省各高校为促进高教强省战略更好的落地,积极作为、认真研究谋划实施路径。从本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23中国美协专家组赴中国美院观摩指导 「美丽中国人」中国美术作品展创作_中国美术学院
8月7日,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刘健,浙江省美协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系教授吴山明,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学院院长杨参军,浙江省美协副主席、秘书长骆献跃组成的专家组赴中国美术学院,观摩指导「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美丽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23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九督导组来我校督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情况_中国美术学院
7月27日,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九督导组组长陈仁坚一行四人来我校调研,对我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学校党委书记钱晓芳、党委委员、组织人事(统战)部部长应达伟、党委委员、党院办主任徐国强、学校“两学一做”协调小组相关负责人及部分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和组织员出席座谈会。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23零的突破!中国美术学院喜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_中国美术学院
近日,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名单,由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经过层层评审,成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该项目是浙江省本年度唯一入选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也是中国美术学院首次承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23“中国美术学院木版画展”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开幕_中国美术学院
2017年7月11日下午,由东京中国文化中心、浙江省文化厅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承办的浙江省文化年活动之一的“中国美术学院木版画展”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东京中国文化中心石永菁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教授,东京艺术大学副校长保科豊巳教授以及东艺大美术学院院长日比野克彦教授出席开幕式。出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23浮墨流丹——中国美术学院高研班结业汇报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美术馆举行_中国美术学院
6月19日,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研部山水高研班、山水创作班、明清写意花鸟高研班、花鸟变临与创作高级研修班结业创作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美术馆大厅举行。近百幅的大尺幅山水、花鸟作品显示了今年高级研修班的学业水平。成为六月季的中国美术学院“拓路踏歌行”主题毕业展的新篇章。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23「无所容形」——美国艺术家当代绘画作品展在我院美术馆隆重开幕_中国美术学院
6月17日下午3:00,「无所容形」——美国艺术家当代绘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姜玉峰、高世名,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肖峰、原副院长高法根,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岳海涛,中国美术学院老教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23院长许江检查指导“5+1设计畅想”中欧联合创作营工作_中国美术学院
2017年6月12日,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到上海设计学院检查指导“5+1设计畅想”中欧联合创作营相关工作,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助理、上海设计学院院长吴小华教授、上海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韩绪教授等陪同考察。 吴小华介绍了“5+1设计畅想”中欧联合创作营的基本情况。本次创作营以“纹”为主题,来自英国南安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23中国教育报刊文报道我校特色思政工作_中国美术学院
近日,教育部媒体采访团走进中国美术学院,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国美术学院具有美院特色、行之有效的思政工作路径与丰硕育人成果。6月1日,中国教育报刊文报道中国美术学院的思政工作。中国教育报6月1日头版头条文章《浙江:打出思政育人“组合拳”》中国教育报2017年6月1日01版 ······ 近日,记者跟随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