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职务:博士生导师
学历:硕士
研究方向:经济人类学及中国民族经济问题
邮箱:qdchenyn@126.com
教授课程:《经济人类学》等
获奖信息:
1986年,《对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再认识》,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科学奖一等奖。
1989年,《生产力性质与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编号:3077。
1991年,《论中国近代农村商品经济低层次扩散的历史性质》,获云南省1979—1989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1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做出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奖励,00011。
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3)**。
1994年,《论国家的经济参与行为方式及其选择》获1990-—1992年度云南省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6年,《民族经济学》获云南省1993-1994年滇版优秀图书二等奖并于1997年获云南省1993-1995年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7年,《农业与经济发展》获云南省1993-1995年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研究项目:
1992年,独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少数民族经济的开发与发展,1994年结题,结题号000003。
1993年,独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中华学术基金项目93BJL039:民族经济学。
结题号000176。
1998年,独立主持云南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发展人类学。2000年1月结题。
1998年,独立主持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98JAQ850006:云南少数民族资源配置的历史过程与制度变迁。2001年2 月结题。
2000年,合作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重点项目(01AMZ003)中国视野中的社会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独立承担子课题“经济人类学”。
2001年,主持云南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经济人类学。
2002年,主持教育部重点项目子课题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城乡经济结构差异研究。
2003年,主持云南大学211工程二期建设科研重点项目“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
2007年,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三江并流峡谷的民族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变迁研究》07BMZ022,主持生产方式子课题。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文化产业经济的基本理论研究》07XZX011。
研究成果
2014
《藏传佛教寺院的供养结构》《民族研究》2014.V.3.
《民族文化产业论纲》,人民出版社,2014年。
2013年
《文化产业学科理论的民族学视野》《思想战线》2013.V1.
2012年
《经济人类学(修订版)》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版428千字。
2011年
《民族经济研究的学科体系问题》《民族研究》V5《民族研究》2010年第10期。
《形式分析在经济人类学场域中的运用与演化》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
《商品经济与中国近代民族经济进程》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2010年
《经济人类学理论分析模式的演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0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2010年第5期,全文转载。
《经济人类学视野中的交换》《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资源博弈过程中的民族性要素》《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0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族问题》2010年第5期,全文转载。
《形式分析在经济人类学场域中的运用与演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文化安全的内涵及其社会性表达》《思想战线》2010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第9期,全文转载。
2009年
《试析民族理念的建构》《解读民族问题的理论思考(民族研究五十年论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9月版,上,371—387
《民族经济研究的理论溯源》《民族研究》2009年第5期。
《经济过程的生态基础》《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第1卷第4期
2008年
《文化产品生产的生活关联与约束》《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V.2.
《现代语境中的妇女地位与箐口哈尼族村寨中的妇女角色》《思想战线》2008.V.4.
2007年
《文化产品的分类分析》《江海学刊》2007V3.PP.99~105.
《文化生产的双重控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V.3.PP.80~88《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V.4.P191.《学术卡片》
《市场体系的生存基础与文化产品的市场进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V.5.《光明日报》
《文化产品的价值判定与形式表达》《思想战线》2007.V5.PP.21~34
《文化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2006年
《文化视野中的消费分析》《社会科学》2006.V.2.PP.53~61
《文化产品的性质初探》《云南大学学报》2006.V.1.PP.60~70.
《民族志文本与“真实”叙事》《社会学研究》2006.V.1.PP.140~153
《试析民族理念的建构》《民族研究》2006.V2.PP.10.
《文化经济学的基点与内涵》《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V.2.PP.83~88,124.
《理论性与人类学》《中山大学学报》2006.V2.PP.12~16.
《人类学形式与实体的方法论实质和理论溯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V3.
《文化经济学的基点与内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V.3.P184.《学术卡片》
《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6月版
《论文化产业的生产特征与组织多样性》《思想战线》2006V4.P.79
《婚姻的理论建构与遮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P.77.
《“现代化”反思与中国民族村寨经济转型中的生态制约》《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351~363页。
《“传统”“现代”的话语对立与理论预设》《中国社会经济史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1~35页。
2005年
《人类学中的观察与理论预设》《思想战线》2005.V.1.
《生态人类学分析的两个理论质疑》《云南大学学报》2005.V.1
《人类学中的观察与理论预设》《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V.2.P177.
《人类学中的观察与理论预设》《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V.2.P.64_66
《生态人类学分析的两个理论质疑》《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V.3.P179.
《人类学生态分析聚焦的问题本质与涵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V.4.
P41—47.
2004年
《否认理论预设是人类学创新的障碍》《新华文摘》2004.V.4.P.136.论点摘编
《民族文化资本化论题的实质与意义》《云南大学学报》2004.V.2.PP.25—34.
《中国民族村寨经济转型的特征与动力》《民族研究》2004.V.4.PP.28--37.
《民族文化资本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版
《中国民族村寨经济转型的特征与动力》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04.V.9.
《中国民族村寨经济转型的过程机制与特征》《中国民族村寨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PP。33—61。
2003年
《学识与探问》《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409-421页。
《经济人类学理论分析的聚焦与范畴》《21世纪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2月版,21-29页。
《辛亥革命成败论》《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8-25页。
《人类学两个基本问题的语境反思》《云南大学学报》2003.V.4.
《The Dual Nature of the Imperial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Chinese Sociology & Anthropology》Vol.35.No.4.M.E.Sharpe.NY.
《人类学两个基本问题的语境反思》《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V.6.PP.77-78.
《人类学两个基本问题的语境反思》《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V.6.PP.122-123.
2002年
《皇权制度的二重性与中国民族经济进程》20千字,《史学文选》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重视人类学理论建构的探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V.4.合作本人2.1千字。
《西部大开发中的城乡结构与城市化发展》《思想战线》2002V5合作
《辛亥革命成败论》《学术探索》2002专刊,
《理论存在中的科学与人类学》《云南大学学报》2002V.2.
2001年
《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人类学视野中的多民族经济共生形态》240千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
《农业社会与农民经济的经济人类学分析》18千字,《社会学研究》2001年V.1.
《发展人类学引论》312千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经济人类学》366千字,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2000年
《经济人类学对商品分析的文化视野》12千字,《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V.1.
《经济人类学视野中的“现代化”反思》25千字,《战略与管理》2000.V.1.
《货币符号涵义系统的经济人类学分析》23千字,《开放时代》2000.3月号。
《经济人类学的理论发展》8千字,《云南社会科学》2000.V.2.
《精神分析在经济人类学中的展布》10千字,《思想战线》2000.V.3.
《经济学理论在人类学场地中的运用与演化》12千字,《贵州民族研究》2000.V.3.
《经济人类学的生态分析》11千字,《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V.3.
《中国早期的民族形成过程及其经济导向》11千字,《广西民族研究》2000.V.3.
《民族经济交往关系与结构的分析》18千字,《民族研究》2000.V.4.
《经济人类学的生态分析》11千字,《广西民族研究》2000.V.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