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1-13

李生



姓名 李生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6.7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副研究员 电话 **
学位 博士 职务 传真
所在单位 石漠化研究院 E-Mail lnlyls@163.com
研究方向 石漠化防治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白龙寺西南林业大学石漠化研究院
个人经历
李生,1976年生,1995.9-1999.7,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林学,本科;2000.9-2003.7,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硕士;2005.9-2008.7,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森林培育,博士;
2015.4-2015.8,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访问****;2018年至今工作于西南林业大学石漠化研究院从事石漠化防治的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与内容
长期从事以植被恢复为主的石漠化生态治理研究工作。石漠化地区是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开展石漠化生态治理工作任务迫切、意义重大。在我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依托国家林业局贵州普定石漠化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开展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区域尺度土壤水养异质性,区域植被动态演替规律及植被适应机制等研究工作,开展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物种选择与模式配置等应用研究。在石漠化环境异质性及植被响应机制等基础研究方面和石漠化植被恢复治理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石漠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研究成果
1.近年来主持的学术研究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石漠化裸岩引发环境异质响应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影响(**),主持人,2015.1-2018.12,经费80.00万元。
(2)科技部项目专题: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物能源产业技术与示范(2016YFC**-3),主持人,2016.1-2019.12,经费75.00万元。
(3)国家林业局项目专题:典型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技术集成示范[2015]39,主持人,2014.1-2017.12,经费50.00万元。
(4)中国林科院项目专题:石漠化斑块土壤生源要素特征及植物的适应机制研究,主持人,2016.1-2019.12,经费50.00万元。
(5)中国林科院项目专题:长江经济带生态学问题,主持人,2016.1-2019.12,经费50.00万元。
2.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Influence of bare rocks on surrounding soil moisture in the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gions under drought conditions. CATENA. 2014. 116:157–162.
(2)Seasonal changes in the soil moisture distribution around bare rock outcrops within a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Fuyuan County, Yunnan Province,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6) 75:1482-?? . DOI 10.1007/s12665-016-6290-1.
(3)Com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in Miscanthus sinensis exposed to antimony stres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5, 201: 150-160.
(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in differen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Guangxi Karst region.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 726-731:4172-4176.
(5)黔中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种子库特征.生态学报.2008.28(9):4602-4608
土地利用方式对喀斯特地区环境小气候日动态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009.20(2):387-395
(6)USLE/RUSLE模型中植被覆盖管理因子的遥感定量估算研究进展.应用生态学报. 2012.23(6):1728-1732
(7)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旱季土壤水分对裸岩的响应.生态学杂志.2012.31(12):3174-3178
(8)典型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地表水土流失特征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9.23(2):1-6
(9)黔中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3):384-389
(10)土地利用方式对桂西北石漠化地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水土保持通报.2013.(3):58-62,190
(11)石漠化地区3个树种幼苗在水分胁迫下的光合特性与抗旱性关系.林业科学研究,2006,19(6):785-790
(12)专著:姚小华,任华东,李生,等著.石漠化植被恢复科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






相关话题/环境学院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