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给未来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在伯克利读书的日子

本站小编 知乎网/2022-11-05

Rainy Sunny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给未来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在伯克利读书的日子

韶华常常用来形容春光,也经常用来指代美好的年华,青春年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敲下“韶华”两字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现在还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吗?青春已逝,孩子都上初中了,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是不是会有装嫩之嫌。

然而,虽然青丝渐白,虽然皱纹见长,我和多年前那个憧憬着明天的自己,一样的求知若渴。

年龄,不该是人生“韶华”的枷锁。

一直想记录自己的这一段人生,对教育专业的感悟,对伯克利的情怀,对孩子教育的重新思考...

今天来占上这个坑,希望能在沉重的作业堆中腾出一点时间来记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带给每一个读它的人一缕新风。文章似乎没有开启追更的功能,好可惜。这篇文章会一直更新。更新的动力,是每一个赞/评论和喜欢。谢谢每一个你给我写完作业后熬夜更新的动力。

2022.10.15

这个年龄回到学校,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记忆力在有孩子之后急速下降,很多内容需要看很多遍才能记住一点点。面对很多全新领域的课,一开学的时候是一种手足无措,当年的那个学霸无处可寻。

伯克利研究生院的课程设置是开放给所有对相关领域有兴趣的学生的,于是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生都会在一个教室里面上课。不仅如此,由于是教育研究生院,同一个教室里面还会有来自各行各业对教育有需求的人,比如资深一线的主治医生,有多年特殊教育经验的老师或培训师,体育教练等等。

当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走到一个教室里,这个教室就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氛围。

伯克利的情怀,伯克利的颜色,不仅仅来自于每个学识渊博的教授导师,更是来自于每一个带着丰富经历的独一无二的学生。

于是,我开始在这个多彩的校园寻找自己的位置,或许记忆力不行了,或许反应不够快了,或许有些专业知识有欠缺,但是,我有我自己的颜色,我一样可以为这个校园的色彩添上我自己的色调。

就这样,在一个非常包容的文化中,我的学业开始了。

2022.10.18

她爹经常嘲笑“教育”是玄学,说背后没有科学。比如我一直坚持从小培养阅读习惯,是否真的有意义呢?或许五六岁培养孩子一样能读得很好?无数养过一两个孩子的妈妈来分享教育经验(是的,包括我 ),又有多少是可以复制的?

社会科学如何对得起“科学”这两个字?

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用科学的方法(主要是统计学相关)去证实或者证伪一个假设,用数字说明假设的合理性或者不合理性。

用一把看不见的尺子丈量看不见的社会科学,是教育领域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