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国公立大学的“天花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拥有世界顶尖的研究水平与学术声誉,同时毗邻硅谷的地理位置也为学生的就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UC最新公布的录取数据中,伯克利的国际生录取率再创新低,从2021申请季的8.2%降至2022申请季的5.5%,申请难度进一步增加。 每年Ivy Labs都会有超过10位学生成功录取伯克利。在不久前“我的大学”圆桌派系列活动的伯克利专场中,三位Ivy Labs学长学姐——今年刚刚毕业的Lucy、目前就读大三的David和Maggie——分享了他们的故事和感受。同时,透过他们所勾画的伯克利求学生活全貌,Doris老师结合最新的申请趋势深入分析了规划思路和申请要点。 伯克利的“卷”可谓远近闻名,学风严谨,挂科率出了名的高。因此,应对持续不断的学习压力,寻找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成为伯克利人所必备的技能。 作为拥有超过3万名本科生的公立巨头,伯克利的热门大课可达2000多人,堪比一场演唱会。“一般是一些偏技术方向的课程会达到这样的规模。”Lucy曾上过伯克利非常著名的编程基础课CS 61A,“这样的课一般也会有很大的灵活度,提供课程录制版本,不需要一定去现场听课,除非想要感受那样的课堂氛围。”她坦言,自己比较懒,更多会选择看视频课。尽管是这样的大课,但都会配有不超过20个学生的小班讨论课,同时学生也会自发创建学习小组,因此“所需的学术帮助和讨论深度都是可以保证的。” 值得一提的是,伯克利有55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校友和教职员工,因此你会有很多向学术大牛们近距离学习的机会。学校专门设有诺奖得主的停车位,吸引学生前往打卡拍照。更重要的是,你能在诺奖得主的课堂里学习。Lucy曾上过202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Jennifer Doudna所教的基础生物课。Doudna会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探讨生化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令Lucy惊奇的是,课堂上也总是有对研究保持高度关注的学生能够和老师展开对话。 Maggie上过的生物课则是由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Randy Shekman所授。Maggie感觉,在伯克利这样务实、求真的地方,是否得过诺奖对于教学和研究工作并没有那么大影响。在研究上取得重大成就的教授可能并不擅长教课,而那些没能获奖的学者也是一直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在感兴趣的领域里长期不懈地钻研,有时候他们的课“更有料”。 伯克利动人的地方正在于它提供了这样的学术氛围,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中。不同院系会发布最新的研究职位和招募信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机会。 和很多美国顶尖大学一样,伯克利也为学生在多专业、交叉学科上的探索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Lucy、David和Maggie都有至少两个主修专业。用Lucy的话说,双专业在伯克利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选择。她当初就在确定了微生物专业后,又选择了数据科学。而这和伯克利相对灵活的专业设置和学分规定有很大关系。伯克利在本科培养阶段非常重视复合型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读研和就业的需求。 Maggie入读的文理学院是伯克利最大的学院,全校75%的本科生都汇集于此。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通识教育所必备的知识广度,伯克利文理学院设有Seven-Course Breadth要求,学生需要在文学艺术、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哲学、国际研究、社会行为科学和历史七个学科中各修一门,才能满足毕业要求。 尽管Maggie当初是以生物专业方向申请的,但文理学院大一新生的专业默认是undeclare(未确定),需完成90学分的课程才可以确定专业。比较特殊的是一些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科学、经济、媒体研究、心理学、统计等。由于热门专业的席位供不应求,因此会设置一些申报和转入门槛,如GPA成绩、重点课程的分数等等。 学生既可以选择申报同一学院的两个专业(Double Major),也可以跨学院申报专业(Simultaneous Degree),但后者的难度更大。通常来说,从其他学院申报或转换为工程学院的专业,竞争异常激烈,机会渺茫。一方面申请人数通常远高于可转入的席位,另一方面工程学院的一些课程会优先将席位留给本学院的学生,其他学院的学生较难有机会修足所需的课程学分。 David当初同时录取了JHU、康奈尔、UCLA以及UCB独具特色的MET项目。经过和导师的深入讨论,他最终选择了MET项目。该项目由伯克利工程学院与哈斯商学院共同开办,每年仅录取50人左右,学生毕业时会同时取得工程专业(7个方向可选)和商科的学位。 不难看出,伯克利非常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方向的探索,拥有多元的专业背景,以适应未来学术或事业中的挑战。 仔细研究过伯克利网站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伯克利与UC系其他分校的一大不同就是运用了大量篇幅强调对学生领导力的重视。 正如该校招生副主任Stefan M. Montouch在谈到录取标准时所言,领导力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展现形式。它可以是担任社团的领导者或运动队的队长,也可以是在家中照顾弟弟妹妹,还可以是在实践活动中为他人考虑做出调整。 而在伯克利这样拥有1500个社团的巨型校园里,学生从不缺少锻炼和展现领导力的机会。David高中参加LaunchX夏校时就对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因此在进入伯克利后他加入了华人创业协会。从创业活动的策划、邀请嘉宾,再到宣传、组织,完成行程对接和每天活动的细节,在社团中经历的这些工作对他来说,细致繁琐却也意义重大。明年他将成为该协会的副会长,继续和这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向着下一个目标努力。 Maggie加入了四个社团,其中既有和未来学医路径相关的学术探索,也有志愿者服务和急救实践。她希望在社团中获得一些动手实践的宝贵经历。也是通过志愿服务,她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有机会进入伯克利著名的希腊剧场的后台,帮助她对伯克利这个诺大的校园有更多的了解。 很多人说起公立校会觉得它们包容、多元,但在数以万计的学生中,你会缺少一份归属感。而伯克利给人的感觉却不是这样。在和斯坦福的漫长“对抗”和丰富的交流中,你能感受到伯克利人的团结,荣辱与共。 学术挑战性 ★★★★★
演唱会般的巨型课堂 诺奖得主的教学研究
导师点评规划要点:学术的长期投入和钻研深度
伯克利的学术优势同时也意味着它在筛选录取者时更加注重申请者对学术的长期投入及钻研深度。因此,Ivy Labs导师为学生制定早期规划方案时会尤其关注学术深度与专业方向的关联和体现。Lucy当初的申请方向是生物与环境,她根据早规划先后进入了三个学术夏校进行深入学习,不同维度、层层递进,最终聚焦到她最感兴趣的保护野生动物的研究与知识普及。她在校内创建了相关的社团,邀请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研究人员来校内进行了全校范围的学术交流。
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学术研究的本质都是求知——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假设、分析、讨论,从而得出结论。导师所做的是帮助学生寻找和确定主题,确保学术严谨性的前提下逐步深入。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升和展现了学术能力,也会熟悉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为日后大学的深造做好积累。专业灵活度 ★★★★☆
多元的专业组合 灵活自由的路径选择
导师点评规划要点:交叉学科打造独特优势
以交叉学科为突破口探索别具一格的升学路径是Ivy Labs的规划特色之一,与伯克利所推崇的多元发展不谋而合。导师们会尽可能结合孩子的兴趣与特质,打造最能凸显其优势、符合其探索热情的学科组合,并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中找到将不妨学科领域相结合的突破点。
2022申请季以比较文学方向录取伯克利的Amy就在申请中展现了自己的多元兴趣和长期探索。在她的规划方案中,既有针对当今社交媒体中AI使用女性声音的思考与分析,也有通过围棋尝试跨文化传播的努力以及在羽毛球运动中的长期投入,并且她最终从性别、运动、跨文化等角度对哈利波特系列文学作品进行了文本与角色发展分析。这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学科组合以及奇妙的交汇成功向伯克利展现了她的多元背景特色。校园活动丰富度 ★★★★★
发展领导力的摇篮 偌大校园的归属感
导师点评规划要点:关注领导力 将学校研究做深做透
领导力并不单单是“领导”他人这么简单,而是你怎样在一个群体中肩负重任,在心中形成服务他人甚至公众的意识,并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付诸实践。纵观Ivy Labs往年近些年录取伯克利的学生案例,他们并不都是创建了新的社团,或成为了社团的一把手,但能看到的是他们集结自己与周围人的力量为学校和所处社区带来的改变。
在伯克利这样一所包容同时又很团结的学校,招生官希望录取那些真正能融入大学并以伯克利为荣的学生。因此,学生更需要对学校有更深入的了解,去找到那些真正打动你的地方,并在申请中巧妙地展现出来。Ivy Labs的选校研究通常开始得更早,这样学生能够有更充足的时间深度了解学校,无论是伯克利的线上课程,还是跟随伯克利教授进行的学术项目,抑或是校园网站上的最新动态,都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看清伯克利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