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比赛现场,聋人工学院大三学生乌力杰和高世雄组成的团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介绍作品时吐字颇为吃力,甚至时常“无声”,但评委们却听得津津有味。他们的参赛作品是帮助聋人正常生活的“复杂场景下中国手语实时翻译系统”,该项目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基础,识别聋人手语、面部表情及肢体表达,并将其翻译成汉语语言,成果可推广应用至医院、银行、法律咨询、公共交通、警务、大型赛事等众多公共服务场景,对促进听障人群就业、提升我国无障碍交流融合水平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项目获得了北方网、《今晚报》等媒体的关注。

(注:图片引用自北方网)

据了解,本次大赛初赛有1169组队伍报名,超过3000人次参与。经过评审,99组各具特色的队伍、近300人次脱颖而出晋级复赛。在比赛中通过演示解说+评委问答、动手制作+现场竞赛等方式,考察青少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的能力。除一等奖项目外,电气电子工程学院陈志宏指导的项目《红色海豚》获得三等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学伟指导的项目《天津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科研兴趣组》获得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