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天津师范大学]专门史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5-21

  该硕士点于设立1998年,并于1999年设立经济-社会史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re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该中心成立时间不长,但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已历经十几年,并形成自身的特色领域。主要研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外经济社会史及其比较。在英国及西欧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劳动生产率等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西欧近代市场要素分析与法律保障、以及现代化启动动因分析上,取得了史学界公认的学术成果,代表着我国史学界在这一领域的前沿水平。在2001年与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携手主办的“经济-社会史全国学术研讨会”上,我们率先提出经济-社会史的概念及学科的引入和建设问题,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和鼓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与共识。光明日报、《世界历史》等重要杂志作了专题报道。

  本学科点设三个研究方向:1.西方经济生活与社会转型,着重探讨西欧中世纪晚期至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发展,既包括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也包括生产效率、生产方式以及整个原始积累过程的考察;2.西方宗教文化与社会转型,着重探讨西方从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宗教、文化及观念作用,注重思想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的整合考察;3.转型时期中外经济社会史比较,着重通过法律、政治、精益、思想文化等多重视角探讨西方社会转型并与同时代的中国历史比较。专业课程有:欧洲经济社会史,中国经济社会史(14-20世纪),西欧宗教与社会变迁,欧洲法律与社会史,现代西方史学流派评析,13-19世纪西欧史专题研讨,西方史学原著翻译与研讨,中世纪西欧乡村生活,比较史学研究理论与实际等。

  本学科研究特色是:中西交融,学科交叉;坚持从中国看西方,同时从西方看中国;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并重。主张“一个中心、两个交叉、三个坚持”,即以西方向现代社会转型问题研究为中心,实现经济史与社会史的交叉、世界史与中国史的交叉,坚持人文的、大众的和整体的历史观。表现出富有学术前沿性、中外史学交融性和关照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的现实性等特点。

  该研究中心不仅在全国率先倡导经济-社会史学科,而且身体力行,不断推出较高学术水平的成果,目前已出版专著、译著30余部,论文200余篇。其中不少论著在国内史学界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如侯建新教授《现代化第一基石:农民个人力量与中世纪晚期社会变迁》(1991年),曾荣获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侯建新教授近年主编的《经济-社会史丛书》(第一辑,5种,2001年),从不同的角度对西欧、日本和中国的社会转型的不同侧面,分专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侯建新教授《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龙秀清教授《西欧社会转型中的教廷财政》、田涛副教授《国际法输入与晚清中国》、杨薇副教授《日本文化模式与社会变迁》等。其中,侯教授的书出版后,再次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近年来我国讨论社会转型问题方面“很有深度和份量的代表之作”,其首次提出的三个机制说尤其是“法律保障机制说”,“前原始积累说”、以及“主体权利”等概念,已引起史学界的广泛关注。2002年侯教授推出的另一专著《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也被认为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学术精品”。此外,王亚平教授《权力之争:中世纪皇权与教权的关系》(1995年)、《修道院的变迁》(1998年)、《基督教的神秘主义》(2001年),以及她翻译的《欧洲中世纪的生活》(2002年)与《欧洲近代生活》(2003年),则反映了该中心西欧宗教文化与社会转型方面的研究成果。由商务印书馆2002年出版的《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文集,不仅选刊国内学者的19篇精心之作,同时还选译和编辑了西方学者近年来在本领域的代表之作,有助于从不同角度加深对经济-社会史学科的理解。

  该中心有一支年富力强的学术队伍,具有高职称、高学历、方向明、潜力大、富有开拓精神的特点。4名正教授、3名副教授,其中2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平均年龄46岁,成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其中,两位中年和两位青年学者在各自的年龄档次内都处于领先水平。学科带头人侯建新教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作为中国史学家代表团成员参加第19届国际历史学科大会,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这个学术团队一直承担多项重要课题,包括已完成的国家“七五”项目、国家“八五”项目、国家教委“八五”项目和天津市重点项目等;近两年,又承担了国家“九五”项目、国家“十五”项目、国家级“十五”重点教材,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以及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三项,显示出高效的工作效能,良好的学术资质,和高度和谐的团队精神。同时,为持续全面提高本中心人员的学术水准,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一项是每年派出一位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出国进修访学。派出3名学者已归来,并将依例逐年实行。此外,为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加强与国外大学相关单位的合作与交流,该中心定期邀请国际国内史学名家讲学访学,半学期不少于3-5人次;与英国的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利兹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校的历史系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国内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有长期合作关系;平均1-2年开一次国内或国际会议。

  2004年10月,该中心以西方经济-社会史学科的学术视野为基本框架,创办了一份贴近社会和生活、反映该学科国内(也包括少部分外国学者)高水平的学术刊物《经济-社会史评论》,半年一期,分别于5月、10月出版,并以中英文两个版本刊出,使之成为推出我国该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也成为中国学者与国外学者交流的桥梁;而英文版则成为外国学术界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史学界的一个窗口。

  该中心拥有一个资料数据库,一个计算机机房,面积合计100余平方米;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合计59台(件),仪器设备价值200余万元。还拥有一个专业图书室,中外文藏书合计近4万册,中外文期刊77种。目前,我们仍在进行资料建设,购置中西文图书,尤其重视购置西文图书。同时,充分利用近靠北京的地理优势,将北京图书馆、北京高校和中国社科院的有关西文资料大量复制,然后做成电子版和纸质版,同时保存。供本中心和历史学院教师及研究生使用。部分上网,成为该专业的网上图书馆,届时也有规则的对外开放。力求将西方经济-社会史这一确定学科资料尽量穷尽,力争使天津师大成为国内该学科的资料中心。

  2002年,经济-社会史学科被列为天津市“十五”重点建设学科,400余万元的投资为这一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较为雄厚的经济保障。经济-社会史研究中心的全体成员将会不断努力,在学科理论和方法建构以及实证研究方面取得更大成绩,为中国的历史学研究领域的开拓、为史学界与社会大众的沟通、为历史学社会价值的实现,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