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寻常的“成功学”演讲不同,姚院长一开始就带领老师同学们一起朗读了Thomas Nashe的Spring,使大家立刻感受到了英语的魅力,体会到了英文诗歌的音乐性。随后,他还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并朗读了6首英文诗歌及中译本,让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英语的魅力,还体会到了姚院长所说的“汉语是表意的语言,而英语是声音的语言”的真谛。
姚院长告诉同学们,音乐和文学是不可分的,只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才能有很高的音乐造诣。好的音乐作品能使人产生画面感,好的英文诗歌能抓住“人心的颤动”,而这些感觉都是翻译所不能传达的,只有打好英语基础,欣赏原文,才能体会到中文不可译出的美感。姚院长也和我们分享了他自己的英文诗歌翻译作品,他说,翻译诗歌没有任何目的,只是出于自己的兴趣。
在现场,主持人及观众向姚院长提出了许多问题,姚院长都耐心地一一做了解答。他支持同学们更多地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并把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相结合,多读多写,了解国际音乐动态并与中国音乐相结合,为发展世界的、民族的音乐贡献力量。对于读英语原著还是读译文的问题,姚院长提出了“还原思维”的重要性,也就是应该以原著为主,但翻译是对原文的分解与重构,同样值得我们去欣赏与体会。
姚院长还谈到,自学英语最好的方法就是兴趣和勤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勤奋是必不可少的。他强调了语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没有打好英语词汇的基础是无法体会到英语的美感的。在姚院长讲述他的故事时,他多次强调脚踏实地、不走捷径的人生信仰。正是他执着做好每一件小事,成就了他辉煌的学术人生。
姚院长的故事激发了我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人生的无限思考,同时唤醒了我们内心的激情、自信与优秀的潜能。就像姚院长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小天才”,我们要善于发现它,并将它发扬光大。
讲座最后,姚院长抽取了五位同学作为幸运观众领取了小纪念品,还给很多同学签名并留下寄语,这给了同学们无尽的鼓励。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之路上,我们会像姚院长一样,做好每一件小事,并在实践中体会英语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