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邀请到手风琴键盘系青年教师宋娜老师和声乐系的于萍丽副教授。宋娜老师是2016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负责人、文化部一类国际艺术大赛一等奖、教育部“当代教师风采”入围作品奖、天津市宣传部“五个一批”人才,1996-2007曾就读于天津音乐学院、德国代特莫尔德、埃森、魏玛音乐学院获得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于萍丽副教授是民进会员,天津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2008年3月公派赴意大利拿坡里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一年。多次在专业比赛中获奖,人选天津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培养计划;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获“天津市室内乐系列音乐会”公益演出文化志愿者;2015年荣获“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两位老师来到图书信息楼A406课室,为我院2016级音乐教育系同学讲授了一堂精彩的“艺术化思政”课。本次活动由思政教学中心副主任尚丽亭老师主持,思政教学中心全体教师参加。
宋娜老师主要从“力量和方向”“年轻和自由”两个部分来分享了她的正能量。关于“力量和方向”:宋老师从自己的求学经历谈起,首先告诫大学生一定要明确自我的成长目标;其次,强调大学生一定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再次,宋老师借用“蝴蝶效应”指出,大学生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好;最后,宋老师通过分享自己所喜欢的两位作家王蒙和伯恩哈特的故事,告诉大学生,人生的每个时期,都要适应和做好自我的人生选择,要形成人生的正能量。关于“年轻和自由”部分,宋老师通过分享毕加索的作品,告诉大学生,年轻时,一定要开拓自己的眼界和思想;通过介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提出当下大学生要在幸福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珍惜和有所作为;勉励同学们,一定要对人生充满希望。此外,宋老师还通过她在参加上海音乐学院校庆时的见闻,鼓励大学生一定要学会关注时事。针对音乐教育系专业特点,勉励学生们一定要通过提升自我将音乐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教育承担着改变世界的重任,音乐教育要发挥其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使命。
于萍丽老师主要从自己的求学经历和教学经历两方面来分享她的正能量。通过讲解她的求学经历,于老师勉励学生们一定要做到“付出”、“信念”、“感恩”、“严格”、“真学”、“爱学”。通过分享她的教学经历,于老师告诫大学生一定要做到“博学”与“专学”的统一,“最初的梦想”与“当下的坚持”的统一,“相信自己”与“执着追求”的统一,“良好习惯”与“珍惜机会”的统一。
两位老师精彩的演说、渊博的学识、动情的讲解、鲜活的事例,引起在座师生的感动和共鸣,赢得阵阵掌声。尚丽亭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两位老师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她们的经历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勇于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主动成长。也感谢两位老师的精彩讲课,为我们的思政课堂加入了新鲜元素,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


后续我们还将走进两位老师的专业课堂,了解老师们如何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合到对学生的专业教学中,实现思想正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提升课程育人质量,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