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编辑 张丽娜 责任编辑 赵霞 摄影 孙玥 实习摄影 李国祯)10月11日,“天津音乐学院理论宣讲团”走进学生党员为全院学生党员进行集中宣讲《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贺信精神、给南开大学学生回信精神。
该场讲座由党办副主任罗亦南老师主讲,由民乐系辅导员、思政教师张丽娜主持。


罗亦南老师通过讲述书中记述的上个世纪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梁家河插队的七年时光,不到16岁毅然走进农村,深入基层,跟朴实淳厚的村民们度过了难忘而艰辛磨难的七年。罗老师生动地为同学们详细解读了这本书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并为大家播放了视频,习总书记出身于革命家庭,在梁家河插队的日子给他留下了神秘而又神圣的记忆,从1969年1月到1975年10月,从刚开始的格格不入到后来的全情投入,从刚到时的不适应到最后离开时的不舍,这七年的时光留给了他太多太多的回忆。当他看到报纸的信息时,就决定自费到四川学习,回乡后办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他不惧辛苦、不惧脏乱,解决了当地的燃料问题,把奖励给他的摩托车换成了农机器,为群众做了很多实事,所有的村民对他的评价都是赞扬,对他的付出和奉献都表示了肯定。这一生中,革命前辈和陕北老乡给他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让他了解了社会,了解了基层,这些经历一直影响着他。七年的农民生活和他现在所倡导的治国理政思路有着很重要的内在联系,他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学生党员,大家应该学习习总书记只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切实密切地联系群众,一切为了人民。讲座中,罗老师通过一些我们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联系实际,反映出了习总书记对我们青年人寄予了厚望,同时对所有青年人的发展也十分重视。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开大学八名新入伍大学生的回信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贺信精神在全国各地各高校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此次宣讲中,罗亦南老师还对重要回信精神和贺信精神进行了详细讲解。宣讲最后,他还希望青年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不断地学习,真正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有责任地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通过此次集中理论宣讲,同学们纷纷表示,罗老师的讲座让大家真切地了解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并结合了我们身边的案例,鼓励所有的学生党员能够踏实肯干,勇于担当,一心为民,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国家、社会和学校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