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中,安德鲁格拉内德教授对美国电影音乐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如美国电影从最早的以默片的形式出现,到以钢琴作为背景音乐,再到以管弦乐队为电影配乐,以及后来录音的出现。在安德鲁格拉内德教授看来,美国电影音乐也可以分为“看得见”和“看不见”两种乐器演奏形式。随后,他还总结了电影音乐出现的七种特点:1.音乐的不可见性;2.音乐的次要作用;3.音乐能表达情绪;4.音乐能代表特定的事物;5.音乐的连接性;6.音乐的集合性(即重复主题的旋律);7.破坏规则性。
![](http://www.tjcm.edu.cn/_mediafile/yyxy/2017/05/18/235kg567mh.jpg)
![](http://www.tjcm.edu.cn/_mediafile/yyxy/2017/05/18/2qdjfht7mu.jpg)
接着,安德鲁格拉内德教授详细讲解了电影音乐在发展中产生的一些现象。如在1948年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解雇了管弦乐队现象的出现,导致了其后的五十至六十年代,开始产生了专门的作曲家为电影音乐配乐;美国作曲家Bernard Herrmann和他配乐的《Vertigo》;19世纪60年代,美国电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创新,音乐风格百花齐放,但缺乏主流的音乐风格;19世纪70年代,John Williams等作曲家对20、30年代运用的管弦乐队配乐这一形式进行了复兴,运用了类似主导动机对电影事物进行描述,这一复兴现象也直接影响到了如今的电影音乐。
![](http://www.tjcm.edu.cn/_mediafile/yyxy/2017/05/18/2wts7qs7n5.jpg)
![](http://www.tjcm.edu.cn/_mediafile/yyxy/2017/05/18/2ggjcy27n7.jpg)
最后,安德鲁格拉内德教授对师生们的提问做了一一解答。虽然讲座时间一再延长,但安德鲁格拉内德教授耐心细致地解答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令在场的师生们钦佩不已,师生们也纷纷表示收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