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著名古琴艺术家吴文光教授来我院讲学_天津音乐学院

天津音乐学院 辅仁网/2017-07-13

本站讯(通讯员 张旋 摄影 孙钥)12月9日,我国著名的古琴艺术家、民族音乐学家吴文光教授应科研与研究生处的邀请,来我院为师生们做了题为《古琴述作探赜》专题学术讲座,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科研与研究生处处长毛慧教授主持了讲座,副院长靳学东教授、音乐学系王建欣主任和民乐系李凤云教授等应邀出席。

吴文光教授,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古琴非遗传承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之后获得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古代音乐史硕士,80年代赴美威斯里昂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获得民族音乐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音乐学系和研究部主任、中国音乐馆馆长等职。他出版了大量古琴独奏CD、DVD、学术著作和论文,早期录制的《潇湘水云》曾获得中国唱片社金唱片奖(1949-1989)。

当天下午,吴先生首先讲述了他与天津及天津音乐学院的前身中央音乐学院的渊源,谈到了儿时随父亲在天津居住和学习的记忆,即刻拉近了与听众距离,其后他阐述了“古琴述作”这一术语。他谈到,根据上世纪50年代古琴大家査阜西的统计,全国有160多种琴谱谱集、600多首不同名的琴曲,还有3000多首包括同名琴曲在内的曲目。其中大部分是“述作”作品,也包含着一些创作作品。古人留下的这个庞大曲库非常重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当代古琴音乐的“述作”创新问题。他指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之一的古琴有其自己的定位,但其音量小、节奏慢、存在与现代音乐形式、技法的非兼容性的问题,他强调诠释性再创作的“述作”可以从传统的打谱形式中吸收精华开拓创新。另外他还现场播放了自己演奏并曾获得金唱片奖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视频,并逐一分析了各段落的审美意境,令人震撼,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他留下了时间与同学们互动交流,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详细的予以解答。最后,副院长靳学东教授即席发言,并对吴先生的到来表示感谢。












相关话题/音乐 中央音乐学院 科研 天津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