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中国式的优雅
——南音传承人厦门大学蔡雅艺主任讲学
近期,我院连续举办多场学术讲座,包括特聘教授专题讲座、天籁讲坛、音乐学系列讲座等。通过不同学科专业方向的专家交流,我院师生了解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开阔了学术视野,提升了学术水平,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热情的六月,我院师生尽享学术盛宴!
本站讯(通讯员 薛军)6月14日,泉州市南音传承人、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南音研究中心主任应音乐学系的邀请,走进音乐学系的课堂,为师生们举办了《南音,中国式的优雅》专题讲座,并于当晚在图书信息楼报告厅上演了《南音雅艺音乐会》。现场还有不少外系师生,以及专程赶来的校外师生和媒体朋友们。
在下午的讲座中,蔡雅艺老师首先介绍了被誉为南天瑰宝的南音的源流。南音发源于泉州,最初叫“弦管”,解放以来一直使用“南音”这个名称,后来在申请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定名为“南音”。接下来,蔡雅艺老师讲解了被誉为音乐活化石的南音的乐器与乐谱。最后,蔡雅艺老师又为师生们讲述了对于南音人来说,追求“和”的意义所在。讲座中,操着“福建普通话”的蔡老师软声细语,让教室里的听众感受到一丝来自闽地的温和与亲切。蔡老师独到的讲解和优雅的示范,让许多第一次接触到南音的人,心里便种下了南音的种子。
晚上的音乐会是蔡雅艺老师此次来津的重头戏。舞台上,雅艺老师闭目、全情,仿佛闭上眼睛的刹那,她的世界也瞬间安静了下来。她讲解的南音虽然仍带有令人不解的神秘色彩,但观众似乎能通过对曲词的聆听获得一些答案。音乐会上,蔡雅艺老师为观众们带来了《八面金钱经》《鹅毛雪》《走马》《阳关曲》等曲目。受到在场师生们的欢迎。蔡老师对于传承民族音乐的执着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音乐会由鲍元恺教授客串主持。

